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
道德与法治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统编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为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民法典规定了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我们从事民事活动的指南。这些基本原则包括( )
①公平自愿的原则 ②互商互谅的原则 ③讲究诚信的原则 ④文明有礼的原则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矛盾也日益增加。医患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败,想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④尊重可以治疗疾病,杜绝医患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玉玉出小区门口时看到有人在争吵。一位阿姨指着保安说道:“不就是保安嘛!只不过是看门狗而已。”阿姨的行为警示我们在生活中要( )
①相互理解,尊重他人②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③提高修养,文明待人④转变观念,漠视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市图书馆规定:衣冠不整者不得进入图书馆。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图书馆是文明学习的场所,衣冠不整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可以进馆读书,衣冠与他人无关
④衣冠不整者不得进入图书馆读书,体现了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当前,我国不仅面临着政治、军事、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说明我国( )
①国家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②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
③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国家安全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 2022年12月,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全国多地对新冠疫情的应急响应等级进行了调整,但这不并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疫情防控,专家指出,防控政策调整后,自己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这说明(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要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
③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④疫情防控是个人的事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10月27日,国家铁路局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称,铁路客票儿童拟由身高划分改为以年龄划分,实行车票实名制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券,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这启示我们(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人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③遵守规则需要不断克服不良行为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改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下列说法和以上表述一致的是( )
A.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B.只要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C.车辆多时不能闯,没有车辆时可以闯
D.“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9.上下学、上下班的“高峰期”,我县各重要路口都有文明交通劝导员协助交警疏导交通,有效地缓减县城交通的拥堵。县创文办坚持倡导开展此项活动,是因为(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等
③社会秩序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近年来,我国有些地方开始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依托户籍系统,设计研发了线上信息平台,老人通过线上填写个人信息,由平台进行审核。“互联网+”居家养老体现了(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有了网络,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健康生活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D.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11.新冠疫情三年来,有关部门通过健康码、行程码等进行有效溯源,精准防疫,数字抗疫取得积极成效;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订单、线上培训等信息化手段,有效保证了生产防疫两不误。这说明( )
A.网络让人们生活已不受限制 B.网络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C.网络助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D.网路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12.今天的青少年出生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有下列正确认识( )
①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时间
②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③一些人因沉迷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④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学生的学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暴力程度令人震惊,更可怕的是,有的“问题少年”不以之为耻,反而以“炫暴”为荣,对被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侵害,也极大地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侵蚀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已成为未成年人发展的一个“肿瘤”。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
A.违背社会保护,不利于未成年人发展
B.我们要强身健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说明部分学生法治观念淡薄,应培养规则意识
D.说明社会制裁不足,全社会应共同执法
14.岳麓区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各街道等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社区特色居家养老帮扶。很多热心公益的80、90后青年志愿者从未停歇脚步,是志愿服务主力军。材料表明( )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亲近社会、服务社会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志愿者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④志愿者的行为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 2022年五四青年节,泰州以“青年因泰州更幸福,泰州因青年更美好”之语向广大青年发起邀请,携手共建“青年与人才友好型城市”。这蕴含的道理是( )
A.亲近社会是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
B.我们与社会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C.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D.国家利益只有青年才能实现
16.中华一家亲,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与本地医护人员血脉相连、并肩战斗、共抗病魔。这种钢铁般的战友关系,从社会关系来说,它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缘关系
17.材料一 某县教体局立足于县域本土文化,因地制宜推进研学旅行工作,将研学活动课程化,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各学校每年都就近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到现代农业基地体验草莓采摘、盆栽种植;组织学生到交警队开展交通安全研学、到污水处理厂开展环境保护研学等研学旅行活动,加深了中小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生态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理解与认识。
(1)研学旅行活动,加深了中小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与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广大中小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材料二 因为疫情防控形势的要求,我们进入商场或菜市场等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可是近日某市场一名中年妇女因未佩戴口罩,市场管理人员拒绝她进入,她便和市场管理人员大声争吵。该妇女情绪激动的说:“你们不就是市场看大门的吗?我不戴口罩就不让我买菜啦?我非进去看你们能怎么着我?今天我必须进去!”因为很多人前来看热闹造成市场门口秩序混乱、交通堵塞。110民警及时赶到对该妇女进行严厉批评教育。
(2)你是怎样看待该妇女行为的?
18. 2022年11月,桂林市因为疫情按下暂停键。请你仔细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广角镜】疫情防控事关国之大者,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桂林市妥善安置确诊病例和保障市民生活。对此,不少市民表示:要自觉管好个人之“小我”,助力防控之“大局”。
(1)“广角镜”照出了“小我”与“大局”之间怎样的关系?
【放大镜】疫情挡不住温情,寒冬阻隔不了暖意:这座城市的“白大褂”、“红马甲”披挂上阵,默默付出、日夜坚守,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
(2)“放大镜”给我们传达了哪些温情和暖意?
【透视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仍然有一小部分拒不配合、追求“自由”的市民:有的不佩戴口罩,有的拒绝做核酸检测,有的聚众玩乐……
(3)运用“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给追求“自由”的市民提几点忠告。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只好请来民警将其带走。公安机关给予三人警告的处罚。
材料二 朱某在工厂浴室捡到苏某的手表,先说两天后归还,后又称手表丢失,拒不归还。苏某起诉后,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损失3500元。
(1)材料一,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2)针对上述材料中的违法行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预防?(答出两方面即可)
20. “我是李某,前天确诊新冠阳性后,入院隔离治疗。同时网上对我的漫骂和攻击也接踵而至,有人发布信息说我拒绝配合流调,有人说我隐瞒行程,更有甚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我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发短信恐吓威胁我……我一度想保持沉默,但内心非常委屈,出差时我全程严守防疫规定,确诊已让我很焦虑,遭遇如此“网暴”更令我伤心绝望……”
——摘自新冠肺炎患者李某的网络求助
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遭遇类似网络暴力的事件并不鲜见。为此,你校准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理性对待确诊患者”专栏,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运用所学知识就“网暴”李某的行为进行评论。
(2)有人建议李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回击网络施暴者,请你发帖予以劝阻。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公平自愿的原则、讲究诚信的原则是民法原则,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互商互谅的原则、文明有礼的原则,不是民法原则,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 A
【解析】本题 考查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①②③:依据题文的表述,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