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2日
资源编号 31727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

2022-08-11 九年级上册 1 2,43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

考点一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及用途

1、变化: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微观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物理变化分子不改变,化学变化分子发生改变

2、性质:本质区别: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硬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例: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木炭燃烧,生活中用于作助燃剂。  

考点二 物质的简单分类

1、物质的分类:

①纯净物同种物质组成的。(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②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由多种分子构成的)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③单  质: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④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

⑤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注: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2、物质的分类间的关系:

注意: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如;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②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考点三 空气的成分、用途及含量测定

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如下:(大约)

空气成分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水蒸气和其它成分
体积分数 78% 21% 0.934% 0、034% 0、02%

2、空气各成分的用途:

①分离液态空气制取各成分的原理:根据各成分沸点的不同         

②空气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

氮气:性质不活泼(稳定), 用途:①作保护气 ②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③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或医疗上冷冻麻醉④制硝酸和氮肥

氧气:性质比较活泼,       用途:①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

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稳定),  用途:①作保护气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等③氦气充气球(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④氦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3、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固体,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压入的水的体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装置(见教材)

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

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

结论: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误差分析

误差 原因 注意事项
测量结果偏低 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 红磷要足量
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 装置气密性要好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测量结果偏高 胶皮管未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体因受热顺着导管逸出 胶皮管要夹紧
燃烧匙伸入过慢,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 点燃红磷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

 药品选择:物质在空气中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a、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答:不能,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压强无明显变化)。

b、可否换用铁丝?答: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c、可否换用金属镁?答:不能,金属镁能够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发生燃烧。

燃烧过程中的集气瓶压强变化:

燃烧开始,消耗氧气使压强减小,但同时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使瓶内剩余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压强增大燃烧放热引起的压强增大大于消耗氧气的压强减小,所以总的效果是压强增大(BC段)。待燃烧结束后,剩余气体慢慢冷却,压强减小减小到比初始压强更小减少的部分就是被消耗的氧气体现的压强DC段)。打开弹簧夹或者打开装置后,水流入集气瓶,瓶内压强迅速恢复与大气压相同(DE段)

其它测量装置

a教材装置的不足:气密性较差;红磷着火点较高;生成的P2O5易飘散到空气中引起空气污染,不环保

b、改进装置:

考点四 学实验室基本操作

1、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药品的气味,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不指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常见实验仪器分类及名称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1)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知识点 https://www.0516ds.com/3172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