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01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例1】燃烧是人类很早就利用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
B.任何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
C.“煽风点火”主要是利用增大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燃烧
D.“钻木取火”主要是利用了摩擦生热,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
【变式1-1】古代“打火机”—火折子是将少量硫磺、土纸和棉花等混合物点燃后置于竹筒中,使火种不熄灭(仅剩火星)。使用时拔下竹帽,对着竹筒吹气,即刻出现火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竹筒和竹筒内的填充物均属于可燃物
B.吹气降低了“火折子”中可燃物的着火点
C.吹气增加了竹筒里的氧气的含量,火种才重新燃烧
D.盖上竹帽竹筒里仍有少量的空气,火种才没有熄灭
【变式1-2】生活中有人通过放孔明灯(如图)祈福。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不会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灯罩不是可燃物
B.孔明灯升空是因为气体温度升高时密度会变小
C.放孔明灯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场地
D.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变式1-3】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根据如图所示的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02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例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变式2-1】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试回答:
【变式2-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 步骤及现象 |
I、将一定量的红磷。白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红磷,白磷均不燃烧。
Ⅱ、打开K1,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打开K2,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
03 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进实验
【例3】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①可燃物与O2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O2,再通N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检验并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CO2
【变式3-1】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A.X是20℃水,Y是白磷
B.X是40℃水,Y是白磷
C.X是80℃水,Y是红磷
【变式3-2】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烧,乙中的白磷燃烧
B.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该实验可以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D.可反复呈现白磷燃烧与熄灭的现象
04 利用生活物品探究燃烧的条件
【例4】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变式4-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 )
【变式4-2】如图是用电炉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05 利用传感器进行燃烧实验的探究
【例5】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白磷燃烧温度变化,在试管中加入5g白磷,连接好装置后放入60℃热水中,5秒钟后推注H2O2溶液,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的着火点是60℃
B.左边试管内有大量白烟生成、气球逐渐变瘪
C.15s时,白磷停止燃烧
D.温度由545.7℃变为605.5℃,证明氧气能助燃
【变式5-1】将一定质量炭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炭粉消失。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同温下,容器内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炭粉开始燃烧 B.反应生成的CO2导致CD段压强增大
C.E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 D.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导致DE段压强下降
【变式5-2】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
06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例6】破坏燃烧的条件,可达到灭火的目的。下列灭火的措施不妥的是( )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大火蔓延线路前的树林,形成隔离带
C.图书馆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在桌面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
【变式6-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
D.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
【变式6-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器失火立即用水灭火
B.容易自燃的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
C.烛火用扇子扇灭的原理是带走蜡烛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07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
【例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加油站使用手机不会引发燃烧、爆炸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D.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
【变式7-1】安全重于泰山,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C.夜间厨房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变式7-2】下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
C.煤气泄漏立刻打开排气扇,防止人中毒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08 燃烧引起的爆炸
【例8】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氦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
【变式8-1】下列因素:①气体具有可燃性②气体的含量达到它的爆炸极限③在有限的空间内④遇到明火,其中属于由气体燃烧引起爆炸的条件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变式8-2】下列关于化学爆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爆炸是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天然气和氢气在密闭容器内混合,用电火花点火可能发生化学爆炸
C.化学爆炸一定会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D.面粉厂遇到明火发生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变式8-3】 “摔炮”是新年间常见的玩具,一摔到地版就炸的小炮竹。摔炮的成分可以是氯酸钾和磷,遇到撞击或挤压产生摩擦,氯酸钾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进而发生操炸。
(1)爆炸是有限空间内的剧烈燃烧,请问在此过程中可燃物是哪种物质?
(2)请结合所学燃烧条件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在摩擦的情况下,摔炮才会燃烧进而爆炸?
09 粉尘爆炸实验
【例9】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变式9-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1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并用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爆炸时压强与可燃性粉尘直径、可燃性粉尘浓度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若容器无盖,鼓入的可燃性粉尘也会爆炸
B.该实验中用打气筒鼓入空气的速度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根据图2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小,爆炸威力越大
D.根据图3可知,容器中可燃物粉尘的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变式9-2】如右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是硬纸板被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考点二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0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1】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 )
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
C.风力发电 D.火箭发射
【变式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现象发生
C.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变式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会放出热量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缓慢氧化不会放出热量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
【变式1-3】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风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和氢气
C.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对能源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0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例2】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
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
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
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变式2-1】为燃油汽车行驶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变式2-2】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03 常见的吸放热反应
【例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且放出热量的是( )
A.碘蒸气凝华成碘固体
B.木柴燃烧
C.木炭还原氧化亚铁
D.铁水铸成铁锅
【变式3-1】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蜡烛燃烧 B.铁条与稀盐酸反应
C.农家肥料的腐熟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变式3-2】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发生的都是氧化反应
B.I、Ⅱ两类反应均会发光
C.I、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D.I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04 化石燃料
【例4】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包括(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一氧化碳
【变式4-1】我国科学家已经研发出“煤变石油”的新技术!以下有关煤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属于纯净物 B.可用石油产品发电
C.石油主要含碳元素 D.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变式4-2】2021年11月我国“油转化”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石油分馏利用了各成分密度不同 D.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
参考答案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01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例1】C
【详解】A、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B、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不都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发热就不是燃烧,选项错误;
C、“煽风点火”主要是通过煸动空气,增大空气的流通,增加了氧气的量,从而使燃烧得以发生或燃烧更旺,选项正确;
D、“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而燃烧,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可改变,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1-1】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