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2年秋季新初一入学实验班分班语文选拔卷(含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33099

人教部编版2022年秋季新初一入学实验班分班语文选拔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2-09-03 七年级上册 0 1,82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2年秋季新初一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华侨(qiáo)      燕山(yàn)       鸿毛(hóng)       揉着(rou)

B.收敛(jiǎn)       盘盂(yú)        华山(huà)        汤匙(chí)

C.牺牲(xī)         焚烧(fén)       干脆(cuì)        砂锅(shā)

D.初旬(xún)       唾沫(tuò)       叛乱(pàn)        瞟见(biǎo)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9分)

钢琴考级的日子临近了,我xīn jí rú fén(           ),因为妈妈给我定mù biāo(      )下了,一定要nì xí(      )成功,这给我cuì ruò(      )的心灵平添了几分压力。面对如此yán jùn(      )的考验,我却调皮地对妈妈说:“我不会jù pà(      )任何困难,紧张的学习也dān ge(      )不了我考级的步伐,哪怕奋战几个tōng xiāo(      ),也要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3.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布告——布局

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情不自禁——弱不禁风

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C.谋略——谋生

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

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4.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锤  覆  恰  泰”这些字按音序排列是正确的。

B.“蒸”字是上中下结构,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窄扁,中部要宽大。

C.“唯、叨、啪、啃”它们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口”,都是与嘴有关的字。

D.“腻”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月”,再查九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N”,再查音节“nì”。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壮丽的河山与丰富的人文遗迹是自然的馈赠与祖先的遗惠,保护好、发展好,是我们       的责任。

________做好保护,文化遗产________能可________利用,更好造福于民、传之子孙。

A.天经地义    只有……才……连续           B.天经地义    如果……就……陆续

C.义不容辞    只有……才……持续           D.义不容辞    因为……所以……继续

6.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B.他把我心爱的玩具摔坏了,却满不在乎地离开了。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在求学的路上,勤奋与我形影不离。

7.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B.“心猿意马”“心慌意乱”“漫不经心”“七上八下”,这四个词语都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

C.“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一句换成“被”字句是:“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D.“渔夫的妻子桑娜毫不犹豫地收养了邻居西蒙的孩子。”一句是由“桑娜收养孩子”一句拓展而来的。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宁静的夏夜,繁星满天,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9.下列句子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②每当你出去游览时,是不是只注意那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

③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④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树木花草,哪来的人类生物呢?

⑤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

⑥你注意过那藏有植物根基的泥土吗?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⑥⑤④③

C.⑥⑤②①④③                                           D.⑥⑤②①③④

10.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选自《长歌行》)

(3)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石灰吟》)

(4)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选自《泊船瓜洲》)

(5)弈秋,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学弈》)

(6)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一)开国大典(节选)(7分)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1.用简要的文字给文段描绘的场面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六个字)(1分)

1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2分)

1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是写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举动,从加点词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14.下面对于阅兵式场面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用“开头”“接着”等表示顺序的词语依次介绍,场面描写井然有序。

B.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有整体描写,有细节描写,既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隆重,又展现了各具特色的队伍。

C.作者注重描写人物的行为表现,渲染了喜悦、热烈的气氛。

D.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使阅兵式场面描写丰富生动,情趣盎然。

(二)成全善良(14分)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位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才把父亲扶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您还要坐!”

“你呀,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所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人满为患:                                                                             

(2)成全:                                                                                

16.姑娘在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她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姑娘____________。(2分)

17.“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   ______________。(1分)

18.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

C.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19.“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3分)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垃圾分类(10分)

材料一:

①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亿的人口,大家每天生产生活,会产生多少垃圾?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再也没有存放和填埋垃圾的地方了。我们将被垃圾包围。

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垃圾分类”就成了发达国家的一种时尚,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渐成趋势。比如巴西,街头整洁的垃圾分类箱宛如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一位市长甚至把垃圾分类箱放在市政大厅的正门口,作为该市的荣耀。其实,对于勤俭的中国人来说,“垃圾分类”并不陌生,有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候把牙膏皮攒起来换糖人,用橘子皮泡茶、制药,收集废布头打补丁等等。

③如果你还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那就让我们看看不分类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吧。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有填埋。填埋垃圾的成本有多高?你可能难以想象。仅以北京市为例,日产垃圾就达到12000吨,需要占地60公顷;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能用作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④如果进行垃圾分类,就可以拣出一部分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被运到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垃圾总量。那么,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该怎么办呢?其中一部分如厨房垃圾等,还是只能填埋,不过是科学地填埋: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经过这么处理,2-5年之后便可以在上面钻孔采集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我们都知道,沼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比如不能把生物类垃圾和破铜烂铁埋在一起,这也需要垃圾分类。

⑤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中,绝大部分是可以烧的,燃烧就能释放出热能,有了热能,自然就可以发电了。据测算,垃圾中有机可燃物所含的热值普遍较高,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能大约相当于1吨煤。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进行垃圾分类。

⑥我国是个“垃圾大国”,全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垃圾源化利用率不到5%。如果能分类处理,必将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

材料二:

某地区对民众关于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进行问卷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

22.阅读材料一,请你归纳垃圾分类的三个好处?(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材料一中③④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24.“全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垃圾源化利用率不到5%”,请联系材料二,说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2分)

23.针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推行垃圾分类,请你向政府提出两条建议:(2分)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提升(35分)

(一)综合实践。(5分)

25.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①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

②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③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哟,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30分)

26.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题一:酸、甜、苦、辣、咸是人生五味,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无时不刻地体会着这人生五味,请选择这其中一味,把你成长历程中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件反映你感受到的独特的成长中的味道。

题二:以《____________吸引了我》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可以是景、物、活动,也可以是电影、节目等。

…………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项“燕山”中“燕”的读音为yān;“揉着”中“揉”的读音为róu。B项“收敛”中“敛”的读音为liǎn。D项“瞟见”中“ 瞟”的读音为piǎo。

2心急如焚   目标   逆袭    脆弱    严峻    惧怕    耽搁    通宵

【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逆袭”“峻”“耽搁”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2)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2022年秋季新初一入学实验班分班语文选拔卷(含答案及解析) https://www.0516ds.com/3309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