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无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氮化镓(GaN)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属于混合物
C.氮化镓属于复合材料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
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3.奶制品中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4.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泥浆水 B.食盐水 C.蔗糖水 D.苏打水
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用作燃料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用作除锈剂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不需要选用的仪器是( )
A.锥形瓶 B.导管 C.集气瓶 D.酒精灯
富氢水是指含有氢气的水。镁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气,镁储氢、释氢的过程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2个氢原子 B.H+——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C.2OH–——2个氢氧根离子 D.H2O——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富氢水中含有氢分子 B.常温常压下氢气易溶于水
C.镁和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 D.镁是一种储氢材料
11.锂电池应用广泛。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锂的原子序数为3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
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13.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并列”关系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概念 | X | 单质 | 酸溶液 | 不饱和溶液 | 氧化反应 |
Y | 化合物 | 酸性溶液 | 稀溶液 | 化合反应 |
A.A B.B C.C D.D
14.维生素C(C6H8O6)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由20个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5.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中有3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3
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白醋具有酸性 |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
B |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 取样,分别灼烧,闻气味 |
C |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 |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 称8gNaCl放入烧杯,加50mL水,搅拌 |
A.A B.B C.C D.D
17.NaCl、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K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D.80℃时,KCl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18.取少量久置于空气中的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样品M,加足量水溶解,出现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N,加足量稀盐酸,出现气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M中一定有Na2CO3 B.N中一定有Ca(OH)2
C.M中一定有CaCO3 D.N中一定有NaOH
1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
B.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
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T≤80℃
D.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
20.可燃物R由碳、氢、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 R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m1 | m2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m3 | m4 | m5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3=0,m5=0时,R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m1+ m2+= m3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m3:m4=11:9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时,R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完成下面小题。
21.制盐。“布灰种盐”的场景如图所示。
(1)“先日撒灰”。古人在预计晴天有雾的前天,在海边沙地上撒上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K2CO3属于_______(填物质类别)。
(2)“日中扫盐”。布灰后,海盐水渗入草木灰,经过日晒的草木灰中出现海盐颗粒。海盐析出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布灰种盐”获得海盐。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2.造纸。竹子造纸的流程如下:
(1)“浸泡”的目的是软化纤维。竹子含有纤维素[(C6H10O5)],纤维素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2)“蒸煮”时,利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和草木灰水的碱性,达到除去木素的目的。将石灰浆和草木灰水混合后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捞纸”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_______(填字母)操作相似。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23.炼锌。古代炼锌原理与泥罐结构如图所示,锌的熔点为419.5℃,沸点为907℃。
(1)煤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ZnCO3在300℃时分解为ZnO,反应区将ZnO转化为Zn的物质是_______。
(3)冷凝区中,锌由气态变为液态。该过程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泥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在自然界里,氮元素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氮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是怎样通过氮的循环为生物体提供氮元素的呢?
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大自然通过闪电释放的能量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从而实现自然固氮;人类则通过控制条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实现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是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氮元素,也为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原料。
N2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氨气(NH3)能制造化肥,还能通过催化氧化生产硝酸(HNO3)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NO进一步氧化生成NO2。大气中过量的NOx和水体中过量的,均是污染物。催化还原可将烟气和机动车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也可将水体中的转化为N2。自然界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
大气、水、土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
(1)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H4Cl b.KNO3 c.NH4NO3
(2)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一级饮用水源中氨氮含量小于0.5mg/L、总氮含量小于30mg/L。0.5mg/L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3)机动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自然界中存在氮循环,空气中N2的含量相对稳定
b.水体中过量的,转化为N2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c.科研人员将N2与H2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和O2可实现人工固氮
25.以黄铜废料为原料制备石绿[Cu2(OH)2CO3]的一种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①黄铜废料中含铜84%~86%,含锌14%~16%,杂质总量≤0.3%。
②59℃时,向5%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8%的硫酸铜溶液,可制得产率较高的石绿固体。
(1)“预处理”包括粉碎、酸浸等过程。“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使用稀硫酸酸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铜与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步骤2获得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Cu2+和_______(填离子符号)。
(4)“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等。干燥时温度过高会发生如下反应:,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提高石绿产率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B.氮化镓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错误;
C.氮化镓是一种化合物,是半导体材料,此选项错误;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牛顿发现了力学定律,不符合题意;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符合题意;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