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2日
资源编号 103743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5-09-02 七年级上册 0 43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省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省各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项: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学校组织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一(25分)

自古以来,人与动物之间就存在着 A (千丝万缕/气象万千)的联系。动物不仅是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伙伴和灵感来源。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guǎng kuò的草原、茂密的雨林,还是jìng mì的池塘与河流……动物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默默守护着这片蓝色星球的生态平衡。象形文字中“家”是“屋顶下一头猪”,这是富足与安定的象征,我们因此不再风餐露宿 B 奔波流浪。有了家,才有了家的ān shì与温馨。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请在B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

4.为了丰富学校文化生活,通华中学准备以“我演我爱的小动物”为主题,举行一次舞台剧展演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围绕此次活动的主题,请你撰写一句宣传语(不超过15字)。

(2)小南是校学生会主席,准备邀请舞台剧表演专家王老师来校指导,小南应该对王老师怎么说?

(3)小通准备作为一只猫表演《猫》下列语段中的情节,为使舞台表演效果更好,你觉得小通会选择下面三个头饰中的哪一个?请简要说出理由。

【语段】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猫头饰A    猫头饰B       猫头饰C

整本书阅读。(6分)

5.“总有些生命为治愈你而来,给你带来欢乐和温暖。”

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一个具体情节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西游记》中有这样的诗句“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有人说,在“他”身上“既有动物性的一面,也有人性的一面”。他是谁?请结合原著具体情节来说说他的两面性。

7.用课文原句填空。

鸟入诗行,诗歌就有了翅膀。文学作品中的鸟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通过对鸟的描绘,表达情感、志向和人生哲理。朱自清通过写“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① ②_____________,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春》),描绘鸟儿迎春的欢悦,表达对春日的喜爱之情;马致远通过“③ ④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中乌鸦等意象的描摹,将凄凉肃杀的僻静秋郊之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生寒意;李白通过“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凄切动人的杜鹃啼鸣起兴,渲染凄清哀愁的气氛;刘禹锡通过“⑦ ⑧ ”(《秋词》)中对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二(55分)

(一)(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闻蝉

宋·陆游

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

【注】①断角:稀疏而不连续的角声。角,古时军中吹的乐器。②触处:到处,随处。③搔首:挠头,以示心绪烦乱。

8.诗中有“断角斜阳触处愁”一句,你能说出诗人的“触处愁”有哪几种愁吗?

9.玩味着诗歌三、四句,小通忽然说:“蝉儿真可怜,平白无故遭人‘恨’了。我若是蝉,我就会说:你送你的别,关我啥事?”小南却说:“这一‘恨’二‘送’,尽显诗句之妙。”你能帮小南说出其中的妙处吗?

(二)(17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祝鸡翁

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人禽虽殊,道固相关。祝翁傍通,牧鸡寄欢。育鳞道洽,栖鸡树端。物之致化,施而不刊

(选自刘向《列仙传》)

【注】①尸乡即西亳,在今洛阳偃师。②道固相关:道理本来就是相互贯通的。③鳞:鱼。④刊:修正。

10.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用“/”断一处)

卖 鸡 及 子 得 千 余 万。

11.解释下列加点字。

(1)皆立名字(     )

(2)欲引呼名(     )

(3)即依呼而至(     )

(4)辄置钱去(     )

12.请用自己的语言翻译下面的句子。

暮栖树上,昼放散之。

13.根据文中内容判断,祝鸡翁所“通”之“道”主要表现哪里?

14.蒲松龄的《狼》中,人和狼的关系是“弛担持刀,眈眈相向”;而本文中,祝鸡翁与动物是“即依呼而至”“常止其傍云”。两篇文章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截然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三)(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年以来中华凤头燕鸥南通地域记录数

年份 2016 2020 2021 2022 2023
年度数量(只) 2 2 2—4 4—6 11—14

(数据来源:扬子晚报2023年7月)

【材料二】

全球珍稀濒危鸟类“神话之鸟”迎来繁殖季

①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861年的印尼,此后,人们还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采集到它的标本,但标本被采集最多的还是在中国。由于它们出现在东南亚的时间多是冬季,而在中国的时间为夏季,因此推测它们在东南亚沿海越冬,在中国沿海繁殖。

②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80多只中华凤头燕鸥已进入孵化期。而在舟山五峙山列岛,20多只中华凤头燕鸥也在这里安了家。两只漂亮的中华凤头燕鸥和长相相似的几十只大中华凤头燕鸥,正站在海边岩石栖息打闹。

