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精品讲义
第14讲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导航——预习四步曲
第一步:学
析教材 学知识:教材精讲精析、全方位预习
第二步:练
练习题 强方法:教材习题学解题、强化关键解题方法
练考点 会应用:核心考点精准练、快速掌握知识应用
第三步:记
串知识 识框架:思维导图助力掌握知识框架、学习目标复核内容掌握
第四步:测
过关测 稳提升:小试牛刀检测预习效果、查漏补缺快速提升
知识点1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实验记录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 方案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
反应的表达式 | 铜 + 氧气 氧化铜
Cu O2 CuO |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
实验现象 | 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天平平衡 |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 |
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关系 | 相等 | 相等 |
【分析和讨论】
(1)方案一的实验装置中,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大量实验证明,参加____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点: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物质(即过量的反应物)的质量不算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当中。
③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的守恒,不是体积的守恒。
知识点3 质量“不守恒”的实验情况分析
实验方案 | 实验5-1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及质量测定 | 实验5-2 镁条燃烧及质量测定 |
反应的表达式 | 碳酸钠+ 盐酸→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 HCl NaCl CO2 H2O |
镁 + 氧气 氧化镁
Cu O2 CuO |
实验现象 | 白色固体溶解,产生气泡,天平指针右偏 | 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相等 |
结果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天平指针右偏 | ① 镁条燃烧后,产物中增加了_______元素的质量,会导致固体质量增加;
② 镁条燃烧过程中,一部分氧化镁以_____ 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且坩埚钳上可能也粘有一部分氧化镁,均会造成氧化镁损失,导致固体质量减少。 |
【实验反思】
(1)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时,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应该在_______体系中进行。
(2)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或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指参加反应或生成的______________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气体和水不能遗漏。
知识点4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本质原因
观察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后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1.化学变化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_______而生成新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2.质量守恒的原因(微观解释)
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化学反应前后变化情况总结
(1)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一定不变”: 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两个一定变”: ______________;
(3)“两个可能变”: ______________。
①物质的种类 ②元素的种类 ③物质的总质量 ④元素的质量 ⑤原子的种类
⑥原子的数目 ⑦原子的质量 ⑧分子的种类 ⑨分子的数目 ⑩元素的化合价
教材习题P115-1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⑤⑥ |
解题方法
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的总质量 |
教材习题P116-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铜粉的质量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高锰酸钾的质量小。 (3)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
解题方法
(1)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有氧气参加反应,因此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 和氧气,反应有氧气生成,氧气是气体,因此 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小。 (3)纸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在空气中,因此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减小。 |
教材习题P125-8
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红热的玻璃导管引燃红磷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 (2)该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填“能”“不能”)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原因是_______。 (3)不选用敞口容器进行该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 (4)下列图像中,能够体现该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与时间关系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 B. C. D. |
解题方法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该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形成密闭体系,防止红磷燃烧时产生的白烟及瓶中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容纳反应中受热膨胀的气体,防止瓶塞被冲开或装置炸裂,即密封和缓冲气压;玻璃导管能将受热膨胀的气体导入气球中,而玻璃棒不能,不能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 (3)不选用敞口容器进行该实验的原因是选用敞口容器,反应前称量的结果不包含氧气的质量,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白烟会散逸到空气中而影响生成物质量的称量; (4)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氮气等其它气体不参加反应,最终剩余气体质量不可能减少至0,错误; C、红磷和氮气不反应,氮气的质量不变,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A。 |
考点一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用下列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2.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6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气球先膨胀后变瘪,说明装置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
C.加入试剂前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D.实验过程中装置内氧元素的质量减少
3.实验课上,同学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现象 B.称量反应前的质量比反应后的质量小
C.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兴趣小组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铁钉 B.倒入硫酸铜溶液
C.称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
D.实验结束后,放置托盘天平
5.某化学探究小组按图1、图2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质量变化用图3表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B.实验过程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与图3相符
C.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形成密闭体系 D.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考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A.反应条件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分析和讨论】
(1)方案一的实验装置中,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 密封装置,缓冲压强 。
(2)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点: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即过量的反应物)的质量不算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当中。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