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专题31燃烧和灭火
一、单选题
1. 202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会燃烧
B.在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发生火险后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蜡烛——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C.木柴架空——增大空气中氧气浓度
D.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酒精灯翻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D.高层楼房失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4.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试管①③中充满氧气,试管②中充满氮气,升温至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实验①中的白磷燃烧
B.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②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等作用
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只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D.升高水的温度,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
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7.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由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利用水浴控温可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D.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8.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
B.点燃氢气前要要验纯,以防爆炸
C.油库油品着火,可用水灭火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主要是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
10.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一段时间,煤粉先燃烧起来
B.本实验使用铜片是利用其导热性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D.本实验能够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1.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可以( )
A.减少O2消耗量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减少CO2生成量
D.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13.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应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万一酒精灯里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扑盖
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原理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4.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5.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16.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C.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用完酒精灯后,既可用嘴吹灭,又可用灯帽盖灭
18.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皮肤沾上浓硫酸,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1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书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放出热量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D.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20.下图图标表示( )
A.禁止烟火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带火种 D.禁止放易燃物
21.下列所贴的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
A.白磷 B.液化石油气 C.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
22.下列标志中,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23. 202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为“种植粮食,而非烟草”,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24.下列所贴的警示标志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的是( )
A.火碱 B.硫磺 C.甲醛 D.浓硫酸
25. “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B.煤矿矿井发生瓦斯爆炸
C.节日烟花在空中爆炸
D.面粉加工厂发生粉尘爆炸
26.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体积分数,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氢气 D.氮气
27.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立刻打开油烟机通风
B.纺织厂应标注“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C.为节约空间,应将烟花爆竹紧密堆放
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28.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沼气 B.面粉 C.铝粉 D.氧化镁
29.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所以要严禁烟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