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徐州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75486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徐州卷)(含答案解析)

2024-05-07 中考 0 98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徐州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6分。

1.《汉书》记载:“(汉)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官吏降免或升迁),而藩国自析。”该举措(    )

A.使西汉版图得以扩大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D.改善了西汉的财政状况

2.下列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C.绘画风格一脉相承

D.国家一统政治清明

3.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佐证宋朝(    )

A.民族关系和睦       B.社会经济繁荣       C.社会风气开放      D.文学艺术灿烂

4.1260年,元朝首先开辟了自燕京(今北京市)至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和开平府至京兆(今陕西西安)两条路线,“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急递)铺”,这(    )

A.有利于政令通行  B.便利了粮食运输  C.有利于地方分权  D.便利了海外贸易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官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材料所述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    )

A.分洋商之利       B.练兵以制器为先       C.悉国情以自强       D.整水师增海防

6.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最终(    )

A.签订了《南京条约》

B.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如图反映的史实引发了(    )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五四运动               D.九一八事变

8.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工农红军长征   B.北伐战争               C.百团大战               D.井冈山会师

9.下图是漫画《条约的破坏者》,写有“日本”字样的大炮穿透了《九国公约》、《非战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和机构。一颗炮弹从炮膛里飞出,飞向远处中国沈阳的亭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华北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可知,“光荣革命”(    )

A.保留了君主专制

B.催生了新的政治体制诞生

C.赢得了民族独立

D.加深了国王与民众的矛盾

11.如图中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开展

C.推行了余粮收集制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2.据统计,美国罗斯福总统成立的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B.加强对农业的调整

C.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D.缓解危机、稳定资本主义

13.美国发展了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如B-52轰炸机、F-16战斗机和“星球大战”计划等。苏联则发展了T-72坦克、米格战斗机和洲际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这种军备竞赛的背景是(    )

A.美苏争霸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不结盟运动       D.经济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经济重心的南移,可以表现为农业、工商业、城镇与航运业等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北方自然环境由优变劣、南方自然环境由劣变优的现象,造就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自然环境基础。因此,可以说地理环境因素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终极因素。

——摘编自韩平《历史背景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据此指出图中所示史料的类型。(2分)

(2)小历同学认为,“地理环境因素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终极因素”。你是否同意其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15.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几年时间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以及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出于国家国防安全的需要,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中国人民吹响了国家工业化的号角。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安徽凤阳小岗村冲锋在前,在改善生活的同时,闯出一条新路子,创造出强国富民的新制度.……过去经济模式的弊端是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过于严重,挫伤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材料四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有何特点?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在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3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分析1957-1960年、1966-1971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应当从中吸取哪些教训?(2分)

(3)材料三中“强国富民的新制度”指的是什么?为了分配克服平均主义弊端,新时期我国实行了怎样的分配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中共中央开创了怎样的经济体制?(3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时政,举一例说明中国在举办盛会、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具备雄厚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1分)

16.绘制示意图是把握历史脉络的有效方法。阅读下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示意图,回答问题。(9分)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上面示意图中的A、B处内容补充完整。(2分)

(2)选择示意图①②③中的任一方向,提炼恰当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7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6分。

1.B

【解析】据题干“(汉)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官吏降免或升迁),而藩国自析。”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推恩令的实施与西汉版图的扩大无关,排除A项;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是思想措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改善了西汉的财政状况是经济措施,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敦煌壁画”“职贡图”“步辇图”可知,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与周边地区与民族的交流情况,与民族融合有关,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融合,没有经济发展的信息,也不能体现国家政治治理是否清明,排除AD项;材料看不出三张图的风格是相承的,排除C项。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徐州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548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