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34135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09-25 七年级上册 0 3,45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2分)

A.嗅到(xiù)        倾侧(qūn)       揣测(chuǎi)       参差不齐(cān)

B.绽开(zàn)        结束(sù)        薄雪(bó)         絮絮叨叨(suì)

C.雪骤(zhòu)       温馨(xīn)       凋谢(diāo)        悄然无声(qiāo)

D.菡萏(dàn)        荫庇(yīn)       和睦(mù)         果实累累(lěi)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多次选用。

B.母爱是冰心作品中的三大主题之一,对母亲,冰心曾经说过,“我的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C.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之一。

D.玉洁同学出生在书香世家,老舍的作品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3.对下列语段的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③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④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⑤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A.③①④⑤②      B.①④⑤②③      C.①⑤④②③      D.③①⑤④②

4.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记叙)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描写)

C.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记叙)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议论、抒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

B.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C.《金色花》是法国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由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我没有想到,做完那一次抉择,就是我与母亲永远的决别。

B.尽管那朵菡萏昨夜被雨点打得左右欹斜,今早仍是盛开了,开得烂漫而热烈。

C.这些年老的树,在山岗上集成树林,荫敝着一个古老的乡村和它的居民。

D.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岐。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然的景总是能触动文人的内心,优秀的作品由此而生,优秀散文《春》《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老舍。

B.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称为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白、王湾、马致远。

D.古诗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句,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默写(8分)

①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世说新语·咏雪》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6分)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来到新的学校,认识新的同学。为增进友谊,使同学们尽快找到知心朋友,七年级(1)班决定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致开场白】围绕此次活动,班级开展了一节主题班会,同学们一致推选你作为此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依照示例写句话,以表达你对友谊的感悟。

例句:友谊是一缕轻柔的春风,让人温暖舒造。

仿写:友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提建议】处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网络交友已经成为其交友的一种重要方式。

“交怎样的网友”“怎样交网友”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请你在网络交友方面给中学生提两条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下列对该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闻道”表示惊诧,“龙标过五溪”,可见王昌龄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B.“左迁”是贬官的意思,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

C.“杨花落尽子规啼”,杜鹃啼血,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D.“随君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迁往古夜郎国,可见是个浪漫的好地方,作者也心驰神往。

1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田子为相①,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③得此金?”对④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⑤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⑥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⑦。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⑧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⑨朝还金,退请就狱⑩。王贤⑪其母,说⑫其义,即舍⑬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⑭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①为相:做宰相。②镒:二十两。③安:怎么。④对:回答。⑤治官:做官。⑥事亲:侍奉父母。⑦馆:这里指家。⑧去:送还。⑨造:到……去。⑩就狱:接受处分。⑪贤:以……为贤。⑫说:通“悦”,为……感到高兴。⑬舍:通“赦”,赦免。⑭《诗》:这里指《诗经》。承承:谨慎小心。

12.解释下列指定的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年归休         归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吾所欲也       所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尔子孙承承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乙】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1分)

月光下的母爱

①十八岁那年夏天,十年寒窗的我枕戈待旦,准备参加高考。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国家对大学生还包分配,所以在很多农村孩子看来,高考无疑是跳出农门的最好机会。我四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妈妈又当爹又当娘,好不容易把我拉扯大,高考成功对我尤为重要。

②但由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的竞争是异常残酷的。同学们奋力苦战,在学习上你追我赶,谁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距高考还有一个月的那次预考中,成绩一向优异的我遭到了惨败。我知道,失利的原因不光是营养不良,巨大的精神压力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③妈妈见我面容憔悴,非常心疼。我家离学校不远,她就跟班主任说情,说寝室里吵闹,让我回家住宿,好料理我的日常生活,给我补充营养。

④那段时间,妈妈杀光了家里的三十几只小鸡,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增强体质。然而,妈妈的这些努力收效甚微,我还是日复一日消瘦下去。

⑤在我的卧室后面,是一方池塘,时值燥热的六月夜晚,满塘的青蛙呼朋引伴,呱呱齐鸣,声音格外响亮悠长。聒噪的蛙鸣就这样紧紧缠住我不幸的耳朵,一次次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⑥妈妈去了一趟学校,回来以后,高兴地对我说:“别担心,考不上也不要紧,班主任已经答应让你复读一年。他还说,你第二年肯定能考上!”听妈妈这么说,我的心安定了不少。

⑦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每夜都有香甜的梦。但是,妈妈却变了,以前我每天放学回家,她总要远远在门外迎接。而现在,我回来时,却常看到她坐在椅子上打瞌睡。邻家大娘偷偷拉住我,说我妈妈为了让我睡好觉,夜夜替我赶青蛙呢。我闻言将信将疑,决定晚上去看个究竟。

⑧果然,当天夜里,在洒满月光的塘埂上,我看见了妈妈。她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用竹竿轻轻地敲打池塘的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而虔诚。累了,她便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然后接着赶蛙。皎洁的月光把她过早泛起的白发染得更白。

⑨“妈妈,妈妈!”我大声叫喊。妈妈听不见,她全神贯注于池塘的青蛙,生怕遗漏了一处蛙声。

⑩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通宵不眠,是要把点点滴滴的蛙声,赶出她儿子的梦境啊。我想哭,但是,我没有哭。我要睡好觉,我得把每一觉睡好。母爱激发的毅力和勇气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那年高考,我考了全县第三,被一所名牌大学录取。

⑪转眼二十年过去,我早已在都市里安家落户,蛙声也一点点离我远去。但是,那月光下的母爱却时时都在我枕边,不断地提醒和教诲我,给我激励,催我奋发。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为“我”做的三件事。(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聒噪的蛙鸣就这样紧紧缠住我不幸的耳朵,一次次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的语句,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她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用竹竿轻轻地敲打池塘的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而虔诚。累了,她便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然后接着赶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3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若,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没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展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20.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5.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你所在的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其中一定少不了你。

请你以“我与文明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班)名、人名等。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C

【解析】

A.“倾侧”的“倾”应读为“qīng”,“参差不齐”的“参”应读为“cēn”,两处错误;

B.“绽开”的“绽”应读为“zhàn”,“结束”的“束”应读为“shù”,“薄雪”的“薄”应读为“báo”,“絮絮叨叨“絮”应读为“xù”,三处错误;

C.“悄然无声”的“悄”应读为“qiǎo”,一处错误;

D.“荫庇”的“荫”应读为“yìn”,“果实累累”的“累”应读为“léi”,共有2处错误;

故选C。

2、B

【解析】

A.“长期”与“多次”重复,可删去“多次”;

C.通常情况下一个洲首次获得该奖项的人往往只有一人,应删去“之一”;

D.主客颠倒,是“她对老舍的作品”而不是“老舍的作品对她”;

…………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413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