③中华凤头燕鸥迎来繁殖季中华凤头燕鸥是一种集群繁殖的海鸟,由于种群数量少,它们常混在近亲物种大凤头燕鸥的大群中繁殖,以便共同抵御天敌,减少被捕食的风险。中华凤头燕鸥的嘴端是黑色的,大凤头燕鸥的嘴是纯黄的。从体色上看,中华凤头燕鸥颜色偏白,大凤头燕鸥颜色更深。这两点是区分它们的一个形态特征。

④2023年,全球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仅两百只左右,它们在东南亚国家越冬,超过80%的中华凤头燕鸥成年个体会来到我国、在浙江、福建和台湾等东部沿海繁殖。监测显示,今年以来,到浙江、福建等省份产卵繁殖的中华风头燕鸥,已达120只。据了解,中华风头燕鸥从三月下旬陆续从越冬地启程迁徙到繁殖地,预计到六月中旬在浙江、福建等省份繁殖的个体将超过160只。

(央视新闻2024年5月21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连续五年!“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又“打卡”南通

①8月,“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再次现身南通通州湾。今年7月25日、26日、28日、29日,当地均记录到中华凤头燕鸥,单日最大记录为3只成鸟2只幼鸟。

②据悉,自2020年起中华凤头燕鸥已连续5年到南通“打卡”,南通也是目前江苏省已知的中华凤头燕鸥唯一记录地。

③中华凤头燕鸥,全球种群数量200余只,在世界鸟类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是极端接近绝种危险的最严重等级,因数量极其稀少,被称为“神话之鸟”。

④南通滨海湿地食物资源丰富、人为干扰较少、生态环境改善,是“神话之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联合观鸟爱好者已初步掌握该种群在南通的迁徙停歇规律。

⑤该中心监测人员介绍,中华凤头燕鸥为集小群分批次迁徙,一般停歇1至3天,且携带幼鸟比例较高,1成体带1幼体或2成体为最常见小群体;通州湾海堤内塘是它们的主要觅食地和育幼地,全天基本在海堤内塘捕食小鱼小虾,在鱼塘埂上或水边裸地停歇。

(极目新闻2024年8月29日,有删改)

15.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16.阅读材料相关内容,请你选出错误的一项。(   )

A.中华凤头燕鸥被称为“神话之鸟”,是因为它是极度濒危物种,极端接近绝种危险的最严重等级,数量极其稀少。

B.南通是江苏省内中华凤头燕鸥的唯一出现地。

C.中华凤头燕鸥的嘴端是黑色的,大凤头燕鸥的嘴是纯黄的。这是区分它们的一个形态特征。

D.天敌多,人为因素影响大,是造成中华凤头燕鸥种群稀少的主要原因。

17.阅读材料三,请你谈谈中华凤头燕鸥连续五年现身南通通州湾的原因。

18.联系三则材料,探究现在(1月份)中华凤头燕鸥最有可能在哪个地区。(   )

A.南通                                 B.福州                                 C.菲律宾

(四)(20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夜鸟声声忆旧园

庞井君

①坐落在颐和园之北、圆明园之西的这所校园,与皇家园林水系相通、气脉相连,得西山浩渺之灵秀,拥郊野旷荡之雄阔,草木蓊郁,古风氤氲,其幽邃淹博气韵在京城是出了名的。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为野鸟栖息提供了绝佳场域,其种类之繁、品种之珍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②三十多年前,我从燕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来这里读研究生,日日以古树为伴,夜夜与野鸟为邻,好像居住在一个童话世界。二十多年前,我哲学博士毕业回到这里工作,一住十多年,仍然有生活在大山森林中的感觉。前不久,我又来这里学习,寓所紧挨着当年读研究生时住过的那座楼,虽然建筑已然改观,可蔽日的绿荫依然,参天的古木依然,清脆的鸟鸣依然,特别是夜鸟的啼鸣,如歌如吟,如泣如诉,声声呼唤着遥远的记忆,轻轻触碰着心底的秘密,心境一下子激荡起来,精神的天空仿佛生出了无数翅膀,向着未来和世界深处自由飞翔。

③晚上,随着夕阳渐渐沉入西山背后,夏风从岩穴林杪间轻轻吹来,森森的夜色像奇袭城堡的士兵,又像围攻猎物的群狼,一边潜隐着身影,一边悄悄向目标靠近,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到了寓所附近的时候,与房间昏黄的灯光在窗外交融出淡墨般的涟漪,向夜的深处荡漾。这黑夜的降临,又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将无数极薄极柔、极密极淡的轻纱铺陈开来,一层接一层地叠加,越积越浓,越叠越黑,不知是为了屏蔽外边的事物,还是编织一个罩住自身的空间。乌鸦呱呱叫着、啄木鸟咚咚敲着、斑鸠嗨嗨吼着,一起送走了天际最后一丝亮光。路灯倦怠而又无奈地投来幽怨的眼神,星星射来几丝的光芒,像晶莹尖细的银针刺破这层层叠叠的轻纱,将遥远的亮光送到人们的心田。夜鸟则挣脱了白天的聒噪和喧闹,跑到夜幕后面,大声鸣唱起来,仿佛是一种背景音乐,伴我读书、写作和遐想。有时干脆关了空调,将窗帘拉开,将窗子打开,让鸟鸣融合着清风一起进来,静静地躺在床上,若有若无地想一些事情,让思绪随着夜鸟的叫声波动着,任意象灵感自由涌现,品味着时间瞬间凝固又丝丝滑过的感觉。

