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学习扩写-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训练(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5日
资源编号 94067

第一单元 学习扩写-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训练(统编版)

2025-02-04 九年级下册 0 69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训练(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训练(统编版): 第一单元 学习扩写-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训练(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训练

第一单元 学习扩写

【单元目标】

1.领略诗人的情思,触摸时代的脉搏,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2.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课本题目】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 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提示:
【写作指导】

1. 阅读所给的材料,思考如下问题:

语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扩写时,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要点是什么?
2. 议论文扩写的要点在于补充论据。想想平日积累的材料中,有哪些事例、名人名言等可以作为论据。
3. 注意根据所论述的要点,简单分析论据,以揭示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

【佳作借鉴】

持之以恒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为成功而拼搏,就像奔向一个遥远的目标,道路是崎岖而漫长的,路上更是隐伏着各种险阻。物欲的诱惑,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抵抗得住吗?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吗?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得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曝十寒,只得一事无成。只有持之以恒的人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最终才能沫浴到胜利的光辉,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渴掘井。站在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前,我们遐想,我们震撼,我们兴奋,我们赞叹。达·芬奇在画这幅名作之前,已画了不知多少幅画!更可贵的是,为了练好绘画基本功,他竟然整整画了三年的鸡蛋!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卓越的学识源于他长期的积累。他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将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寒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时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外出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他也把这些纸片放在衣兜里,抽空就念一念。没有这些基础的积累,成功绝不可能从天而降!

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一个人要干成一件事,最忌半途而废,最需坚定不移;最忌遇难则退,最需坚韧不拔。元末明初文学家宋廉幼时为了学习知识,坚持去百里之外向前辈请教,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大学士。如果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可能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年轻时底定江南、雄姿英发,但在位日久而锐气渐消、情气益长,晚年沉迷佛法、怠于政事,终致身死国灭,徒自感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如果萧衍能持之以恒做个明主,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荀子曾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在讲述着同样耳熟能详的道理。做事情要有恒心方能成功。

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做到持之以恒,如此方能抵达心中的愿景。

【片段写作】

【作文题目】

学习完本单元的诗歌,一名同学总结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写了下面这句话。回顾读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不少于300 字。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二是语言凝练,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
提示:
1. 针对三个特点,各举一两个恰当的例子。
2. 对每个例子作一些的分析,更加清楚、具体地表现你对诗歌的认识。

【佳作借鉴】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用“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概括了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流露出作者的痛惜之情。

二是语言凝练。如芦荻的《风雨吟》,前两行运用“卷”“奔”,把风、雨的动态写了出来,突出了风的呼啸奔腾,雨的滂沱而下,展示了一种磅礴的、席卷一切的气势;中间两行“如海”“如舟”的两个比喻,突出了狂风裹挟着暴雨造成的巨大的破坏力。

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无论是《月夜》中整齐排列的“着”字句,还是《萧红墓畔口占》中押韵的“茶”“话”,《断章》中的回环等,短短的诗行,清晰的韵律,朗朗上口的节奏,都体现了诗歌独有的节奏和韵律。

【衔接中考】

1.【中考真题】

(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作文

追梦路上,遇到困境,紧张焦虑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取得成绩,浮躁懈怠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环境变化,难以适应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状态良好,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②立意需在材料包含范围内;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⑥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

1.审题立意。结合提示材料“追梦路上,遇到困境,紧张焦虑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取得成绩,浮躁懈怠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环境变化,难以适应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状态良好,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可知,所给材料关键词为“调整自己的状态”,“状态”表意指事物的态势,显然材料所指的是我们的心理状态。面对困境和浮躁懈怠及环境变化时,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为何要调整?如何去调整心理状态等均可作文写作立意点。

2.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或叙事类散文,选材要密切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如学习生活中面临学习及考试的压力时,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最终找回信心去面对;或回忆自己初入中学校园,对周围环境很陌生,感觉无所适从时,又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迅速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和校园生活之中的。选材要小而精,叙事不宜过多,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

【佳作借鉴】

调整心态,突破自己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不可避免的就是那大大小小的考试,也正是有了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磨炼着我们的心态。

还记得,那次的考试,我在考场上,捏着笔,心似乎揣了只蹦跳的小兔子,我做着做着,啊,手心出了汗,为什么我突然觉得题目这么难,拿着笔的手仿佛有千斤重,明明是老师讲过的题目,却在这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这是只是模拟考啊,在模拟着期末考试的卷子,看起来却像是读天书一样。作弊?可是监考老师那严肃的面孔时时警告着我们:别想作弊,除非你想得0分!不管了,只是一次小考而已,何必在乎那么多呢。轻轻放下提着笔的手,慵懒的趴在桌面上,只能期盼在下课铃声之前把这些看不懂的题目解决掉,我的心情莫名的烦躁,似乎为还未到来的毕业考试紧张着。渐渐的,我的思路飘远了,“考试,最重要的是心态,千万不要紧张,如果一个人他的成绩再好,在考试时没调整心态,他的分数就会一落千丈。”依稀还记得,这是我们老师时时刻刻念在嘴边的话。

于是,我提起了笔,放正心态,渐渐地,我进入了佳境,把没搞定的全都ok了!看着其它桌子上的同学们早已做完,在桌上玩着打发时间,看着他们的样子,我不想检查了,何必呢?于是,我

再次放下了手中的笔,趴在桌子上,计算着考试完我该去玩啥?

