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3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aO B.Ca(OH)2 C.H2CO3 D.CO2
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气体X与H2O转化为葡萄糖与O2,气体X是( )
A.N2 B.Ar C.CO2 D.SO2
4.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有机物DMF是一种水污染物,在疏松多孔Al2O3的催化下,O3先将其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最终降解为CO2而去除。制备O3时,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O2部分转化为O3,得到O3与O2的混合气体。为研究Al2O3和O3对DMF的去除效果,取四份DMF溶液,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分别进行四个实验:①向溶液中通入O3与O2的混合气体并加入Al2O3;②向溶液中通入O3与O2的混合气体;③向溶液中加入Al2O3;④向溶液中通入O2并加入Al2O3。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总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16 | 0 | 2 |
反应中的质量/g | 7 | 8 | a | 2 |
反应后的质量/g | b | 0 | 22 | c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11 B.丁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b=3
7.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C.在高温下分解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9.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H2O B.OH C.H2O2 D.H2
10.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1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酸雨形成的原因:
B.盐酸除去铁锈: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15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15.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个数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质量之比为14:3
D.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CH4,属于无机物
16.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4.0 | 2.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20 | x | 1.9 |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x=20.1
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乙是催化剂
1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是氧化物
B.乙物质的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
D.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18.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19.捕集工业废气中的与反应制甲醇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20. 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21.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将铁丝浸入稀盐酸中:
D.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22.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HCl
23.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10g,经测定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
A.12g B.18g C.24g D.36g
24.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2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26.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ZnCO3ZnO+CO2↑ ②C+2ZnO2Zn+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27.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质量/g | 40 | 3 | 2 | 3 |
反应后质量/g | x | 3 | 16 | 14 |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28.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30 | 20 | 5 | 0 |
反应后质量/g | 14 | 16 | a | 20 |
A.a=5
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
2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3Fe+2O2Fe3O4
B.NaCl+AgNO3═AgCl↓+NaNO3
C.2KClO32KCl+3O2↑
D.C+2CuO2Cu+CO2↑
3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2S + 3O22SO3 B.HgOHg + O2↑
C.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D.CuSO4 + 2NaOH=Na2SO4 + Cu(OH)2
3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反应物 B.x的值为20
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3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8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3.在反应2A+B2═2C中,21g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 B.28 C.30 D.32
34.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35.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Fe+O2Fe3O4
B.二氧化碳的检验:Ca(OH)2+CO2═CaCO3↓+H2O
C.铁丝投入稀盐酸中:2Fe+6HCl═2FeCl3+3H2
D.赤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Fe2O3+2CO2Fe+2CO2
36.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判断,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7.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8.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 | 10 | 27 | 4 |
反应后质量/g | 1 | a | 0 | 23 |
A.a的值是8 B.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过程中乙、丁的质量比是5:2
39.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40.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41.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与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
42.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只含碳、氢元素
B.消耗氧气32g
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二、填空题
4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
(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
44.现有O2、Fe、CO、稀硫酸、KOH溶液、CaCO3、MgCl2溶液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g二氧化碳、0.9g水和mg一氧化碳,则m的数值为_____。
4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
(1)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_____。
(2)在水处理系统中,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性。
(3)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③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_____。
47.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______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
(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_______g。
(4)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_______效应。
4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
(2)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
49. 现有C、Fe、CO2、稀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KCl溶液八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
(1)中和反应: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
(3)有红色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
(4)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
50.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生成物丙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3)如图所示,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
C.红磷太少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
参考答案
1.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1个C、2个H、4个O,反应后有1个Ca、2个C、2个H、6个O,故X中含有1个C和2个O,即为CO2,故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