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扬州市仪征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5日
资源编号 36065

2021-2022学年扬州市仪征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10-26 七年级上册 0 2,18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某处远古人类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骨针、钻孔的贝壳等文物,同时,对发现的头盖骨进行复原,发现其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这处“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

2.某古人类遗址3个关键词:“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磨制石器”。该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标志着(     )

A.原始手工业兴起与发展                                        B.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C.原始畜牧业兴起和发展                                        D.原始部落兴起和发展

4.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部落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下列人物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蚩尤                 B.黄帝、蚩尤                  C.炎帝、黄帝                 D.禹、启

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     )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西周建立                     D.国人暴动

7.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

8.下图是保存在各地博物馆的商周青铜器。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     )

A.用途广泛                     B.造型优美                     C.体积庞大                     D.铭文众多

9.奠定了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的是(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10.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而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11.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12.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又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下列杰出人物与相关事迹搭配正确的是(     )

A.一统六合,始创帝制,严刑暴政——刘彻

B.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黄帝

C.南门立木、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商鞅

D.击匈奴,铸五铢,罢百家,尊儒术——嬴政

13.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A.A                                B.B                                 C.C                                 D.D

14.下图是蜀郡郡守李冰的石像。李冰主持修筑的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

A.大运河                        B.都江堰                         C.三峡                            D.灵渠

15.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朝秦暮楚”等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夏商时期

16.我国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新规。即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韩非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17.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老师引用了哪家思想来开导学生(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9.如下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胜的反抗精神跃然纸上。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暴政,民不聊生                         B.遇上大雨,戍守误期

C.楚汉之争,战乱频繁                         D.国家分裂,经济凋敝

21.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画有一格“楚河—汉界”,作为红方和蓝方的分界线,这是以下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的性质是(     )

A.刘邦和项羽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争                B.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C.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D.汉朝取代秦朝的战争

2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改变这一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政策是(     )

A.盐铁官营                     B.休养生息                     C.罢黜百家                     D.焚书坑儒

23.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

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24.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25.汉武帝于元鼎四年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查铜、刻范。钱面上撰刻的字文为(     )

A.半两                            B.五铢                            C.汉武                            D.文景

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8分,2710分,287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断代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即已经把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定清楚。

材料二: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沁园春•雪》

请回答: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

(2)材料二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掌管军事的是哪一官职?这种制度下,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

27.稻香话丰年,农业系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下图的农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生活区域?

(2)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说秦国的崛起和哪一场变法息息相关?材料三中哪一项措施能够反映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起来?(用原文回答)请你再举出一例促进秦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4)据材料四,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两条农业发展的经验。

2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1中的文字最早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列举其一个教育主张。“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请用八个字来概括材料三中董仲舒的建议。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C

【解析】

【详解】根据骨针、钻孔贝壳等文物,可知这一远古人类为山顶洞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掌握了钻孔技术和磨光技术,能够磨制骨针和钻孔,其相貌也非常接近现代人类,C项正确;元谋人的相貌和现代人不同,排除A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是原始农耕时期的代表,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故选C项。。

2、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②正确,B项正确;①是北京人遗址,排除A项;③是河姆渡人遗址,排除C项;④是元谋人遗址,排除D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1-2022学年扬州市仪征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606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