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8日
资源编号 87123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2024-10-17 七年级上册 0 75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苏科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

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I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    )

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

B.下雨天,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

C.春天,春笋长出地面了

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2.“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长现象;②具有排出体内废物的现象;③具有应激性④能适应环境;⑤能繁殖后代;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3.向日葵向光生长的特性,说明生物体(  )

A.能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                    B.向光生长的特性是遗传的

C.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D.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已造成135人遇难。地震发生后,埋在废墟中的人,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呼吸的通畅。若等待救援时间过久,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还可以通过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来保持体内的能量供给。“呼吸”、“饮用水和无机盐”、“食用蚂蚁”等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一项基本特征(  )

A.生物由细胞构成                                  B.生物具有新陈代谢

C.生物能生长发育                                  D.生物能繁殖

5.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下列新质生产力不属于生物学方向的是(    )

A.航天飞行器搭载太空种子

B.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

C.利用克隆技术生产克隆猪

D.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疾病

6.用低倍物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玻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是在        (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材料上                   D.镜筒中

7.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目镜不变,而物镜由“10×”转向“4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数目变化正确的是(   )

A.变大、变多                                         B.变小、变多

C.变大、变少                                         D.变小、变少

8.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①,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B.转动⑧,能使物像更清晰

C.④可放置玻片标本                               D.光线较强时,用⑤的大光圈

9.某同学用10倍目镜和4倍物镜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视野如下图所示。如果该同学想换上10倍物镜继续观察视野中细胞,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

A.侧面看清10倍物镜,转动转换器,听到“塔”一声,表示换镜成功

B.先换上10倍物镜后,再转动方向调节器,将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

C.向右下方移动植物细胞装片,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D.转动反光镜,换上聚光的凹面镜,增大视野的通光量,防止视野变暗

10.下图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在观察中,若要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镜头组合应该选(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11.黑藻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叶肉细胞单层,叶绿体大而清晰,会贴着细胞边缘按一定方向流动,因此黑藻常常被选作实验材料。同学们制作了黑藻临时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时针转动显微镜的结构⑥使镜筒缓缓上升,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

B.视野B中出现很多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重叠了

C.转动②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以转动结构⑤

D.图C是视野中看到的叶绿体流动方向,实际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12.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片下表皮的物像,甲→乙进行的规范操作是(    )

①玻片向上移动 ②玻片向下移动 ③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④高倍镜换成低倍镜 ⑤换成大光圈、凹面镜 ⑥换成小光圈、平面镜 ⑦调节粗准焦螺旋 ⑧调节细准焦螺旋

A.②④⑤⑦                                           B.②③⑤⑧

C.①④⑥⑦                                           D.①④⑤⑧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我校七(1)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后,小组的几位同学饶有兴趣地在讨论,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明亮

B.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几乎透明

D.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装片,物像才能到视野的中央

14.如图是显微镜操作中镜筒逐渐接近玻片的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玻片中的材料要正对通光孔

B.使用高倍镜进行对光和上图的操作

C.此时眼睛应该注视物镜

D.旋转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玻片

15.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置于

A.实验室里                                           B.家养状态下

C.野外自然状态下                                 D.圈养笼子里

16.关于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

B.实验法也可以不用观察

C.观察法和实验法在研究动物行为时是同等重要的

D.实验法中离不开观察

1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滕州红荷湿地内哪种荷花的花期最长?

B.峄城万亩石榴园内哪种石榴花最美?

C.抱犊崮山上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D.台儿庄运河中哪种鱼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1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做了以下实验:将如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进行观察,那么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空气                B.微生物                  C.管口形状               D.温度

19.为研究性格形成的机制,研究人员选取“负责任”母鼠(善于舔舐和清洁幼崽)和“不负责任”母鼠(不善于舔舐和清洁幼崽)进行亲子抚养实验,观察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幼崽来源 抚养方式 幼崽成年后性格特点
1 “负责任”母鼠的幼崽 “负责任”母鼠抚养 安静,放松
2 “不负责任”母鼠的幼崽 “不负责任”母鼠抚养 敏感、紧张
3 “负责任”母鼠的幼崽 “不负责任”母鼠抚养 敏感、紧张
4 “不负责任”母鼠的幼崽 安静,放松

A.本实验的变量是母鼠的抚养方式

B.组别4的抚养方式是“负责任”母鼠抚养

C.实验结果说明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与其生母无关

D.实验启示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利于其形成良好的性格

20.食品安全是民生大计,细菌对食品的污染可能引发食源性中毒。草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而腐败变质。为开发天然防腐剂,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紫花苜蓿多糖(提取于豆科植物紫花苜蓿中的糖类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大肠杆菌菌落生长情况

紫花苜蓿多糖浓度(mg/mL) 0 1 2 3 4
大肠杆菌菌落数 ++ +

注:“—”表示无菌落:“+”表示有菌落“+”越多,表示菌落数越多。

据实验结果分析,紫花苜蓿多糖作为草莓保鲜剂的最小浓度应为(  )

A.1mg/mL           B.2mg/mL                 C.3mg/mL                 D.4mg/mL

21.海南果农开展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夜晚照明时间段 18:30〜22:30 22:30〜02:30 02:30〜06:30
果实产量(千克/公顷) 1980 4693 9474 2940

