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13日
资源编号 88373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11-13 八年级上册 0 51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

I卷(选择题 30分)

I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能感受到音叉在振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的传播速度                                       B.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产生的原因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如图所示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附近,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又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为(    )

A.固体、固体                                              B.气体、气体

C.气体、固体                                              D.固体、气体

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涉及声现象,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呼虎吼声如雷”——声音的音调很高    B.“忽闻岸上踏歌声”——传声介质是地面

C.“夜半钟声到客船”——用音色辨别钟声     D.“谁家玉笛暗飞声”——玉笛在振动发声

4.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在使用时会持续发出超声波,前进方向上若有障碍物,它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人耳听到提示音后,做出合理避让。下列关于超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传播不需要介质

C.频率比提示音的频率高                             D.能够被人耳听到

5.如图所示的标识是控制噪声的一种方法,与这种控制噪声方法相同的是(    )

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6.声现象和光现象的知识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               D.食堂消毒灯利用紫光消毒杀菌

7.小明对“①由针孔照相机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景物的像、③透过水面看到鱼的像、④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进行了归纳整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是实像                                              B.②③④是虚像

C.①③是折射成像                                       D.①②是反射成像

8.沙画是我国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下列现象与其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水球成像                     D.古代日冕

9.如图所示是小明秋游时看到的美景,能正确表示水中“树木倒影”成因的原理图是(  )

10.暑假时小明一家自驾外出游玩,中午时分,强烈的太阳光几乎垂直射向地面,小明看到正前方一辆汽车后窗反射的阳光很强烈,稍靠近或远离前车,依旧十分刺眼,你认为前车的车型最可能是(    )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都有可能

11.如图所示,走廊的墙边竖直立有一面镜子,小明沿AD从镜前经过,关于他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能看到像                                         B.CD段不能成像

C.像先变大后变小                                       D.像与人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12.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B.甲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C.乙为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后将物体放在ABC处,记录了三次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所成的像均是倒立的实像

B.物体放在A处时,成像在L

C.物体放在B处时,成像在K

D.透镜的焦点在BC两点之间

14.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光照射到一个空烧杯的底部。当烧杯中注满水时,杯底被照亮的范围用虚线圈出(如图乙)。若只有半杯水,烧杯底部被光照亮的范围是(  )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透镜的焦距为f,将高度为h的物体沿主光轴从远处向透镜的焦点靠近,则下列反映像高H或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卷(非选择题 70分)

16.如图所示,爱动脑筋的小红将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排在一起,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做成了一个小巧的吸管乐器。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________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         就不同,如图所示,路边安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这是测定声音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的仪器,此时显示的是36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斜插入一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适当调整平面镜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在墙壁上看到________、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如果适当增加水槽和墙壁的距离,光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手指轻轻搅动槽中的水,你又会看到光带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尾灯,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当汽车的灯光照向它时,它能将光反射回来,从而引起司机的注意,此时发生的是光的________反射,反射面是表面________(选填“A”或“B”),最终的反射光和最初的入射光________(选填“平行”或“不平行”),生活中的________也是使用角反射器的例子。

19.如图所示,将硬币放在碗底,后退至恰好看不到,然后保持眼睛、硬币和碗的位置不变。另一名同学向碗中缓慢注水,当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硬币上的________ 点(选填“A”或“B”)先被看到,此时光从________(选填“水”或“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所看到的“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选填“深”或“浅”)的________像。

20.手机防窥膜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光线只能在一定角度通过,结构简图如图所示.

(1)超细百叶窗采用________(选填“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制成,贴上膜可防止左、右两侧偷窥,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以适当地________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2)激活屏幕并保持手机亮度不变,此时屏幕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贴膜后感觉屏幕暗了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1.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镜中的像;

(2)如图,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3)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AB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平面镜、茶色薄玻璃板、无色透明薄玻璃板、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等.

(1)如图甲是四位同学在寻找像时的操作情况,小明选择无色透明薄玻璃板,但未能较好的完成实验,他遇到的主要困难是________,操作方法最恰当的是________同学;

(2)小丽说“照镜子时,若我们靠近镜子,像会变大,远离镜子,像会变小”,学习小组对该观点进行探究,多次________(选填“前后”或“左右”)移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只蜡烛,观察到________,由此得出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一段时间后,小明也换用茶色薄玻璃板重新实验,并按照正确方法操作,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但是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A的像完全重合,你认为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

(4)在交流评价时,小兰提出:家中穿衣镜由一定厚度的玻璃制成,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是哪一面呢?于是她将笔尖紧贴平面镜前表面M,如图乙所示,观察到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说明________  (选填“M”或“N”)是反射面。

…………

参考答案

1.C

【详解】当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时,可以感觉到有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此实验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戴骨传导蓝牙耳机时,耳机声是通过题骨等骨骼传到听觉神经的,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此方式被称为骨传导,该过程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的周围环境的声音就是通过空气(即气体)传播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837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