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学情检测(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3日
资源编号 39387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学情检测(含答案解析)

2022-12-13 九年级上册 0 3,15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9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金                B.铝                 C.铜                 D.铁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氮气用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3.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明显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4.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大理石           B.称量固体            C.倾倒溶液             D.过滤

6.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7. 2022年11月21日16时22分,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高新区)宝莲寺镇平原路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向外排气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汽车加油时,禁止拨打手机                                D.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8.金属镓的性质与铝相似,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B.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C.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D.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9.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原因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

A.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B.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C.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10.下列各选项数据比较,正确的是(       )

A.硬度:铜>黄铜                                        B.核外电子数:S2-<S

C.含碳量:钢<生铁                                    D.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含量:C>O

11.下列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用食醋浸泡鸡蛋,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

C.淬火后的钢针能够弯曲                            D.将木炭放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振荡,红色变浅

12.根据实践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B.用 6B 铅笔芯代替导线点亮小灯泡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将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弯曲成钓鱼钩

1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4.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B.实验二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

C.实验三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D.实验四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1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是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增大;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和H2,一定含有CO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H2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和H2,可能含有CO

D.步骤②中,一定只有置换反应

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16.(11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燃烧,根据燃烧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AF装置制取氧气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4)某兴趣小组用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试管内某段时间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点对应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

B.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C.bc段大理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D.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17.(7分)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

(2)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学者提出如图1所示的含碳物质转化的技术路线。

①反应I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的H2O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

③我国学者开发出促进反应Ⅲ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图2是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过程中间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和氢进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3OH)和水。

(3)23g酒精充分燃烧,最多能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8.(10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3)少量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_。

A.植物油                                                     B.蔗糖                     

C.乙醇                                                         D.高锰酸钾

(4)Ⅰ、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5)Ⅱ、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

下图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分别向其中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40℃时的溶液。

①____________中的液体是饱和溶液(选填字母)。

②表中的一组数据“20、32”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③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④向B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得到饱和溶液(保持40℃)的最大质量为______g。

⑤A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19.(6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陶瓷碗                                                     B.铜质水龙头           

C.橡胶手套                                                  D.不锈钢炊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_性。

(3)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锌片打磨后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物质是____________:若滤液显蓝色,则滤液中含有溶质的可能组成为__________。

(5)实验研究铁生锈的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填字母)。

A.①②证明水对铁生锈有影响                     B.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生锈

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生锈有影响

20.(7分)如图中的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是氧化物,F、G、H、I、J是单质。A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E为红棕色粉末,G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J在地球上有单质形式存在。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F的名称是___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G→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某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产生了兴趣,该组同学进行了探究。

(1)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提出问题】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①取100mL蒸馏水于烧瓶中,加热煮沸后,立刻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空气和10mL①中制得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1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为20mL。

③在相同条件下,另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10mL①中制得的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为13mL。

【得出结论】由以上数据可知,在该条件下,空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_____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

【反思质疑】为了能更加准确地了解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情况,兴趣小组同学用数字实验测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用烧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连接压强传感器和一只装有20mL①中制得的蒸馏水的注射器,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Ⅰ)BC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D点压强大于B点,说明反应后容器内压强略大于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CO2和H2反应的产物

【提出问题】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CO2和H2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转化为CO和H2O;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均已省略):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B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①设计B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O2和H2反应中有水和一氧化碳生成。

【反思质疑】兴趣小组反思后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认CO2和H2反应生成了C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A

【解析】金属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金。综上所述:选择A。

2、C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可用于防毒面具,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B、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用作制冷剂,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用作保护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有颜色的光,用于电光源,利用了其物理性质,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学情检测(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938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