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30日
资源编号 28190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2-05-19 七年级下册 0 2,83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期中卷+期末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反映出隋朝结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秦始皇

3.自606 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诞生于(  )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4.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5.科举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使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较之前更加公平公正。以下说法体现科举制特点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6.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这表明科举制度(  )

A.促进了古代教育公平                                        B.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C.引发了社会政治变革                                        D.加强了皇帝的政治专权

7.假如你要将一批粮食通过隋朝大运河从江都运到洛阳的洛口仓,你必须先后经过运河哪几段(  )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邗沟—通济渠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邗沟

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其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B.重视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9.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是(  )

诗句一:姚崇宋璟環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0.下列与唐高祖李渊有关的是(  )

①平定全国②太原起兵③长安称帝④“贞观之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材料说明了唐朝(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

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12.《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完善科举考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观察下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文成公主入藏》

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通过和亲手段促进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C.凭借军事征伐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D.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

14.诗歌也是历史重要的载体。下列诗歌不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交融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中禾黍。”

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5.唐朝诗人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是(  )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

16.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政治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学艺术繁荣

1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哪一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时期 机构
西汉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A.西藏                          B.内蒙古                       C.新疆                          D.南海

18.下图是七年级(9)班为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资料,由此判断此主题是(  )

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拓                                        B.唐朝民族交往频繁

C.唐朝商业贸易的繁荣                                        D.唐朝中外文化交流

19.下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纹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B.唐都长安的城市建筑

C.唐三彩制作工艺的成熟                                     D.唐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20.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  )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唐代墓葬出土的文物多样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唐代与欧洲、阿拉伯交往密切

21.下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是(  )

A.隋朝暴政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2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军队打败安史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爆发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23.安禄山每次人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4.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是指(  )

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京城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

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节度使管辖的地区

25.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B.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着长江流域

C.与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太原,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D.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隋朝兴亡

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人才选拔

材料三:《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2分)

(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压迫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7.看千年古国,游历史长河,听盛唐夜唱,看雄才大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他是唐朝初年的一位政治比较清明的皇帝,他引用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作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思想依据,并开创了唐朝初年的治世局面。

材料二:他去世后,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所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人是谁?(2分)

(3)材料三所描述的是哪一治世局面?(2分)

(4)以上相关两位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2分)

28.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我心目中的隋唐”为主题,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13分)

杰出帝王

材料一: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重大工程

材料二:

图4  大运河               图5    长安城

制度创新

材料三: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对外交流

材料四: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1)材料一中三位杰出帝王,请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位,概括说出其主要功绩。(2分)

(2)根据图4,要将一批粮食通过大运河从涿郡运到洛阳的洛口仓,所通过河段名称是什么?图5长安城在当时唐朝和世界有怎样的地位?(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哪些“突破性进展”?(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唐朝外交活跃的的原因。“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请以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二: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请回答:

(1)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写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和起止时间。(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30.七年级(1)班的小路同学学习了唐朝的历史知识后,对唐朝的强大和繁荣很感兴趣,于是他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了探究和拓展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1年……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

参考答案

1.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理解三个朝代之间的关系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下册 2022年统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819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