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比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共20分)
1.根据3×8=4×6,写出外项是8的比例是( )。
2.把化成数字比例尺是( )。
3.甲数的1/6等于乙数的1/7(甲乙两数都不为零),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4.地图上2000米的距离在平面图上画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6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5.在一幅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出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列比例式为( ),然后求出两地的距离是( )千米。
6.在比例尺是30:1的一张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9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厘米。
7.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a(a≠0),另一个内项是( )。
8.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图形的形状( ),图形的大小( )。(填“不变”或“改变”)
9.给9、2、4.5这三个数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最大是( )。
10.将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按3:1放大后,面积为(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共10分)
11.如果∶和∶能组成比例,那么。( )
12.一个圆锥形的谷堆,它的底面半径是8m,把它画在图上量得半径长为3.2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50。( )
13.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改变了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
14.由2.5×4=5×2可以写出比例2.5∶2=4∶5。( )
15.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1,则两个内项互为倒数。( )
三、选择题(共10分)
16.一幅地图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00 B.200∶1 C.1∶20000 D.20000∶1
17.把a=3b写成比例式为( )。
18.在比例尺为20∶1的图纸上,量的一种精密零件的长为16厘米,那么这种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毫米。
A.0.75 B.7.5 C.0.8 D.8
1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把这个正方形按照2∶1的放大,放大后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4 B.48 C.36 D.60
20.对于两个比“3.6∶1.8和0.5∶0.25”,因为1.8×0.5=0.9,3.6×0.25=0.9,所以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 )来判断的。
A.比的意义 B.比例的意义 C.比的基本性质 D.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计算题(共6分)
21.(6分)解方程。
五、作图题(共6分)
22.(6分)先画出下图中的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再画出下图中的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后的图形。
六、解答题(共48分)
23.(6分)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9厘米,一架飞机下午1:00从A地飞往B地,下午5:00到达。这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4.(6分)在比例尺为1∶2000的图纸上,测得正方形花园的边长为2.5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25.(6分)在4∶7=12∶21这个比例式中,交换第一项与第二项之后,比例式仍然成立吗?如果同时交换第三项和第四项呢?
26.(6分)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比是13∶4,已知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27.(6分)小明调制两杯盐水,第一杯放了18克盐和300克水;第二杯中有水500克,如果按第一杯中盐和水的比调制,应在第二杯中加入盐多少克?
28.(8分)操作。
(1)画一个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直角三角形,使两条直角边的比是2∶1。(每一小格边长1厘米)
(2)把这个三角形按1∶3的比缩小,原来三角形与缩小后三角形面积比是( )∶( )。
29.(10分)量一量,填一填,画一画。
(1)苹苹的新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量出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超市位于学校正西方向10千米处;文化宫位于超市正北方向15千米处;公园位于文化宫正东方向5千米处。请根据比例尺,在图中画出以上位置的平面图。
…………
参考答案
1.3∶4=6∶8
【分析】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根据等积式写比例时,要把相乘的两个数分别作为两个比例的外项(或者内项),另外两个相乘的数作为比例的内项(或者外项),题中要求外项是8,即3和8是外项,则4和6是内项,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根据3×8=4×6,写出外项是8的比例是3∶4=6∶8(答案不唯一)。
2.1∶2000000
【分析】根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详解】1厘米∶20千米
=1厘米∶2000000厘米
=1∶2000000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