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4年淮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14日
资源编号 94807

【真题】2024年淮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02-12 中考 0 70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淮安市202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十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表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外事权

2.自2024年春季开学以来,淮安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以实际行动护航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这有利于(   )

A.强化司法保护和政府保护                         B.维护青少年的人格尊严

C.学校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                         D.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

3.从点滴做起,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美好的回忆。下列镜头中的言行共同告诫我们(   )

A.学会彼此尊重,真诚赞美他人的优点

B.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生活中践行

C.考虑他人感受,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

D.社会生活有秩序,破坏秩序要受惩罚

4.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依据处罚结果,下列违法行为属于犯罪的是(   )

A.舒某某“飙车炸街”被处以行政拘留七日

B.陈某乘坐机动车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被罚款二十元

C.张某侵犯他人名誉,被判处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害抚慰金五千元

D.朱某伙同另外四人辱骂、殴打他人,情节恶劣,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5.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AI换声”等人工智能技术佯装熟人进行诈骗。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A.树立诚信意识,善于运用诚信智慧

B.讲诚实,守信用,不要轻易许诺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防范

D.增进互信,学会包容,净化风气

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凝聚人心的歌,这是催人奋进的歌,将这首歌确定为国歌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D.《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7.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结合下图相关信息,你认为与“?”处所填内容相一致的是(   )

A.小康及时举报偷拍军事禁区照片的行为

B.小薇荣获“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

C.小晨参加了“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

D.小兰经常在写完作业后与家人一起做家务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道德与法治课上,小明为大家播报两则新闻。

★2024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促进刑事司法公正”典型案例。

★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下列同学们对上述新闻的解读,你赞同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④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当前,淮安市正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向“新”而行,提“质”转型,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促进淮安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下列最合理的推导过程为(   )

①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改革

②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③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

④培养关键人才,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10.2023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5周年。“闽宁模式”是东西部对口协作的成功范例。福建、宁夏,一个面海、一个靠山,相隔2000多千米的闽宁两地,在20多年间结下了跨越时空的山海情。如今,山海携手,接力共富的故事还在继续。由此可见(   )

A.中华一家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B.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C.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D.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11.莲花正绽放,澳门展新颜。澳门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坚持“爱国者治澳”(   )

①能够守护澳门繁荣与稳定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③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九年级,意味着结束,更意味着开始。下图是某班同学在“美好的初中时光”主题班会中的分享,他们的分享最想告诉我们(   )

①大胆尝试,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②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③不断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④做好准备,理性进行职业选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13.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下面是某校开设的“向榜样学习”专栏中的部分内容: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时代楷模”张桂梅

你退后,让我来!——“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 心中有梦就要执着追梦。——“英雄航天员”叶光富

从他们身上,你可以汲取哪些精神力量?

14.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淮安市积极做好基层治理新答卷,推动淮安高质量发展。

【基层治理暖民心】民呼我为,方显为民初心。淮安市某些社区大力实行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物业、业委会、热心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组团式”基层治理方式;召开协商议事会议,让群众“说事”;探索“清单制+积分制”基层治理新路子,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淮安市的这些社区是如何做好“基层治理新答卷”的。

【基层治理齐参与】和美众治,基层治理向善向好,但还存在一些“禁而难止”的问题:禁止乱停车、禁止占用楼道、禁止飞线充电……虽有“禁”,但难“止”。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2)对此,有居民提出了疑惑:“这些还有必要禁吗?反正也止不了。”请你作出判断并对该居民的疑惑加以解答。

15.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七十五载砥砺奋进,七十五载春华秋实。淮安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以“中国·世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蝶变有力量】第一小组同学关注国内发展,为我们呈现了一组数据:

【注】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1%,近五年实际年均增长5.0%。

(1)运用所学知识,概述“数据”反映出的祖国之变。

【奔赴见神采】第二小组同学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搜集到以下素材:

★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2013年至2023年这十年来,中国向非洲提供大量发展援助,参与建设6000多千米铁路、6000多千米公路、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同时也间接带动了非洲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中国企业开拓海外新市场。

★“金砖+”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的,旨在加强金砖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联络、互动的合作模式。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共计进出口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7%。

(2)结合以上素材,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实现与其他国家双向“奔赴”的。

【传承显底气】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3)第三小组同学准备制作一份“春节习俗”推荐卡,请你帮助完成。

“春节习俗”推荐卡

推荐习俗(至少写1个)
推荐指数 ★★★★★
推荐形式(至少写2个)
推荐理由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故A说法正确;

B:“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故B说法错误;

C:材料主要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未体现“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签署第十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体现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2024年淮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9480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