A.①的处理是夜晚无照明                      B.各实验组的照明时长相同

C.增产效果乙>丙>丁                             D.丙组处理方法最具推广价值

22.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 体重增长值(克/只)
甲组 X 每天饲喂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 正常 7.34
乙组 Y 每天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A.该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

B.X和Y的数量应该相等且小鼠的体重、大小、健康状况应该相近

C.微塑料会影响小鼠的健康生长

D.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停喂微塑料后小肠绒毛的数量一定会恢复。

23.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C.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24.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做实验                      D.得出不同的结论

25.科学探究常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应注意

A.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B.所有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不相同

26.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为了控制变量,要设置对照。下列几组对照中不合理的是 (    )

A.潮湿与干燥     B.光照与黑暗           C.室内与室外            D.高温与低温

27.分析下表,实验者是为了验证下列哪一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组别 玉米种子 温度 水分 空气 基质
20颗 20℃ 适量 充足 肥沃土壤
20颗 20℃ 适量 充足 贫瘠沙土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肥料

28.下列有关证据和推测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严密的是(    )

A.腐肉生蛆,说明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

B.把大豆种子放进冰箱里不能萌发,说明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C.把经过消毒的肉汤密封起来不会变质,但打开盖子后就会变质,说明导致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瓶外而非来自肉汤本身

D.将点燃的小木条放进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种子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生物社团的同学们利用维生素C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原理,探究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低,结果如下表,请完成下面小题。

试管 加入物质 颜色
4mL加碘淀粉溶液+? 深蓝色
4mL加碘淀粉溶液+2mL草莓汁 浅蓝色
4mL加碘淀粉溶液+2mL西瓜汁 蓝色

29.为了形成对照试管①中应加入(    )

A.1mL蒸馏水+1mL草莓汁

B.1mL蒸馏水+1mL西瓜汁

C.1mL草莓汁+1mL西瓜汁

D.2mL蒸馏水

30.②号试管内溶液颜色比③号试管浅得多,由此说明(    )

A.草莓汁的维生素C含量比西瓜汁高

B.西瓜汁的维生素C含量比草莓汁高

C.草莓汁不含维生素C

D.西瓜汁不含维生素C

II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空2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植物中有种称为“吃人魔王”的日轮花。凡是有日轮花的地方,必有吃人的黑寡妇蜘蛛。日轮花能发出诱人的兰花般芳香,如果人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把人紧紧地拉住,拖倒在潮湿的草地上,直到人动弹不得。这时,躲在日轮花上的黑蜘蛛便蜂拥一般地爬到受害者的身上,细细地吮吸。当蜘蛛吃了人的躯体后,消化排出的粪便就会成为日轮花长大的肥料。

请写出下列语句分别体现出的生物特征:

(1)“人去采摘它,它细长的叶子便马上从四周像鸟爪一样地伸卷过来”体现了________。

(2)“(黑蜘蛛)细细地吮吸”体现了________。

(3)“……消化排出的粪便”体现了________。

32.同学们学习了规范使用显微镜后,对叶片的结构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对光时先转动________(填序号)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________(填序号)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2)使用的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是10×,目镜放大倍数是5×,观察菠菜叶片下表皮,那么物像实际上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显微镜视野如下图所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的是________。需要将装片向右移动的是________,需要调亮视野是________。

33.同学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杏仁能杀死昆虫。果真如此吗?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①准备2只相同的玻璃瓶,分别标号为A、B;准备10只0.3克重的同种蝗虫平均分为两组。

②实验操作方法及结果如下表:

时间

蝗虫状态实验处理

60秒 70秒 80秒
A瓶:加入捣碎的杏仁,加水,铺上吸水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再放入5只蝗虫 活跃 不活跃 死亡
B瓶:不加杏仁,加水,铺上吸水纸,拧紧瓶盖,放置48小时后再放入5只蝗虫 活跃 活跃 活跃

请回答: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A、B两瓶的蝗虫数量各放5只而不放1只目的是________。

(3)有人认为蝗虫不是杏仁毒死的,而是玻璃瓶中缺少空气而“憋”死的,这种想法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4)如果要你证明捣碎的杏仁只有加水后,才能起到毒剂的作用,则需要设置C瓶与A瓶进行对照,C瓶的实验处理是      。若C瓶的蝗虫在60s、70s、80s状态均为活跃,说明________。

34.为探究酸雨的危害,生物学兴趣组配制了不同pH值的食醋和清水混合液来模拟酸雨,探究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①编号甲、乙、丙的3个培养皿,每皿内置两层湿滤纸,均匀撒上相同状态的玉米种子。

②向甲培养皿中均匀喷洒5mL________(pH=7),乙、丙培养皿分别喷洒5mL pH=3和pH=5的模拟酸雨,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③盖上培养皿,置于合适的萌发环境下,定时观察记录种子状况。

(2)请你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种子每天的发芽数并统计发芽率。

(3)结果发现酸雨会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请你提出一条可减少酸雨的合理措施: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是人体排出产生的废物,即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A不符合题意。

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是一种化学反应,不是生物的特征,B符合题意。

C.春天,春笋长出地面了,是植物对环境温度刺激的一种反应,即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说明含羞草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了反应,即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8712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