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注意: (1) 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
(2)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①H2在Cl2中的燃烧,化学方程式:H2 + Cl2 2HCl
②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2Mg + CO2 2MgO + C
3、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改变。
4、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
考点2 防火与灭火
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如森林着火砍掉树木,开辟隔离带;煤气罐着,火关闭阀门等;
②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如油锅着火,盖锅盖;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等;
③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油锅着火,放青菜;水灭火;吹灭蜡烛等;
其它应用:
A、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D、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再灭火。
拓展:煽风点火、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空气)
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杯水车薪——水太少了,不能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灭火器及原理
(1)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火场自救、逃生
(2)如果房间内有物品正在燃烧,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烟尘进入体内。
(4)房间里燃烧,由于空气的流通,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大,而下层空气相对较多,所以逃生时应沿墙根蹲下靠近地面前进。
考点3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对比
2、燃料完全燃烧的具体做法:
①提供充足的氧气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4 爆炸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汽油、油罐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气球、高压锅、锅炉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
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气、煤气)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比较
2、书写步骤
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中间连短线;
配——配平;使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 ②奇数配偶法 ③定一法
等——短线改等号;
标(注)——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标出生成物中气体与沉淀;
①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②气体符号“↑”: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右边标)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
③沉淀符号“↓”: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标,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准确。
考点7 依据化学方程的计算
1、计算依据:
①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
④列出比例式,并求算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