④其实,在这幽寂无边的黑夜中,啼叫不息的只剩下两三种鸟。这些叫声清澈中带着几丝苍凉,深远中带着几分悠扬,柔软中饱含着坚韧的力量,穿透黑夜、撕裂黑夜,向沉睡的生灵透露着光明的消息。我觉得,它们是大自然孤独的思想者、寂寞的呼唤者和自由的歌唱者。

⑤叫声最明亮的是四声杜鹃。它像山间的流水、田野的清风一样轻盈飘逸,彻夜不停地叫,节奏也是不变的,平平仄平,简洁却不简单,更不显单调。这声音空灵而深远、古老而清新,像咏叹着什么,又像呼唤着什么,总感觉后面连接着很多难以表达的东西。听着它的鸣唱和咏叹,自然就想起了故乡燕山深处的夏夜时光,想起了童年那些令人怀恋和忧伤的往事,想到古代文人关于夜鸟的意境。二三十年前在这个校园度过的那些岁月也被它声声唤出,像电影和梦境一样在脑海里来回播放,荡气回肠。

⑥夜鸟声声,啼走了黑夜,迎来了黎明,也唤出了更多的鸟鸣。凌晨四五点钟,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去,已有几种鸟欢快地加入了这晨鸟的奏鸣曲。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响乐。一开始的前奏,夜鸟还是主角,仍然带着夜里的苍凉,几种叫不上名字的鸟鸣,清凉明亮,仿佛几束纤细而又锐利的光穿过大树和楼宇向夜的深处射去,明灭自然,长短有序,卷舒自由。天越来越亮,窗外更加热闹,乐曲的调子也逐渐欢快起来。那些夜眠的鸟睡了一夜,养足了精神,大声吵闹着穿过幕布走向前台,占据了主导。夜鸟的声音还在,但已被十几种其他鸟的声音淹没了。这是一场由大自然安排好了的校园黎明曲,没有指挥,没有作曲,没有导演,大自然就是一切,她将自然灵性植入每一只鸟的天性中,每只鸟都自然而然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自觉遵守着自然的规则和自发的秩序。你听,谁先叫,谁后叫,叫几声,声音有多大,频次有多快,都像不同的乐手按照乐谱演奏一样,井然有序,自由和谐。单只鸟叫时,高亢嘹亮,群鸟俱寂,你不会觉得单调和空旷;很多鸟齐鸣时,你也不会觉得嘈杂和混乱。我想,这里一定蕴含着大自然美的法则、真的规律和灵的玄机。

⑦刚入学那些日子,还比较悠闲,鸟声彻夜不绝,很多同学都说吵得睡不着,夜夜将窗子关得紧紧的,窗帘拉得严严的。没过半个月,学习越来越紧张,夜里的鸟却很少叫了,偶尔听到几声“王刚哥”,也喑弱得很,仿佛从遥远的深处传来,像渐渐远去的故人背影。我觉得很奇怪,猜了很多原因,又觉得都不全是。快毕业那些天,眼见满塘莲实累累,雏鸭和小鸳鸯已可展翅飞翔了,我又怀念起先前的夜鸟来,听了听录音,总觉没那个味儿、劲儿。有一天,故意睡得很晚,半夜时分趁着月色,顺着几片参天的古树林一直走到荷塘边,期待重温那些夜鸟的叫声,终无所获,只有零星的蝉声响起,那完全是另一种感觉了。又翻检古人有关夜鸟啼鸣的诗文,想找些共鸣,却也没有一篇契合得上,失望之余,转念一想,反而更觉得自己这段经历和感受异常珍贵了。

…………

参考答案

1.广阔   静谧   安适    2.千丝万缕    3.顿号或“、”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guǎng kuò”写作“广阔”,广大宽阔。

“jìng mì”写作“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恬静的模样。

“ān shì”写作“安适”,指安逸舒服。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千丝万缕:比喻彼此之间关系密切而又复杂。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千姿百态,十分壮观。

结合后面的“联系”可知,句中用来表示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填“千丝万缕”更合适。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103743.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