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预习检测卷-2025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精品讲义(科粤版 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26日
资源编号 103213

暑期预习检测卷-2025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精品讲义(科粤版 新教材)

2025-07-26 九年级上册 0 73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精品讲义

暑期预习检测卷

(满分:60分 限时:50分钟 范围:科粤版2024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水果腐烂 C.灯泡发光 D.煤块粉碎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水蒸气

3.“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能让饭菜变酸

B.能支持蜡烛燃烧

C.加压降温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D.能供给呼吸

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闻到梅花香气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小 B.分子的质量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 C.称量 D.检查气密性

6.下表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部分常用仪器,其对应用途有误的是

A.A B.B C.C D.D

7.化学教会我们从微观角度去认识宏观现象。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将氧气降温或加压,会变成淡蓝色液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CO2

C.将引燃铁丝放在氧气瓶中,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2025年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O2 B.NO2 C.稀有气体 D.CO2

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B.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甲烷和葡萄糖完全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1.在密闭容器中用过量的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有关量与时间变化的关系错误的是

12.下列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一一由同种分子构成

C.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一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1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灭火 B.作制冷剂 C.制碳酸饮料 D.作气体肥料

14.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1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mL。这位学生取出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A.大于9mL B.9mL C.小于9mL D.无法判断

15.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B.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C.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雪融成水是物理变化

16.如图是某同学电解水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N处收集的气体,可以供给呼吸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7.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是同学们展现自我的大舞台:我运动!我快乐!我高兴!下列运动项目或活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开幕式上跳街舞

B.“飞人”百米冲刺

C.裁判员用火药枪发令

D.“大力士”推铅球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C.滴加液体 D.夹试管

19.飞上天花板的氢气球几天后,慢慢萎缩,掉落地面,主要说明

A.氢气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氢气分子的体积很小

C.氢气分子间有间隙

D.氢气分子的质量很小

20.将一定质量炭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炭粉消失。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炭粉开始燃烧

B.反应放热以及生成气体导致BC段压强增大

C.装置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D.可向装置内加澄清石灰水检验燃烧产物

2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湿衣服在阳光下晾干—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D.水可以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2.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液氧和氧气都具有助燃性—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23.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铜作导线 B.用木料作船 C.用氢气填充气球 D.用煤作燃料

24.下列关于氧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反应

25.下列关于灭火方法和原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火场周围开辟防火带——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B.用强力鼓风机灭火——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C.空中洒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沙土覆盖可以灭火——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2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C.先在铁架台上固定试管,再放置酒精灯

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27.钠离子和钠原子具有相同的

A.核外电子数 B.化学性质 C.核电荷数 D.结构

28.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c代表氧气

B.t1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

C.t2时刻开始产生氧气

D.与直接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相比,该操作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2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区分硬水和软水

C.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

…………

参考答案

1. B

【详解】A、冰块融化,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果腐烂,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煤块粉碎,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 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暑期预习检测卷-2025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精品讲义(科粤版 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10321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