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梳理说明顺序-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6日
资源编号 99945

专题17 梳理说明顺序-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5-05-15 小升初 0 40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5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

专题17 梳理说明顺序

一、提问方式

1.某一文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本文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讲的?

3.××段和××段能否调换?

二、知识梳理

◆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理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1.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 ……

以时间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或事理的说明顺序。一般有表时间的词语,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等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多以时间为序。

【典例】《松鼠》松鼠搭窝的过程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解析:从“先,再,然后”可以看出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指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和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事物,常用这种顺序。

【典例】《故宫博物院》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找出方位词。

立足点是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空间顺序介绍的。

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3.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等(常综合运用)

指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成因等。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术、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帮助读者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典例】《宇宙生命之谜》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引出“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并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第二部分(3–8段):分析问题。分析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和其他七大行星,尤其是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的原因。

第三部分(9-10段):得出结论。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写的,这是一种逻辑顺序。

Z那么,如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呢?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等等。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要学会通过文章全篇的首尾部分、每一自然段的首尾部分、文中的设问句与过渡句以及领起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来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还将几种方式糅合在一起,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

【答题格式】

1.判断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抓表时间的词语,如年代由古到今,季节由春到冬,时间由早到晚等。

②空间顺序:抓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的词语,如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远到近、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等。

③逻辑顺序:抓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如“总”“因为(由于)……所以”“首先……其次……再次”等。

2.划分层次,理清关系

①划分层次。

②概括层意。

③理清逻辑关系。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文章首先介绍了……,然后介绍了……,最后介绍了……

Z拓展:段落能否调换顺序(一般不能)

①分别概括各段说明内容;

②指出段落之间属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的哪一种;与前文……内容是照应关系;

③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典例精讲】

【例1】课内阅读。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村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问:找出第1段中的方位词,说说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案】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 空间顺序

【分析】本题考查文段的写作顺序。结合“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等表示方位的名词可知,文段是按照空间的顺序说明的。具体顺序为: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向后,向两旁;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例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烤鸭

①吃烤鸭,在中国由来已久。

②早在宋代的古书里就有关于烤鸭的记载,烤鸭本来是宫廷里的一道菜,后来传到民间。到了明代,北京城里有了卖烤鸭的店铺。

③北京烤鸭讲究色、形、味、香。为了达到这个要求,烤鸭的烤制很讲究。把鸭子处理干净,待风吹干,然后在鸭身上刷一层麦芽糖浆,在膛里灌上开水,再挂进烤炉内烘烤。炉内温度很高,要不断转动鸭身,使它均匀受热,烘烤50分钟左右鸭子就熟了。烤熟的鸭子表皮变成鲜艳的枣红色,又焦又脆;鸭肉又鲜又嫩。因为烤鸭时要用梨木、桃木、枣木等果木做燃料,所以烤熟的鸭子又有种特殊的香甜味。

④吃烤鸭时,先趁热把烤鸭切成薄片,然后蘸上甜面酱,加上葱段,用薄饼卷着吃。吃烤鸭既是一顿美餐,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⑤做烤鸭用的鸭子叫填鸭。它产自北京西郊玉泉山一带。喂养填鸭的方法是在鸭子长到一定的时候,定时往鸭子嘴里填喂饲料并且限制它的活动。鸭子从孵出经过三个月的时间长到六斤以上,就可以送进烤鸭店了。

问:第二自然段按_________顺序说明,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 吃烤鸭在中国由来已久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根据第②自然段的“早在宋代的古书里”“后来传到民间”“到了明代”可知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说明关于烤鸭的历史。这样写不仅讲明了烤鸭的历史,也说明了烤鸭在中国由来已久。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小升初 专题17 梳理说明顺序-2025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9945.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