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古诗文默写(第一小题和第五小题还要写出作者或诗题)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采桑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5)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 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章)
(7)有这样一艘小船,它载着李清照的一生。年轻时,青春靓丽的她乘着它,“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南迁后,梦里的她不满现实,“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中年孀居后,情郁于中,发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叹。
二、基础知识综合
南京是历史古都,因此南京有许多博物馆,不仅有全国闻名的南京博物院,还有古生物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这样的特色博物馆。如今,参观博物馆再也不用挤在络yì ①不绝的人群中艰难打卡了,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5G网络与增强现实的AR技术相遇,5G网络将数字内容高速实时下载到手持终端,通过AR将鲜活、生动的视觉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我们②翘首期待的全新参观方式已经开启。参观者只需将手机终端对准相关作品进行扫描,相关信息便会出现在眼前, ,跃然眼内。数字技术正③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守护文化遗产之使命,悉心保护着人类艺术的ɡuī④宝。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_ ④ _______
3.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入木三分 B.和颜悦色 C.栩栩如生 D.绘声绘色
三、名著阅读
4.班级成员通过“云”参观的方式纷纷参观心仪的博物馆。小语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时发现2022年1月3日馆内有公众活动“博物馆里的奇妙动物园——陶器里的动物”,她不禁想到正在阅读的《昆虫记》,它被鲁迅誉为“昆虫的史诗”。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也各具特点,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表格。
昆虫名 | 别称 | 原因 |
蝉 | ① | 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活至少四年。 |
② | 西绪弗斯 | 为繁衍后代,就像西方神话中被罚滚巨石上山的西绪弗斯一样。 |
绿蝈蝈 | 狂热的夜间猎手 | ③ |
四、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5.小文“云”游博物馆后,邀请同组同学和他一道汇集资料,准备在汇报活动课上展示。他们准备出一份小报,在报纸上设立了一个栏目“历史回眸”,下面是其中展示的一项,里面有一说法不妥当,请你帮他们找出来( )
A.《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萧条冷落的市井风情。
B.《列子》是一部很了不起的著作,“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寓言均出于此书。
C.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所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同学们整理完资料后发现小报上还空了一块,你能帮他们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理由吗?
栏目 :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7.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①,适远②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①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②适远:到远方去。
杜甫常常以和谐融洽的景象反衬深沉积郁的哀愁,写乐景抒哀情。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以花的灿烂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乐写哀,景象越优美,越增添伤痛。诗人移情于物,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极度苦恨。请结合诗句,说说《南征》是如何以乐景写哀情的?
六、对比阅读
【甲】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巡①初守睢阳②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署,故下争致死力。(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中华书局 2009 年版)
[注释]①巡:安史之乱时镇守睢阳的将领张巡。②睢阳:唐郡名,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8.解释下列加点字。
(1)已而之细柳军( ) (2)天子且至( ) (3)将士或退散( ) (4)卒破敌( )
9.下面哪一项句子中不含通假字?( )
A.军士吏被甲 B.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C.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0.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一处)
巡 一 见 问 姓 名 其 后 无 不 识 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
12.周亚夫和张巡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分别是如何刻画的?
七、现代文阅读
千年胜迹赵州桥 史宁
①如果说谁能代表中国古代的建筑,除了那些皇宫里的琼楼玉宇,赵州桥肯定也得算一个。你别看它外表普通,身世一点儿也不平凡!
②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古称赵州),横跨在洨河之上,距今1400多年前,宋代时更名叫“安济桥”,后来因为地处赵县而得名。
③赵州桥的建造者是隋代的桥梁工匠李春。古代史书中对李春的记载很少,但对赵州桥卓越成就的记载却非常多。比如《赵州大石桥铭》中就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人不知其所以为。”意思是说赵州桥的建造者是隋代的工匠李春,桥的造型非常奇特,赵州桥自建成后,先后修缮过8次,它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赵州桥奇就奇在桥有“三绝”。
④古代桥梁的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我们的祖先从最初模仿横躺在河面上或悬崖间的树木而建的小木桥,逐渐发展出平桥、浮桥、拱桥和索桥四种桥的形式。平桥又称为梁桥,是最常见的一种桥梁。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一块板子的两端架在河的两岸就成了!但是,平桥只能用在河面很窄的小河上,桥中间很容易就会塌下去。
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工匠把平桥进化成了拱桥。最早的拱桥是半圆形拱桥,桥中间是个大大的拱洞。前面提到的洨河发源于赵县附近的井陉山,每逢夏秋两季大雨如注,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汹涌的洪流,水势大到难以控制,只有拱桥能屹立不倒。但如果只是建成普通的半圆形拱桥,拱顶太高又不利于车马行人通过。李春经过调查研究,使石拱高度大幅降低,既安全坚固,又方便了人们行走,这就是赵州桥的第一绝。
⑥赵州桥的桥身设计也很新颖。传统拱桥两侧的桥肩都是实心的,而李春却别出心裁,把实肩挖空,是古代中国桥梁技术的创举。通常我们把拱肩中间挖空的拱洞叫空腹拱,并把这种拱桥称为空腹拱桥或敞肩石拱桥。“空腹”的拱桥优点多多。第一,起到高效泄洪的作用。4个小拱分担过水面积高达16%。第二,小拱的出现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两侧的小拱能节省大量建材,同时也减少了桥身的重量。【A】4个小拱一共节省180立方米石料,减轻桥身重量500吨,让赵州桥“瘦身成功”。这是赵州桥的第二绝。
⑦赵州桥桥洞的拱券采用了并列砌券法,而不是纵联砌券法。这里说的并列和纵联指的是砖石的排列方向。并列式的砌法是砖的长边朝外,纵联式则是短边朝外。由于洨河河水夏涨冬枯,势不可挡,采用并列拱券可以更好地避免桥身被洪水冲毁。这种砌法既可以节省架桥的材料,工匠可以很方便地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大规模维护。这就是赵州桥的第三绝。
