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专题01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发展走向的影响
(2023周年历史事件重难点)
例题导入
【例题】(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江铃学校九年级第一次阶段考)亚非欧文明古国,各自表现出了自己的文明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亚非文明】
材料一:
(1)仔细观察地图,按自右向左的顺序写出四大古代文明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文明古国的产生的共同特点。分析产生这一特点原因。
【欧洲文明】
材料二:希腊地理环境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推断古希腊最有前途的经济生活是什么?
[拜占庭文明]
材料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 具体的观点,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综合.上述材料,古代亚非欧文明呈现多元特征,请你谈谈出现多元特征的原因
【答案】
(1)名称: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
特点:都在北纬三十度附近,都是处于大河流域,(点出大河流域即可) ;
原因: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阳光充沛,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并且气温适中,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活。
(2)特点:境内多山,多岛屿;土壤贫瘠淡水缺乏;海岸线长而曲折。
经济生活:航海业;海外贸易。
(3)示例:观点:拜占庭文明创造了自身的特色文明,并对西欧产生重大影响。拜占庭文明编有《罗马民法大全》,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保存大量的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4)原因:自然环境不同;历史发展不同。
难点分析
在世界古代史上有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代表的大河流域文明和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大河流域文明,主要生活在大河或大江附近,比如四大文明古国,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人口增加,收入稳定。海洋文明,草原文明与大河流域文明相比,由于所处地域狭小,所以海洋文明的国家都均有很强的开拓精神和危机意识。
两种文明的区别: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有神庙信仰,往往还会产生高度集权制的国家,人民也比较习惯固定的生活,喜欢稳定,注重防守,安贫乐道,但缺乏改革和主动出击的精神,除非逼不得已,不愿意冒险。
而海洋文明则恰恰相反,一般来说自己的国家不足以依靠农业就自给自足,所以必须要通过交易和贸易手段来各取所需,也不容易产生专制集权的帝国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城邦, 比如地中海文明。这种文明下的人民都富有积极改革和冒险精神,信守承诺,航海和商业一般都非常发达,文化模式也大多采取开放式,积极吸收和包容其余文化。
四大文明古国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比较表
文明类型 | 自然地理环境 | 经济发展状况 | 政治方面 | 文化方面 | |
四大文明古国 | 大河流域文明 | 有一条大河,由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平原,人口众多 | 发达的农业文明;国家富庶;人口不断增长;中国重农抑商,对外出现闭关政策 |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缺乏改革和主动出击的精神。 | 基于巩固统一的国家的需要,一般实行文化专制,导致压制创新精神 |
古希腊、罗马 | 海洋文明(地中海文明) | 三面环海,多山、多岛,港湾众多;农业生产条件差,不足以养活人口,但航海条件优越 | 工商业发达,海外活动频繁;往往是重商主义 | 出现奴隶制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富有积极改革和冒险精神;较高的公民素质 | 人文主义色彩浓厚,西方人文主义起源;开放式文化模式 |
教材关联
考点一 四大文明古国
1、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
2、形成环境:都有一条大河,有土壤肥沃、水利灌溉条件优越的冲积扇平原,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3、古代埃及文明(公元前3100年左右)
(1)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尼罗河的赠礼”)
(2)文明成果: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
4、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1)发源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迄今世界上已知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计数法等。
5、古代印度文明
(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2)文明成果: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3)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建立的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社会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四个等级;四个等级下还有“贱民”。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公元前1世纪(大约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到新疆,在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7.中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甲骨文、青铜器、天文历法成就、分封制、宗法制等)
(1)中国最早历法—《夏小正》
(2)甲骨文:中国已知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3)青铜文明:
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精品)。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4)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稳定周初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先代帝王的后代
受封者的权利: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管理土地和人民,封地内实行再分封
受封者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随从作战等
作用: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
消极影响:诸侯势力的发展最后削弱了王权,导致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
考点二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形成环境
(1)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多山靠海、良港众多、海岛棋布、平原狭小。
(2)经济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差,但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
(3)政治环境: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 人文环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发展历程
(1)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使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3)顶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3.评价
(1)积极影响: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主要弊端: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
4.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少数成年那行公民的民主。
考点三 罗马法(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法制建设)
1、特点: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注重法律程序;规模宏大、体系完善。
2、罗马法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影响:
对罗马 :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统治。
对后世:①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近代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真题演练
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反映此法典维护的是
A. 奴隶的利益 B. 奴隶主的利益
C. 手工业者的利益 D. 婆罗门的利益
2.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人类不断探索,尝试着建立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无为而治. B. 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 伯里克利改革
3.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组建法典委员会,编纂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这套法律文献统称为
A.《罗马民法大全》 B. 《十二铜表法》 C.《汉漠拉比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4.据下面的示意图推断,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土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5.西方有句谚语:“ 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A.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6.下图所示法律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它是一部成文法,它的颁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这部法律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法大全》
7.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入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
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 古印度文明
8.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9.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A.人文精神 B.契约精神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10.某兴趣小组准备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下列剧本内容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是
A.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雅典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D.奴隶和妇女拥有政治权利
11.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则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在罗马法学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A.《万民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民法典》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30年的时间,用了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2分)
…………
参考答案
1.【考点】考点一 四大文明古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理发师不可以随意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不然将受到严惩,这明显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选B;非维护奴隶利益,排除A;也不是手工业者利益,婆罗门是印度文明的内容,排除CD。
2.【考点】考点一 四大文明古国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