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学案
一、知识讲解
【教材出处】
统编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56~P61(《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发表第一篇白话短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作品背景】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与通缉,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苦,却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内容。
【作品主题】《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十篇。作品主要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派、守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充满着他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时弊的理性批判。
【艺术特色】(1)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2)以简洁舒缓的文字叙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3)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阅读启示】
①过《朝花夕拾》里的文章,可以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了解他的思想状态,明白到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的喜怒哀乐。
②通过阅读文集里的文章,可以了解作者的童真童趣,了解当时的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冷酷的状况,并加以批判。
③文集的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又善于用对比等手法来写,值得我们学习。
4、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民族的复兴为己任
【人物形象】
★①长妈妈
关系 | 鲁迅儿时的保姆 |
人物形象 | 有愚昧麻木、迷信守旧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勤劳、善良的爱,她质朴、率真,关心和爱护孩子,她是令作者永生难忘的劳动妇女。 |
典型情节 | ①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如元旦的古怪仪式,吃福橘等。
②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③谋害“我”的隐鼠。 ④为“我”买来《山海经》 |
★②藤野先生
关系 | 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是的老师 |
人物形象 | 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
典型情节 | ①从藤野先生修改“我”的讲义可看出他对“我”的关心及他的认真负责。
②他订正“我”的解剖图,表现他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 ③他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了他毫无民族偏见,关心学生。 ④他想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表现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
☆③范爱农
关系 | 鲁迅的朋友,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 |
人物形象 |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 N 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 心他是自杀的。(妥协、懦弱) |
典型情节 | ①徐锡麟事件和同乡会发生争执。
②酒楼里的叙旧。 ③报馆案件风波。 ④范爱农与友人游湖时落水身亡。 |
④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在父亲去世之际,听从衍太太的指示,一直在床边大喊大叫)。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严厉、慈爱)
⑤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自私、阴险)喜欢使坏,教唆小孩偷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拨弄是非,
⑥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二、真题回顾
1、【2022★江苏连云港】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课,“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教育观”专题,老师选择了三篇文章的片段,请完成12~15题。(11分)
【甲】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乙】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节选自《五猖会》)
【丙】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 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1)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鲁迅在三篇文章中都写出封建教育对孩子自由天性的束缚,请写出文中“先生”“父亲”“塾师”束缚孩子自由天性的具体表现。(3分)
答:
(2)你喜欢乙文的父亲形象,还是喜欢《傅雷家书》中的父亲形象?说说理由。(3分)
答: (3)结合丙文,你觉得鲁迅认为儿童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满足幼稚的爱美的天性”,让“他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呢?(2分)
答: (4)经典的力量在于永不过时,今天某些人身上还有“父亲”和“塾师”的影子,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2、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6分)
( 1 )鲁迅写人常用白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请根据书中两处白描填出对应的人名。(2分)
①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 )
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
( 2 )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朝花夕拾》全书的理解,如“慈爱与悲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等。请另用一个短语表达你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的理由。(4 分)
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江苏常州】名著阅读,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 )( )
汤知县批准了王小二和黄梦统告严贡生的状子,严贡生吓得逃走了,官差就来找严监生,严监生则请两位舅爷来商议对策。
“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中的匡超人指的是匡太公的大儿子匡大,“祸事”指潘自业客死芜湖关。
鲁迅最反感“二十四孝”中“子路负米”“黄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虚伪、残酷的孝道故事。
鲁迅背完父亲规定的《鉴略》内容,终于可以去看五猖会了,但他却没有像别人那么喜悦、激动。
针对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被捕以及秋瑾在杭州被杀两事,在东京的同乡会上,范爱农与鲁迅都强烈主张发电报痛斥满清政府。
4、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幻想三部曲”之一。因此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5、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关注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选择一项举例分析。(4分)
序号 | 作品 | 关注点 |
① | 《朝花夕拾》 | “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 |
② | 《名人传》 | 传主的典型事例反映的精神品质 |
③ | 《艾青诗选》 | 意象的鲜明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 |
【示例】《昆虫记》: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如写蝉蜕壳时皮从背上裂开等内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具有科学性。蜕壳之后,蝉享受阳光和空气,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
6、在“走进经典,感悟人生”的名著阅读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办一期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名著向小组汇报选择他们的理由。(8分)
《朝花夕拾》中的童年鲁迅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小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童年保尔 《简·爱》中的童年简·爱
7、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水浒传》中的武松嫉恶如仇,侠肝义胆,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为兄报仇开始,他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范爱农是鲁迅的朋友,他与鲁迅在中国相识,之后一起去日本留学。范爱农回国后一直受轻视、排斥,最后因车祸而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热情讴歌了苏联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和宝象国等地的经历。
8、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的童话色彩只是它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作者写这部小说意在讽刺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现实。
B.小说集《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为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文章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10、 (2020连云港)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概括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时做出的人生抉择,并简述原因。
答:
11、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___。(1分)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 (篇名)里出现过。(1分)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4分)
三、学以致用
1、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饮,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着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多是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___________》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一本___________(体裁)集,原名___________,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其中收集了《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__________》(只要写其他8篇中任意一篇的题目即可)等10篇文章。
(2)文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父亲却让先背《___________》 ,作者感到很痛苦,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2、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篇名)里出现过。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答:
3、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他;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的 ___________(篇目)。
(2)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加以分析。
答:
4、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在回忆往事时,他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请从下面两个作品中任选一个,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阿长与〈山海经〉》
答:
②《藤野先生》
答:
5、《朝花夕拾》中,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与批判。请从下面文章中任选一篇,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情与童趣”和“洞察与批判”的内容。
①《五猖会》 ②《狗·猫·鼠》
答:
6、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 。《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 。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从下列文章中任选两篇,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的内容。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五猖会》 C.《无常》
答:
…………
参考答案
二、真题回顾
1、
(1)①甲文中“先生”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过于单一,读书生活枯燥,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②乙文中“父亲”完全不顾及儿童的心理,在孩子兴致勃勃将去看五猖会时,让孩子背书,大扫孩子的兴致,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③丙文中“塾师”不准孩子看“略有图画”的书,只读“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书,无视孩子的渴求(好奇心),束缚了孩子自由爱美的天性。(每点1分,意对即可)
…………
2022-2023学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导读学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