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05日
资源编号 88036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11-05 八年级上册 0 61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抽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李明和王林同学就生鸡蛋是否可以漂浮在水中,引起了辩论.一旁的刘丽同学则取来一个烧杯,倒入适量的水,再放入生鸡蛋,观察浮沉情况.刘丽同学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4.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5.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声音调变高

B.哨声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C.吹管子时下拉“活塞”,哨声响度变大

D.悦耳的哨声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可能成为噪声

6.下列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中,有可能出现在邳州冬季的温度是(  )

7.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其中的“汤沸”过程是属于(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8.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9.镓是一种金属,它的熔点较低,实验员从恒定温度为20℃的仓库中,拿起一块固体镓放在手心上,一会儿发现,手心里的镓熔化成银白色的液体,如图所示,则镓的熔点可能是(  )

A.20℃                            B.30℃                            C.50℃                            D.60℃

10.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1.“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它(  )

A.反射了红光        B.吸收了红光        C.反射了红、绿、蓝光        D.吸收了红、绿、蓝光

1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萤火虫                         C.蜡烛                            D.三棱镜

13.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14.红外线和紫外线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外线可以通过荧光效应来感知

B.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显著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能够灭菌

15.以下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观察发声的音叉能否激起水花;②研究光现 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③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用同一声源,并在声源的四周包上同样厚度的待测材料;④研究物体的冷热程度时,观察比较同一液体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⑤通过观察到荧光物质发光,感知紫外线的存在。这几个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大致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二、填空题(第24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16.制作一组长度不同的PVC管,用胶板拍击管口就能演奏简单的音乐,PVC管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_____产生的。拍击不同长度的PVC管,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由于和其他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PVC管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甲和图乙的声音 _____不相同;图甲和图丙声音的 _____不相同;图甲和图丁的声音 _____不相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医院里的B超是利用了________成像来观察人体内部,从而进行诊治;消毒灯主要利用的是________线的杀菌功能;医院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19.市面上有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_____成块。(一、三空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0.如图所示,同学们利用纸杯、蜡烛、火柴、铁丝等器材把水烧开纸杯不会被点燃的原因是:开水的温度___________纸的着火点;烧水过程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判断水是否烧开;要想知道水烧开时温度的变化情况,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1.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形成的,如图表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22.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学实验,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这是 ___________现象,A处是 ___________(选填“红光”或“紫光”),为了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从发出至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m。

23.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___________(选填“上部”、“中部”或“底部”),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到t2时间段,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如果还想同时得到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的证据,请你对该实验做出改进:___________。

24.为加强消防安全,在学校楼道内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其中常见的有干冰灭火器。当发生火灾险情时,我们可打开灭火器阀门对准火源根部灭火。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干冰能快速灭火的原理(字数不超过100字)。

三、解答题(第256分,第2629题每空2分,共44分)

25.(1)在某课外活动中,小明从左至右用同样的力依次敲击3个瓶子,发现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变高,请分别用直线画出甲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

(2)小南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从冰箱里取出-6℃的冰,对其进行加热2min时有水出现,然后经过4min冰块完全消失,又经过10min水沸腾至98℃,请在乙图中画出0~22min的冰和水的t-T图像;

(3)如图丙所示,暗室对面墙上开了一个小窗,室内有一光源A,试作出光源A照亮窗外的范围(完成光路图后用“”表示出范围)。

26.下列是我们课堂上做过的实验:

(1)如图甲,在鼓面上放一些泡沫颗粒,研究鼓面振动发声,可以得出“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这一结论。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如图乙将红、绿、______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3)如图丙,小明想通过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的做法是______;

(4)如图丁用一束绿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______(选填“红”或“绿”)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______。

27.小明按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升高到93℃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取下烧杯上的盖子,发现盖子上有水珠,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写出水珠的形成过程:________;

(4)若按图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8.学习了光直线传播知识后,小明和同学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端用塑料薄膜蒙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蒙上塑料薄膜作为光屏;

(2)在此装置前放一点燃的蜡烛,则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若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塑料薄膜与小孔之间距离,塑料薄膜上的像___________(选填“变小”或“变大”);

(3)小华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也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用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图乙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4)小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孔,继续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5)为了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性质,小华可选择的最佳光源是___________。

A.“E”形光源        B.“W”形光源        C.“R”形光源

2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

将水滴入温度比沸点略高的热锅中,很快就汽化了。当把锅加热到温度很高时,水滴入锅中后会不停滚动,到处乱跑,这个过程能持续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这种现象就是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叫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莱氏效应)。

1732年荷兰物理学家赫尔曼首先发现了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因德国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的深入研究而得名。1756年,莱顿弗罗斯特深入研究后发现:当水或其它液体接触炙热物体表面时,接触处的液体急剧汽化,形成一层蒸汽膜,蒸汽托住液滴,使液滴与物体表面分离,蒸汽的溢出会导致液滴的滚动。当物体温度达到莱顿弗罗斯特点(Leidenfrostpoint)时,液体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粗略测量水在平底锅中的莱顿弗罗斯特点约为193℃,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适用于固体。

莱氏效应主要应用于航天科学生活中,厨师热锅时,会向锅里滴几滴水来判断锅是否够热。在传统的过火堆仪式中,表演者先沾湿双脚,光脚快速走过火堆,而不易被烫伤2014年,旨在关注渐冻人症(ALS)的“冰桶挑战”活动风靡全球,但俄罗斯科学家安东·科诺瓦洛夫似乎觉得还不够劲,他把一桶零下196℃的液氮倒在头上,人却安然无恙。(以上危险活动,非专业人士切不可尝试!)

(1)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者“降低”);

(2)挑战者将液氮浇在身上,人却安然无恙,是因为氮蒸气的导热性能比液态氮___________ (选填“好”或“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液体才能发生莱氏效应

B.锅的温度越高,滴入锅中的水汽化就越快

C.只要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就能发生莱氏效应

D.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汽化速度减缓

(4)下列现象不能用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解释的是(    )

A.表演者徒手快速劈开高温铁水

B.冰块放入铁锅中与锅接触的部分很快化开了,而上半部分没有变化

C.湿润的手指快速掐灭蜡烛的火焰,而手指没有烫伤

D.烧红的铁锅打入鸡蛋,晃动铁锅使鸡蛋来回滑动,不用油也能实现不粘锅的效果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解析】科学研究的步骤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李明和王林同学就生鸡蛋是否可以漂浮在水中,刘丽同学则取来一个烧杯,倒入适量的水,再放入生鸡蛋,观察浮沉情况,刘丽同学这一行为是实验环节,是进行实验,故选C.

2.B

【解析】吹奏“埙”时,通过改变手按压不同的孔,改变发出声音的宫、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所以是通过改变振动空气中的长短,来改变声音的频率,即改变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会符合题意。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803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