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35720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2022-10-20 七年级上册 0 2,16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yú)        攲斜(jī)           嫩芽(nèn)    匿笑(nì)

B.屏息(píng)    绽开(zhàn)    威慑(niè)      贪婪(lán)

C.蝉蜕(tuì)       荫蔽(yīn)        霎时(shà)    憔悴(cuì)

D.搓捻(niăn)   菡萏(hàn)       静谧(mì)     尴尬(gà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访   响清   静默   抖擞精神           B.捷毛   幽谷   昏鸦   幸甚至哉

C.淅沥   宽敞   喉咙   花枝招展           D.萧瑟   端庄   郎润   不知不觉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

B.感谢您的造访,我一定会届时莅临聆听您的指导。

C.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过完春节,农民朋友就开始在田里劳作了。

D.静谧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朗。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5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写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荫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6下列关于《朝花夕拾》一书说法有误的是(     )。

A.《朝花夕拾》中,“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早上的花晚上来捡,意指作者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B.《五猖会》记叙了儿时去看五猖会,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最后“我”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但对于去“看会”,已觉得索然无味了。

C.《朝花夕拾》整部作品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如《藤野先生》中既有对异国老师的感激怀念,又有对麻木国人的批判。

D.《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很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表现出鲁迅对这种孝道的支持和颂扬。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7分)

7.默写名句名篇。

(1)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7分)

8.刚跨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你们也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当然也会有新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交友”为主题完成下列任务。

(1)了解朋友称谓。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所不同。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朋友关系把它们和相应的称谓连线。(2分)

布衣之交            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

忘年之交            指普通百姓相交

君子之交            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莫逆之交            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2)交友利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先明确你的态度,然后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名人为友。请从名著《朝花夕拾》中挑选一个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3分)

示例:阿长,鲁迅儿时的保姆。尽管她喜欢切切察察,还有点迷信,但她真诚善良、吃苦耐劳,给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4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断肠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劝学诗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注]①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1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寸光阴不可轻     可: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为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划出两处停顿应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劝学诗》体裁上属于七言律诗,押韵的韵脚是“eng”。

D.《劝学诗》的首句突出表现了生命易老,学问难成的人生经验。

14.请结合《论语》(节选)和《劝学诗》,谈谈你收获了哪些学习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6分)

别人肩上的雨

那天,下着雨。

迎面走过来两个人,是两口子,很年轻。他们走得很匆忙,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他俩共打着一把伞,伞在女人的手里。男人又高又胖,女人把伞举得高高的,故意把伞盖倾向男人一边。

男人只顾往前走着,一边走,一边和女人说话。

他们经过的时候,我看见,女人的右肩上,落了一肩的雨。但,男人不知道,男人只顾说话,只顾向前走路。

一瞬间,人生走过。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只要女人不说,男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下面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人。在一次误操作中,他被工厂的机器压残了双腿,为此,他要死要活地闹了好长一阵子。那一段时间,母亲战战兢兢,小心陪侍着他。

好不容易,他从这场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摇着轮椅四处转转。有人劝母亲,说,趁孩子年轻,带着他去好看好玩的风景名胜区看看,多见见世面吧,或许,他会好些。母亲摇摇头,说,家里挺好的,我们哪儿也不愿意去。

起初,年轻人不以为意,母亲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有一天,年轻人被网上的一组照片惊呆了。他突然对母亲说,妈,我想去黄山!母亲一怔,呆了一会儿,说:孩子,咱们哪儿也不去,家里就挺好的。

谁知道,这一次年轻人突然愤怒了,他咆哮着对母亲说:你哪里也不带我去,你想把我憋疯啊,我看你是舍不得花钱!

母亲像是做错了什么,站在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之后的日子,他动不动就和母亲耍性子。然而,无论他怎么闹,母亲只是闷着头做事,一句话也不说。

人们都说,这做母亲的,也太抠门了!

几年后,他成了家,有了妻儿,还开办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小工厂。一天,在饭桌上,一家子吃饭。他提议说:妈,现在咱家条件也好了,一家人出去转转吧,好多名山大川,我们还没看过呢。母亲坐在那里,一边大颗大颗落泪,一边连连点头说:是,孩子,咱们该出去了。然后,便颤颤巍巍地从另一个屋里找来一包东西。

母亲一层一层把包打开,里边包裹着厚厚的几沓人民币。母亲满眼噙着泪花,说:孩子,妈不是没有钱,那些年,不带你出去,真的不是舍不得花钱,妈只是不敢,妈怕你看到别人都活蹦乱跳的,自己再想不开……