“叮铃铃……”铃声响起,考试时间到此结束,我把考卷上交给监考老师。心情得到了放松,直奔向云霄去了——操场上玩。

第二天,老师把考卷发了下来,我打开这张我漫不经心做的试卷,惊讶不已!原本我没有调整心态时做的试题居然大部分是错的,而有调整心态后的,几乎全对!真是应了老师的话啊!富有哲理性的话啊。

最后希望大家能以我为借鉴,学会调整考试的心态,文章的结尾就以老师的话结束吧:考试,最重要的是心态,千万不要紧张,如果一个人他的成绩再好,在考试时没调整心态,他的分数就会一落千丈。

2.【中考真题】

(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在学校开学致词时说:“亲爱的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假如你们还有一些东西不明白,请问问你们的父母;亲爱的家长,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问问你们的孩子。”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使用本试题中的材料(27题除外);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①审导语。“亲爱的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假如你们还有些东西不明白,请问问你们的父母;亲爱的家长,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问问你们的孩子”这句话重在引导我们做事不要武断,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②审关键词。从“父母”“孩子”“不明白”“问”这些关键词中可以提炼出“教育”“沟通”“尊重”“理解”“问”“瓦学”等话题,围绕这些话题立意,写出自己的联想、感悟、思考即可。

③审要求。“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告诉考生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考生要认真理解和分析材料,并结合自身的经历选材立意;同时注意字数不少于600字。“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要求考生不能偏离材料主旨。“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提示考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散文等,但注意只能选择一个文体进行写作且需突出文体特征。

2.构思选材:尊重是在撞到他人时的一声对不起,尊重是在他人给予帮助时的一声道谢,尊重也是在使用他人东西前的一个请求……没有哪个人不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尊重他人。尊重是相互的,席勒曾说过:“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所以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生活就是“生长’,一个人在某一阶段的生活,和另一阶段的生活同样真实、同样积极,其内容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因此,教育就是无论年龄大小,都要为其充分生长而供应条件的事业……教育者要尊重未成年状态。”所以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生长状态,承认其独立人格,不能将其视为成人的预备。行文时,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围绕主题进行开展。

【佳作借鉴】

爱是一场修行

沟通的世界是一个真诚的世界,是一个需要用心来交流的世界。正如一位作家曾在学校开学致词时说:“亲爱的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假如你们还有一些东西不明白,请问问你们的父母;亲爱的家长,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问问你们的孩子。”

是呀,问一下。树常青,天常蓝,水常绿,世间万物都在互相沟通。清晨第一缕阳光悄悄地抚摸着你的脸,那是太阳与人的沟通;繁密的枝叶丛中传出一声清脆的鸟鸣,那是小鸟与人的沟通;清风徐来,草儿弯腰向你问好,那是小草与人的沟通。我们周围到处都弥漫着沟通的芳香,萦绕着整个世界,我们在沟通中寻找自我,认识世界。

真诚沟通,你可以得到一群两肋插刀的朋友;真诚沟通,你可以缩小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寻觅到一片爱的海洋;真诚沟通,可以分享他人的情感世界;真诚沟通,可以激荡出思想火花,能够消除误解,能够平息怒火,能够达到共识,能够互相激励。

跨越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是一阵阵多么熟悉的吟诵之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文人心中蕴含多少愁情悲苦和激昂情绪啊,他们用诗折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世界上没有留下他们的足迹,但他已走过。他们用诗来让后人铭记,用诗来与后人沟通。

沟通是一株白色花树,需要人们来欣赏,人愈多,它开得愈绚丽。心灵的沟通让彼此走得更近,在沟通之光的照射下,天上的乌云变成了天空中美丽的花朵。

放弃沟通,我们就不会知道草儿因为清晨的到来而丢失了所有的露珠;就不听到和风对细雨的呢喃;就不能享受到泉水挟击大山的和谐……

沟通很简单,也很朴实,只是需要用心去走进对方的世界。沟通会让世界更明丽,会让彩霞更绚烂,飘逸的杨柳最终会因为和你的沟通而变得更加妖娆纤细。

沟通你我,沟通心灵,沟通与尊重,让爱变成一场相互的修行,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3.【中考真题】

(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材料作文

材料一:

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乐享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王尔琢

(王尔琢: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将领,牺牲时年仅25岁。)

材料二:

钟扬是植物学家。为了给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他将足迹延伸到了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一次,他在海拔5200米高度时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珍稀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

钟扬是援藏干部。他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院,但他从来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他为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上述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要甘于奉献;选定了事业,就要一路向前;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学习扩写-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训练(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9406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