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5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溃退____________(2)锐不可当____________(3)仲裁____________
(4)翘首____________(5)轻盈________________(6)悄然____________
(7)xiè气____________(8)dū战________________(9)cuī枯拉朽_______
(10)bān发____________(11)xiāo洒_____________(12)由zhōng_______
2.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3)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_____》)
(4)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_____;好鸟相鸣,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6)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7)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8)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9)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10)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千年往事凭诗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为此,学校组织开展了以“诗合天下,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任务一我学习]
在整理笔记时,你发现下列对律诗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B.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C.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一、二、四、六、八句都必须要押韵。
D.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的平仄音相对,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2)[任务二我宣传]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参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我设计]
请你参照已有的活动,再设计一个活动形式,填入横线。
分门别类辑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别出心裁品古诗
(4)同桌小南特别喜爱大诗人李白并撰写了如下感言,请你替小南找出其中使用不恰当的成语,修改用错的标点和有语病的句子。
A.以往的我站在大诗人李白面前,是要屏息敛声的,他太伟大了。
B.就像严羽说的“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天纵奇才,情感强烈得犹如涛涛江水般锐不可当。
C.在读了他更多的作品后,我如梦初醒,原来能否深透理解李白的关键在于真诚广博地阅读其作品。
D.李白不止有雄奇飘逸的诗章,也可以舒缓迁曲地表达情感,写成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诗味醇厚的小诗。
E.盛唐时期名家辈出,如璀璨的繁星,令人眼花缭乱。
F.但我钟爱李白,他是丰富的。
G.李白的月亮已经辉映了一千三百个的春秋了,并将永远朗照。
①不恰当的成语在_______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成语)
②用错的标点在_________句,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句,我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务五我表达]
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小南却有了烦恼。原来是妈妈收起了诗集,要求小南不要再读古诗,把时间省下来多写几套题。你能不能帮帮小南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史竞男)为纪念钱钟书诞辰110周年,一部由钱钟书选定、杨绛抄录的唐诗手稿,经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排印成书,21日正式发布。
自20世纪80年代起,钱杨伉俪以《全唐诗》为底本,进行唐诗选录,最终形成了“钱选杨抄”的“全唐诗录”九册手稿,在尘封数十年后得以正式出版。
《钱钟书选唐诗》共选录308位诗人的1997首(句)作品,其中,白居易以184首作品超过杜甫(选录174首)位列第一;既选了大量以创作闻名的诗人的作品,也选了像唐明皇、章怀太子等非诗人的作品;既选了思想性强的如杜甫的《新安吏》《石壕吏》和“三别”等诗作,也选了像韩愈的《嘲鼾睡》这类有趣味性的作品。钱钟书曾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诗之情韵气脉须厚实,如刀之有背也,而思理语意必须锐易,如刀之有锋也……”这些被看成他选诗的主要依据。
(1)小南同学在搜索唐诗相关的新闻时发现这则消息,但保存后却误删了标题,请你替他拟一个,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这则消息在网络发布时,放在新华网的哪个版块最为合适?()
A.国际 B.财经 C.科技 D.文化
名著阅读。
6.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切实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的《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方便出版,曾经易名为《西行散记》。此书一问市就引起轰动。
C.“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一开始红军战士就给作者留下了纪律严明的印象。
D.“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长征。
7.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着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以上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_(人名)根据实地采访写成的不朽名著。文章以作者采访为线索,在以上选文中采访了___________(人名)。紧接着他又到保安采访了毛泽东,途中从随从李长林口中了解到___________(人名)二三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凭一把菜刀建立了一个苏区的传奇故事。
二、阅读理解。(44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释】噭噭(jiào jiào):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1)对诗歌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情韵悠长,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所作,诗题中的“次”是从军的意思。
B.首联从“故乡”落笔,以“日暮”相承,为全诗定下抒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伤感情调。
C.颌联中的“旧国”就是故乡,“边城”的意思是边远之城,所见景象陌生,才行之成迷。
D.颈联中烟非自断,而是被夜色遮断,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荡平,写夜色浓重极为逼真。
(2)《答谢中书书》中的“猿鸟乱鸣”烘托出热烈活跃的氛围,透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那本诗尾联中的猿啼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①可过。足下方温经,猥②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③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⑤,斯之不远,倘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⑦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⑧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释]①故山:旧居的山。②猥:不合时宜地;自谦之词。③曩(nǎng):从前。④轻鲦(tiáo):即白,鱼名。身体狭长,游动轻捷。⑤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鸣叫。⑥倘:或许。⑦天机:天性。⑧黄檗(bò):一种中药。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山僧饭讫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复与疏钟相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为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裴迪,你读懂王维表达了哪些“深趣”?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三峡(节选)》,完成问题。
三峡(节选)
余秋雨
①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②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③我读此诗不到十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编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展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叙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崇山和碧江。