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嚎啕大哭。他哪里知道,母亲这些年来,为他遭受了多少酸辛与委屈。

在我们的生命中,好多人都为我们擎过一把伞,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罢。更多的时候,我们把绚丽的生活过黯淡了,把精彩的日子过平常了,就是因为我们活得太过粗心,从来没有意识到头顶上有这把伞,也从未留意过落在亲友或他人肩上的那一肩雨。

是的,如果我们留意到了,就一定能在那一片湿润中,触摸到人生的幸福。

15.依据文意5-12段的内容,填写下表。(3分)

1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触摸到人生的幸福?请结合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嚎啕大哭。(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瞬间,人生走过。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从修辞手法的角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别人肩上的雨”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二个故事中母亲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分)

【材料一】

在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忙、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智慧城市”正悄悄向人们走来,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和城市生活方式,使城市因拥有“智慧”而变得更便捷、更高效和更舒适。

我们的城市需要怎样的“智慧”?或者说,“智慧城市”将使我们的城市变成什么模样?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将充分利用5G通信、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城市智能化和集约化高效管理及服务平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的一系列政策,一大批城市在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在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材料二】

当今,人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进行购物、资金收付、生活缴费、交通出行、股票及基金交易等各种资金的往来活动,这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成本、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快,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会因为“城市智慧大脑”触角的延伸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和轻松。

的确,智慧城市离人们越来越近了。轻轻点击鼠标就能促成人们的各种交易,指尖滑动便完成了过去繁杂而漫长的工作。包括数字支付、智能交通、网络远程就医、远程教育、网络缴费、网络报税、网络购物、电子通关、网络银行、智能机器人服务、家电远程遥控、信息智能搜索等等,都已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智慧城市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还有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改变。智慧城市使城市的明天充满了智慧。

【材料三】

当前,各地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正在有序开展。比如杭州以前办理业务日均要叫1000多个号,现在每天只需要200多个号,老百姓已经习惯了通过“刷脸”在支付宝上办事,提取公积金,全程免材料、免填表、零等待、秒入账,真正实现“零跑腿”。

在广东,580万残疾人同样享受着“数据跑腿”的便利。过去申请残疾人证,需要多次往返乡镇、街道与相关部门,提交5份材料,填写18项信息。现在,利用“粤省事”小程序,只需要去指定医院进行一次残疾定级,即可在线上办理所有申请事项。浙江“一网通办”新生儿出生证就是这样的例子,以前需要申请人填写60项信息、提交20份材料、跑5个窗口,如今,只需要在“浙里办”APP填写9项信息、提交1份材料,证件立刻就办好了。

【材料四】

从前的日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个问候,要等上好多天

从前的月光很慢/有点闲,有点懒/在一杯茶里消磨了整个黄昏/在半个梦里看星星满天

从前的脚步好慢/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要走一天的时间

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

20.下列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智慧城市”将充分利用5G通信、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

B.“智慧城市”能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城市智能化和集约化高效管理及服务平台。

C.“智慧城市”能使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和轻松,目前“智慧城市”还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

D.“智慧城市”给人们带来的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还有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改变。

21.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及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在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B.未来已经不需要实体商店了,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进行购物提供了方便。

C.“智慧城市”建成后,人们无论办理什么业务都可以通过各种App或者小程序,享受“数据跑腿”的便利,全程免材料、免填表、零等待,真正实现“零跑腿”。

D.从前没有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常常很慢,花费很多时间;现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方便快捷,所以人们更喜欢现在的“快生活”,而不喜欢以前的“慢生活”。

22.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们可以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方便快捷,也有人觉得现代生活缺少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息,怀念过去的悠闲时光,你更愿意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呢?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疫情当下,停课不停学,许多老师摇身一变成了网络“主播”。在长达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中,我们目睹了许多老师的“特别”风采。这种网课模式刷新了我们对老师们的认识,更加感受到了他们的可爱、风趣、敬业等特别的一面。这些“特别”的风采都将是我们美好而又独特的回忆。

请以《网课中的“特别”老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C

【解析】A.攲斜(jī)——(qī);B.屏息(píng)——(bĭng)、威慑(niè)——(shè);D.尴尬(gài)——(gà);故选C。

2C

【解析】A.“响清”应为“响睛”;B.“捷毛”应为“睫毛”;D.“郎润”应为“朗润”。故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词语辨析常设制的考点有是否望文生义、感情色彩是否恰当、与语境是否相符、语意是否重复、使用对象是否正确等。在判断词语使用正确与否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句意,根据句意进行判断。“莅临”是指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指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与语境不符。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572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