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9日
资源编号 89241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2024-11-28 八年级上册 0 80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清单: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清...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清单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一)必背核心句—高频选择题

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4.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诚信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违法行为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6.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易混易错专题— 高频选择题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 )

2.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   )

3.法律、道德、纪律等具有强制性的规则保障了社会秩序的实现。(   ×  )

4.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都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 )

5.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它不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   )

6.遵守规则更需要“他律”,即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 )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   )

2.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  )

3.换位思考就是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多替别人想一想。(   √  )

4.对讲礼貌的人,我们要以礼相待,对不讲礼貌的人,我们没必要以礼相待。(  ×  )

5.良好的举止反映个人文明高雅的气质。(  √  )

6.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   )

7.讲诚信,就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说真话,不能骗人。(  ×  )

8.我们应做到平时不轻易许诺,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想办法尽力完成,从不失信。(  √  )

9.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  )”。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1.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

3.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    )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    )

5.一切违法行为都触犯了刑事法律,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  )

6.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    )

7.严重社会危害性、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  )

8.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没必要大惊小怪。(   ×  )

9.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    )

10.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成年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   )

11.公民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上访。( ×  )

12.受到不法侵害,我们只能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   )

(三)主干核心热点问题梳理: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为什么维护秩序要靠规则? (意义、作用)(为什么要树立社会规则意识?)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说说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注:若问“怎样处理自由和规则/法治的关系? [正确态度]”答第④点。)

①规则(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规则(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规则(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④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

3.怎样对待(维护)规则?

①敬畏、遵守、维护规则。②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意义、作用)

①(个人修养角度)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个人需求角度)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社会要求角度)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怎样学会尊重他人?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3.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意义、作用)

①(个人):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4.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表现)

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践行。

5 为什么要讲诚信? (意义、作用、价值)

①(地位)诚信是价值准则、民法原则和传统美德。

②(个人)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国家与社会)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6.怎样践行诚信?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7.怎样运用诚信的智慧?

(注:预防选择题或情境题)

①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

②权衡利弊。

③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违法行为是如何分类的?

2.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3.为何要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

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未成年人不具优势,易受伤害。

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 (预防、要求、警示)【个人角度】

①提高道德素养,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

②树立法律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崇尚法律。

③正确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5.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要善于斗争,尽力保全自己,减少伤害。

③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

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6.遇到非法侵害后,怎样依法维权? (维权途径)

①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到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控告、举报。

③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考点清单(统编版) https://www.0516ds.com/8924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