④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⑤《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⑥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⑦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⑧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
⑨在李白的时代,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了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吟唱,已是心满意足。他们很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⑩这几句,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⑪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人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他们知道,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他们的船太小,不能不时行时歇,一到白帝城,便振一振精神,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诗人在三峡的小木船上,刚刚告别白帝城。
(1)“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下面句子里加点字的妙处。
①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文和学过的相关古诗文内容,选出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李白《早发白帝城》的重点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遇赦东返时无比轻快的心情。
B.郦道元的《三峡》意在写实说明,重点描写三峡隐天蔽日的地貌特征和四季景观的主要特色。
C.余秋雨的《三峡》主要在阐发由三峡的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等方面的思考。
D.余秋雨对于现在的诗人只会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表示出一种无奈和遗憾。
(4)请你阅读本文和以下【知识链接】,简要分析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表达的思想。
【知识链接】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文化散文形成了“秋雨文化现象”。余秋雨散文的文化魅力就在于:他在散文的传统模式上有了创新和发展,以大篇幅、大容量吞吐古今、驰骋万里,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他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沉重反思,与对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的强烈关注,借秀丽的山水风光为载体进行深刻的述评,凸显了山水胜迹背后的文化内涵,抒发了对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遣骸回国
新华社沈阳9月2日电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遣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遺物回到祖国怀抱。
9时,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11时26分,空军专机平稳降落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空军两架战斗机护航,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家。
12时37分,志愿军烈士遺骸迎回仪式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主持,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财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等负责同志,以及志愿军烈士亲属、部队官兵等约230人参加。
仪式现场气氛庄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到场迎接的解放军官兵军容威严、持枪伫立,现场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三鞠躬。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仪式结束后,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被护送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3日10时,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将在这个陵园志愿军烈士纪念广场举行。2014年至2020年,累计有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落葬于此。
【材料二】
归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物中的“国”与“家”
随着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的临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迎来越来越多的参观者。陵园纪念馆的展厅内有几个特殊的展箱,存放的是归国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物。年轻的英雄埋骨他乡,没有给亲人留下一句话,留下的只有纽扣、鞋底、子弹、钢笔。人们驻足于此,目光透过这些无声的遗物,读懂的是志愿军烈士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炽热滚烫的家国情怀。
其中一个展箱中,一把残破的小铜号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它个头不大,通体布满铜锈,大大小小的裂纹清晰可见,苍老的身躯透着一股绝不低头的倔强。这把小铜号下面只写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物”9个字。我们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一定是一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英雄。
另一个展箱中陈列着9枚子弹,斑斑锈迹,残损不堪。一字排开的9枚子弹好像9位在战场上殊死搏杀的英雄。这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拼了命去战斗的见证。9枚子弹下面写着“杨立荣烈士遗物”,和无名的小铜号不同,烈士身份的确认缘于遗物中的一方小小印章。印章略有缺损,但是文字图案清晰可辨,让烈士的英名为人所知,也为有关部门为烈士寻亲提供了线索。
每一件遗物,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历史沉淀,精神不朽!
(新华社记者陈梦阳、于也童、朱辉)
【材料三】
在南京河西住着一位参加上甘岭战役的传奇老英雄,他是原24军72师216团一营一连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因作战勇敢,打一仗升一级,迅速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副排长。在和平时期,他还做了29年的飞行员。他叫林志洲。因为有这样的生死经历,他转业时,对自己的工作,对爱人的工作,从来都没什么要求,只是说,有个工作干就行。
1993年,林志洲退休。88岁的他现在南京河西地区的江苏省老年公寓,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一位参加上甘岭战役的传奇老英雄。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非常好,也很健谈,心态积极,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十分关注时事政治,深深为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感到骄傲和自豪。
(1)小南在阅读【材料一】时认为“新华社沈阳9月2日电”这部分可以删去。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按表格要求简要梳理【材料一】【材料二】的不同。
(3)初二年级开展“与祖国共成长”寻访活动,要求寻访老战士、老同志、老党员等,听他们讲述如何履职敬业、追梦筑梦、接续奋斗的故事。小南读了【材料三】后,准备和你一起寻访抗美援朝的传奇英雄林志洲。以下是他拟定的采访提纲,其中有一个采访问题设计不当,请你找出并简要阐述理由。请再补充一个恰当的问题。
①采访问题_____________(填序号)设计不当。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56分)
1、
(1)kuì(2)dāng(3)zhòng (4)qiáo(5)yíng(6)qiǎo
(7)泄(8)督(9)摧 (10)颁(11)潇(12)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溃退,kuì tuì,(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2)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3)仲裁,zhòng cái,双方争执不下时,由第三者居中加以调解,作出裁决。
(4)翘首,qiáo shǒu,抬起头来向远处看。
(5)轻盈,qīng yíng,(体态、舞姿等)轻柔秀丽。
(6)悄然,qiǎo rán,形容寂静无声。
(7)泄气,xiè qì,泄劲。
(8)督战,dū zhàn,监督指挥士兵作战。
(9)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摧毁枯草朽木。形容气势盛大,对方不堪一击。
(10)颁发,bān fā,上级对下级下达指令或授予奖章等。
(11)潇洒,xiāo sǎ,(神情举止等)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12)由衷,yóu zhōng,出于内心。
…………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