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09日
资源编号 96045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2025-02-27 五年级下册 0 75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2024-...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书法展示,我会把字书写得工整、美观。(4分)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二、读拼音,写词语。(4分)

màn  cháng   zhēn   pǐn     qù    wèi      cān   kǎo

(        )     (        )      (        )      (        )

shòu   liè     xiāng  lián      mí   dǐ       bèi   yǐng

(        )     (        )      (        )      (        )

三、写出读音相同的字词。(4分)

1.jiù 依(     )     (     )妈     shū  (     )赢     (     )理

yán 语(     )     (     )水     míng (     )叫     (     )记

2.pí   pá:枇杷——琵琶

shì  lì:(        ) ——(        )   yì zhì:(        ) ——(        )

gōng kè:(        ) ——(        )   jí  lì:(        ) ——(        )

四、按要求改正错别字。 (8分)

1.找出下列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5分)

(1)某山地车广告词:骑乐无穷——(    )改为(    )

(2)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    )改为(    )

(3)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改为(    )

(4)某洗衣机广告词:闲妻良母——(    )改为(    )

(5)某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改为(    )

2.用“     ”画出下列街头招牌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甜斗浆(    )             高档家俱(    )            建才五金(    )

将香饼(    )             消防火拴(    )            速成画象(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7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 使用。

B.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汉朝得以推行。

C.“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这句话是指此“琵 琶”非彼“枇杷”,是不可能结果的。

D.2018 年统计显示,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李”姓排名第二。

2.下列在魏晋时期使用的文字是(    ),形成于战国晚期的文字是(    )。

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隶书

3.甲骨文是被(    )发现的。

A.仓颉      B.小屯村村民 C.帝辛      D.王懿荣

4.下列关于汉字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C.小篆是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D.隶书的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而楷书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南北朝之后占主导地位。

5.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6.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研究报告要有一个标题。

B.研究报告要写清楚研究的具体方法。

C.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并不是所有研究报告都要具备的。

D.要把研究结果整理出来。

六、看图猜成语。(2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七、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5分)

①外甥____________——照_________(舅)

②____________的军师——_________(吴)用

③四月的____________——开_________(冻)了

④____________烧豆腐——有_________(盐)在先

⑤隔着门缝____________ ——_________(鸣)声在外

⑥大葱____________ ——_________(青)二白

1.因为那次比赛夺得了第一,所以杨帆在学校里已经_________了。

2.陷在泥浆中的汽车在众人的推动下,终于像_________。

八、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我们难道不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雨下得再大,我也要按时上学。(修改病句,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用关联词改写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本内容填空。(6分)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楷书字形__________,笔画______________,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3.__________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__________时期使用。

4.__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十、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刘怜饮尽不留零,贾岛醉来非假倒。”这副对联中“留零”和“假倒”的谐音分别是“刘伶”和“贾岛”。(     )

2.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     )

3.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

4.清代学者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金文的人。(     )

阅读与理解(25分)

十一、类文阅读。(12分)

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 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 得,她说现在这种广告滥(làn      jiān)用成语误导孩子的事越来越多了,让家长们担 忧,让老师们头痛。

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  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 如:“衣衣(依依)不舍”——某洗衣店广告,“随心所浴(欲)”——某洗浴中心广告, “万室(事)具备”——某房产公司广告,“步步糕(高)升”——某蛋糕广告,等等。

这些散(sàn   sǎn)落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上的醒目的广告语,很容易让尚缺 乏识别能力的学龄期孩子产生混(hùn) 淆(xiáo),   因为这些同音字、近音字混用的成 语,比书本上正确的成语出现在他们眼前的频率更高,而且广告语本身又比书本内 容更有感染力和冲击力,久而久之,错误的写法就有可能被他们当成正确的了。这 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

1.用“√ ”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2分)

(1)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短文中首尾照应的句子。(2分)

首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分)

(1)短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紧扣着标题中的“_________”两个字来写的,第3自 然段则是紧扣着标题中的“        ”两个字来写的。

(2)第1自然段写到的杜女士的儿子误用误解成语的故事,其目的应该有两个: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滥用的现象,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联系上下文理解“哭笑不得”这个成语,“哭”主要是指什么?“笑”的意思是什么?“哭笑不得”写出了老师和家长们对滥用成语现象的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13分)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段之一,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一些部落,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的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

从颜色上,人类至少可以用七种色彩以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含义。

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类别。

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

从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有主绳,也有支绳。

上述,就能构成最基本的几百个绳结词汇,组合起来能够进行完整有效的记载。现在假设一下,某个部落打败了另一个部落,这个部落获得了三十只羊,四十只鸡,二十个男性俘虏,三十个女性奴隶,怎么记载?

用一根横向的粗绳,上面涂成红色(假设这里红色表示成功,表示喜庆的意思),下面是四根绳子。第一根是用羊毛编制的绳子,绳子上段打上三个小结代表“三”,末尾打上一个大结代表“十”。第二根绳子用麻绳编制,编制的时候绑上鸡毛,然后上段打上“四”,末尾打一个大结。第三根绳子,用男人的头发混合麻绳,编制成“中等粗细”的绳子象征男人,上段打“二”,末尾打一个大结。第四根绳子,用女人的头发混合麻绳,编制成“细”绳象征女人,上段打“三”,末尾打一个大结。

大家看,多么具体有效,一根红色(胜利)的粗绳下面四根绳子,第一根是羊毛绳子,上面打着“三”“十”。第二根是麻绳绑着鸡毛,上面打着“四”“十”。第三根是麻绳和人黑黝黝的头发,比较粗(男人),打着“二”“十”。第四根是麻绳和头发,比较细(女人),上面打着“三”“十”。

如果这个部落把这些被俘虏的男人杀死,只要在那第三根代表二十个男人的绳子上涂上鲜血,就代表这“二”“十”个“男人”被“流血”(意指死亡)了。

但结绳记事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达繁琐,编制需要时间,而保存也非常困难,能够表达的意思又实在有限,相对于甲骨文都显得过于臃肿繁琐,所以最终被淘汰了。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这一种古老的记录方式毫无用处,甚至有可能所谓的“八卦”就是结绳记事演变而来的,一个结代表“阳”,两个靠近的结代表“阴”,摒弃繁琐的各种材料和颜色,单纯只用绳结来表达意思。不过这种方式或许的确不如甲骨文之类实用,它最终演变成一门玄学。

1.古人至少可以用几种颜色的绳子来记事?(  )(2分)

A.3       B.4       C.7       D.9

2.结绳记事后来被淘汰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对结绳记事进行了介绍?(  )(2分)

A.举例子            B.分类别            C.下定义     D.作比较

4.如果你穿越到远古时代,捕获了三十只野鸡,你将如何结绳记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字记录同结绳记事相比,进步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与表达(25分)

十四、习作展示。(25分)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请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

…………

参考答案

一、略。

二、漫长 珍品 趣味 参考 狩猎 相连 谜底 背影

三、1.旧  舅  输  梳  言  盐  鸣  铭

2.势力  视力 益智 抑制 功课 攻克 吉利  极力

四、1.(1)骑  其  (2)蚊  闻  (3)咳  刻  (4)闲  贤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五年级下册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604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