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河南省2025年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4日
资源编号 103888

【真题】河南省2025年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09-14 中考 0 73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河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有考古学家认为,下图中分别用不同线条装饰的两侧陶壶,可能代表了两个缔结同盟的部落。从这一视角看,双连壶独特的设计可能体现了先民对(    )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双联壶

(距今约6000-5000年)

A.自然环境的认知    B.农业活动的重视    C.生产工具的创新     D.共赢精神的表达

2.从下列文物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文字(    )

A.起源于原始的交换活动                            B.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

C.记录了先民的艺术追求                             D.密切了区域间经济联系

3.战国时期,当诸侯们摒弃出身背景,以人的才能为原则选任官员时,“布衣卿相”“养士”成为当时独特的风景线。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B.制度改革带来社会风气变化

C.社会变革引起思想文化活跃                      D.百家争鸣提升士人思想素养

4.某学者曾说: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材料表明该学者(    )

A.认为秦的版图空前绝后                            B.感叹秦的制度泽被后世

C.批评秦的专制残酷暴虐                             D.强调秦的统一顺应时势

5.有学者认为,在久乱承平之后,社会秩序的重建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应渐进地实行。隋却急于收到其成效,一味依靠政治强力推进,最终引发了剧烈的政治动荡。该学者强调隋末政治动荡是由于(    )

A.滥用酷吏               B.操之过急的施政    C.修建运河               D.三征辽东的行动

6.某学者写道:宋代在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都有了新的突破。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造纸术的发明                                          B.火药的出现

C.曲辕犁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7.下图这部药物学著作以水、草、人等16部为纲,部下设类,各类下以“气味”“主治”等为分项。由此可见,作者编写时注重(    )

《本草纲目》书影

A.纲目体系的建构                                       B.前人经验的总结

C.疾病预防的研究                                       D.临床药方的收集

8.19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利用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割台斗争。与这一斗争史事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据统计,1894—1905年,类似兴中会的海内外革命团体共有60多个,这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    )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群众基础

10.1919—1920年,全国学生刊物有400多种,刊登内容均采用白话文;一些著名的老牌刊物也改用白话文刊登作品。材料表明(    )

A.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呼声                         B.传统文化滋养了新文学发展

C.文化出版助力白话文普及                         D.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思想觉醒

11.1938年5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由此可知,抗日战争(    )

A.需要得到国际援助                                   B.坚持国共两党合作

C.具有双重历史任务                                    D.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12.1970年4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印发了喜报,文中提到“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喜报内容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D.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3.“互联网+”为许多传统行业实现创新驱动开辟了新路径。因此,“互联网+”成为2015年国内十大流行语之一。这反映出我国(    )

A.信息技术赋能行业创新                            B.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C.国防科技有了新的突破                             D.百姓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14.古代罗马人制出了一种非常坚固耐用的混凝土,有了它,便能建造出古希腊人所不敢想象的巨型工程。材料强调古罗马建筑的发展得益于(    )

A.建筑材料的研制                                       B.希腊建筑的传承

C.建筑艺术的创新                                       D.东西方文明互鉴

15.作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十分重视传承古典文化。在其推动下,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他是(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大帝        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一世

16.列宁指出:18世纪这些真诚而正直的人,衷心地期望建立一个美好的“理性王国”,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幸福和进步。列宁评价的是近代欧洲(    )

A.人文主义者           B.自然科学家           C.远洋航海家            D.启蒙思想家

17.19世纪40年代,一首工人阶级的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面对压迫,工人破坏机器、捣毁厂房以示反抗。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工人阶级(    )

A.以资本主义制度为斗争的矛头                  B.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C.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正确指导                  D.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18.1863年底,林肯向国会提出了一份宣言。其中规定,一切参加战争的南方同胞,只要宣誓忠诚于国家、承认废除奴隶制,都可以得到原谅。林肯提出这一宣言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        B.推进西进运动        C.完善法律制度        D.促进工业发展

19.下表列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重要史事。这些史事(    )

时间 事件
1941年6月22日 丘吉尔表示坚决支持苏联的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4日 罗斯福宣布,美国愿意援助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抵抗法西斯的国家
1941年7月3日 斯大林表示愿意与欧美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结成统一战线

A.遏制了法西斯国家侵略                            B.助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确定了战后的世界格局                             D.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

20.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以法、德和解为基础,欧洲煤钢联营的启动及扩大发展,使欧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较长时期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局面。据此,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C.欧洲一体化的推进                                    D.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一带居天下之中,是中国商人、商业、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是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人口汇聚,交通发达,以此为基础,铸就了古代早期中原地区商业的兴盛。

——摘编自王少林《古代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与工商业》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中原地区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如濮(今濮阳)等。西汉时期,中原有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11座中的7座,如宛(今南阳)等。隋唐时期,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外国商旅往来频繁。几千年来,中原地区孕育的兼容并蓄、勤俭内敛、重德尚义、商道济世的商业文化内涵,成为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程有为《河南简史》

材料三

高铁郑州航空港站                               一架卢森堡货航机停在郑州机场

(1)据材料一,古代早期中原地区商业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原地区商业发展的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地处中原的河南应如何助力当前我国商业贸易的发展?

22.请任选下面一个主题中的两次会议或两处革命旧址,围绕该主题,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主题一  重要会议与国家命运

主题二  红色记忆与民族精神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多次受到外国的军事侵略,因而被加上种种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所以那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完全开放的,而这种开放是以丧失作为独立国家所应拥有的主权为代价的。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从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各方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表1  共建“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成就统计表(部分)

时间 涉及国家/个 累计投资/亿美元 上缴东道国税费/亿美元 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万个
截至2021年底 46 507 66 39.2

表2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统计表(部分)

时间 签署国家/个 签署国际组织/个 文件成果/份 合作项目/个 涵盖领域
截至2023年1月 151 32 200多 3000多 土地投资、科技人文、海洋贸易、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绿色创新等

——整理自白永秀等《“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就、变局与转型》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唐朝的开放与近代开放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三,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概括其发挥的作用。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实施对外开放的认识。

…………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两个缔结同盟的部落”可知,双连壶代表两个结盟部落,这种连接、合作的设计,体现了先民对部落间共赢协作精神的表达,D项正确;双连壶的线条装饰和结盟部落寓意,未直接体现对自然环境认知,排除A项;题干重点在部落结盟,并非突出农业活动,此选项与题意关联小,排除B项;双连壶造型和装饰未体现生产工具创新,没有对应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河南省2025年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103888.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