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11日
资源编号 20977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附答案)

2021-11-03 九年级上册 0 1,17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后面的题目。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百废具兴          

(3)锦鳞游泳                               (4)至若春和景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5、你认为《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中作者的“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后面的题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_             (2)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_____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

                                                                                                   

8、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介绍醉翁亭的所在,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转”字引出亭子,由远及近,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第②段按时间顺序,先描写山间朝暮之景,再写四季之景的变化无穷,引出景色不同,流连山中美景的乐趣无穷。

C、文章描绘了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体现了一个“乐”字,描写景物又着眼一个“醉”字,“醉”与“乐”是统一的,“乐”是表象,“醉”是实质。

D、全文连用了二十一个“也”字,形成了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既有淡雅的幽默,又有任性自得的惬意和舒卷自如的趣味。

9、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著名的贬官文化,让一群山山水水中原本寂寂无名的亭台楼阁在失意文人的笔下不经意间扬出了墨香,站成了诗文。有人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贬官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儒家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传统思想。你赞同这一论述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三)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后面的题目。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而别

B、湖中人鸟声俱绝    往来而不绝者

C、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D、客此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11、请将文章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2、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反响),为下文埋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作者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四)阅读【甲】【乙】【丙】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3、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此 时 欲 下 一 语 描 写 不 得。

14、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15、《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游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16、《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古诗词鉴赏

(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8、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两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附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097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