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20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栏内相应的位置,每题 3分,共51分)
1.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说明( )
①人的社会地位是变化发展的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参加学雷锋活动 B.上课认真听讲
C.观看《新闻联播》节目 D.参加研学旅行
3.2021年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目的是促进“饭圈”文化良性发展,为人们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家园。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 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自己
③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辨析能力 ④学会信息节食,远离网络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林:我们应规范网络语言,扫除语言垃圾
B.小德:我们应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C 小亮:我们应维护网络安全,依法制裁语言低俗者
D.小力:我们应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文明上网人
5.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班内做了一次关于“中学生是否存在歧视他人情况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
①初中生都不能平等待人 ②不讲诚信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③部分学生应提升道德修养 ④部分学生不尊重他人、不能平等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自习课上,小伟不时地与同学讲话。班长告诉他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功课。小伟不服气地反驳道:“这是我的自由!”下列对小伟的劝说合理的是( )
A.善于自律的人,不需要规则的约束
B.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没有行动自由
C.遵守纪律等社会规则,主要靠他人的监督
D.遵守规则才能避免混乱,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7.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几位同学的课堂发言中,你赞同的是( )
A.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只能靠强制命令来维护
B.遵守规则从自律逐步发展为他律,是人们规则意识的觉醒
C.疫情防控常态化今天,大家能自觉接受体温检测,说明人们的规则意识在增强
D.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经常修改,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8.在公共场所活动,公民应当遵守一定的秩序。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徐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一条对公民应当维护公共秩序作出了具体规定。下列行为符合维护公共秩序的是( )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秩序上下 ②购买商品、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
③合理选择场地和时间开展广场舞 ④文明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分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小明在课外阅读中,收集了下列诗句,其中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言必信,行必果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敬人者,人恒敬之
10.下图为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结果,他们的行为警示我们( )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④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应该注意培养文明礼貌的习惯。某中学开展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展文明我”主题教育月活动。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有( )
①与人交谈时,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②着急乘车,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
③与朋友聚餐,因有事先走,向大家说“失陪” ④骑共享单车上学,把车子随意停放马路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③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 ④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有( )
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②妇女联合会、消费者协会
③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④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作为家庭成员,构建和谐家庭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班级的一员,维护班集体荣誉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好朋友,呵护友谊是我们的责任……。这体现了( )
A.责任来自法律的规定 B.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C.承担责任只有代价没有回报 D.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变的
15.爱因斯坦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
①要学会感恩,主动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 ②回报社会应当以别人对我们负责为前提
③努力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是负责任的表现 ④关心他人、服务社会要坚持等量交换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时代楷模“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一线,拖着病体,战胜千难万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张桂梅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在于( )
A.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 B.勇担责任,履行公民法定义务
C.师德高尚,确保所有学生圆梦大学 D.全心投入,只为获得个人荣誉
17.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 D.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非选择题(第18~20小题,共4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辨案明法”,分析上述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结合“情境在线”一栏,说说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并写出你的理由。
19.某中学八(1)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搜集的一些材料信息,请你阅读并参与其中。
【不负时代,涵养品格】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回望党的百年历史,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面向天安门城楼,他们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最后,他们连呼四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誓词,在天安门广场久久回荡。
(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兑现青春的誓言,青少年应涵养哪些道德品质?并就其中一个说说你的做法。
【奉献社会,传承文明】
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为青少年的课后时间赋能,丰富校外生活。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了“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宣讲防诈骗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讲述红色故事,分享党史故事,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十一”假期,他们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谈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崇尚法治,行有所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古训,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违规、违法行为,已经让很多人习以为常。闯红灯、逆行、一车带多人等现象,随处可见。
(3)请从法律的角度对这些行为进行点评。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平台之一,是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传播理念、衔接供需、共享商机、共促发展的重要展会。
初中生小文想和同学利用周末一起去参观服贸会,他们了解到参观服贸会需提前在网上预约,并遵守相关规定才能进行参观。
【参观须知】
几个同学围绕以上参观须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浩:还要全程佩戴口罩,人又多,真憋得慌。
小丽:又要接种疫苗,又要做核酸,真麻烦。
小敏:是很麻烦,我都不想去了。
小文:其实麻烦一点也是为了……
(1)小文想说服同学们去参观,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她把理由补充完整。
【参观感受】
经过小文的劝说,同学们成功预约并进行了参观,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参观感受。
◆小浩: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只要戴上VR眼镜,观众就能瞬间置身莽莽雪山;踏上滑雪模拟器,滑雪运动新手也能无门槛体验一番雪场驰骋的乐趣……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服贸会上诸多冬奥元素正提醒着来客,2022年2月北京将迎来另一场盛会。
◆小敏:这次参观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活力……回去以后我准备把所见所闻发朋友圈。
(2)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多样。结合小浩的参观感受,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3)为使网络空间充盈正能量,请你为小敏发朋友圈做几点提醒。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栏内相应的位置,每题 3分,共51分)
1、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责任。
③④:“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体现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所以③④正确;
①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①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ACD: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够给予同情和关心;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够伸出援手;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与他人合作;在利益面前乐于与他人分享。题干中选项参加学雷锋活动、 观看《新闻联播》节目、 参加研学旅行中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故ACD正确;
B:不是亲社会行为,故B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