⑧当然,除了上面提到技术“三绝”,赵州桥的美丽也很“绝”。古人形容赵州桥,长虹饮涧”。意思是远看赵州桥就像是从云中初生的月亮,又像是奔腾大河之上的彩虹。元代诗人刘百熙也曾写诗赞美:“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正因如此,赵州桥才会被人们称为“天下雄胜”,并且和潮州湘子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B】同时,它还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古老的一座敞肩石拱桥,欧洲直到700多年后才开始出现这种类似桥梁。1991年赵州桥被选定为第12个国际土木工程的里程碑,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无疑成了中国建筑里的世界明星。 (选自《环球探索》)
13.赵州桥奇就奇在桥有“三绝”。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三绝”的内容。
14.细读语句,回答问题。
(1)写出第④段划线句的主干。__________
(2)【A】处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_________
(3)【B】处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5.假如,赵州桥竣工那天,你就在现场,写一则消息。要求根据上文内容和《中国石拱桥》一文,自选角度,100字左右。(提示:消息包含标题、导语和主体等部分)(书写,内容)
苏州赋 王蒙
①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②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③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凝,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入画。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匠心真情,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④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⑤苏州已经建城二千五百年。它已经老态龙钟。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笑。失修的名胜与失修的城市,以及市民的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⑥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 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民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修复了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 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春。一千五百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的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⑦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平盛景而万分感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再失去吗?
⑧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里,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不再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老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⑨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愚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⑩更不要说苏绣乃至苏州的佳肴美点了。看到那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我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⑪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怎么留存的?她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轰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⑫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苏州是永远的。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
16.小语和小文在讨论本文的开头,小文会说什么来证明他的观点呢?
17.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中写道:“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这句中的逗号运用得颇值得玩味:一字一顿,不但强调了味道,还舒张了文气,读起来像聊天,体现了汪老散文语言口语化的特色。请从标点运用或词性活用的角度,在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句1:苏州,还是苏州吗? 句2: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⑫段中画线句“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的含义。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这篇《苏州赋》仿照古代的赋体形式,又推陈出新,描摹了改革开放以来古城苏州的沧桑巨变,抒发了对苏州文化的倾心向往。
B.作者以赋体写苏州,用大量对仗工整的骈句、气势磅礴的排比句为内容的表达找到了一种相适应而贴切的语言形式。
C.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今日经济大潮的涤荡,苏州的美就显得格外珍贵,她让我们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
D.文章中短句和长句交错,骈句和散句相间,不仅体现了作者娴熟的语言功力,而且同五光十色的苏州风光相呼相应,和闲适平静的内心情感相承相接。
八、作文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冬至大如年”,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现在,一些地方依然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2021年你有好好过冬至吗?
请在下列对象中选择一个:①最好的朋友;②刚认识的网友;③初中班主任,给他(她)写封信介绍你家乡的冬至节。
要求:(1)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2)选择写信对象,表达得体,语言连贯。(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等。(4)字数不少于550字
…………
参考答案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无可奈何花落去 隐隐笙歌处处随 采菊东篱下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富贵不能淫 兴尽晚回舟 蓬舟吹取三山去
【解析】
“鳞、隐、笙、随、篱、雀、锁、蓬”四易错字,注意正确书写。第一小题和第五小题还要写出作者或诗题。
2. 绎 qiáo qiǎo 瑰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①yì——绎,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②翘——qiáo,翘首: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
③悄——qiǎo,悄无声息:意思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④ɡuī——瑰,瑰宝:指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也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或杰出的人才。
3.C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入木三分: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和颜悦色:意思是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阅读文本可知,语段叙写的是运用AR技术对名作、文物进行扫描后,呈现出虚拟的影像,所以填写“栩栩如生”更恰当;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