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生物与环境》-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18日
资源编号 87126

第2章《生物与环境》-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2024-10-17 七年级上册 0 65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苏科版202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

2章《生物与环境》

I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改变生物

2.庄稼地里的杂草与农作物,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3.一块菜地里影响白菜生长的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湿度                 B.光照                      C.温度                      D.瓢虫

4.女贞是一种常见植物,具有滞尘抗烟、吸收二氧化硫等功能,常作为城市行道树。这是利用了生物与环境的哪一种关系(    )

A.环境能影响生物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要依赖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

5.若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

6.广东用瓦筒(如下图)来种植韭黄,韭菜本是绿色的,但被瓦筒罩着的韭菜会形成黄色的韭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韭菜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A.温度                 B.光                         C.空气                      D.瓦筒

7.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基本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有关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茎和叶脉中的营养组织相互连通,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都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利于从环境中吸水

C.植物的茎尖有输导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促进茎的生长

D.蒲公英的果实有伞状的细毛,能随风飘扬,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8.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B.莲藕的茎和叶柄内有相通的气腔

C.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羽毛密,皮下脂肪厚

9.对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因素

B.田野中各种植物和蛇、蛙等因素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它蝗虫

10.某同学为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生活

C.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1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光照影响的是(  )

A.荔枝主要在南方种植,北方不宜种植

B.瓦松在短暂的雨季完成整个生命历程

C.海边红树的地上根有发达的通气结构

D.船舱内的草芦幼苗向着窗户方向生长

12.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  )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D.营养物质

13.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4.稻田中杂草与水稻的关系属于(    )

A.种内互助         B.捕食                      C.共生                      D.竞争

15.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了核电站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受到核辐射的患者表现为疲劳、皮肤发红、溃疡、呕吐、腹泻等。这一实例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16.鸟足的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选项组符合啄木鸟足的特点的是(    )

17.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水                          D.光照

18.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农谚中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空气、水分                                        B.温度、水分

C.土壤、阳光                                        D.空气、阳光

19.研究发现,某种蔬菜被蚜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信号。周围同种蔬菜收到信号后,可快速产生抵抗蚜虫的物质,以避免被大面积啃食。上述描述中生物间的关系有(  )

A.种内互助、寄生                                 B.捕食、种内互助

C.捕食、共生                                        D.竞争、寄生

20.宋代诗人苏轼在诗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1.生活在同一棵树上的蚂蚁会帮蚜虫驱赶天敌、照顾后代,当蚜虫受到蚂蚁触角的“按摩”后,能分泌含糖量高的“蜜露”供蚂蚁取食,请判断蚂蚁和蚜虫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22.西西常发现下雨天的第二天足球场草地上有很多小土堆,调查发现是蚯蚓把下面的泥土翻出地面,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3. “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对水稻高产的理想追求。下列相关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C.水稻吸收肥料——生活需要营养

D.水稻开花结实——对刺激作出反应

24.下列说法不属于对环境适应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

B.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和树枝

25.宁陵酥梨皮薄肉嫩,味甜汁多,享誉中原。宁陵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适度,有发展酥梨的优越自然条件。这体现出(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26.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中,一般找不到绿色植物,主要原因是(    )

A.海水压力太大

B.深海温度太低

C.200米以下深海处,无阳光

D.以上都不是

27.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28.北极熊和青蛙在冬天时要进行冬眠,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水平,进入麻痹状态,待环境条件改善后,重新恢复活动。这体现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空气

29.小丽在小区的树林里观察到:三种不同的鸟类生活在同一种树上,但很少发现鸟类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鸟类(    )

A.各自占有的小生活环境不同               B.都吃同一种食物

C.体型和生活习性差别不大                   D.在树上同一个位置筑巢

30.密西西比鳄是鳄目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动物,它与原产自中国的扬子鳄有亲缘关系。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密西西比鳄孵化后的性别比例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低于26℃时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雌雄比例是相等的

B.在26℃—34℃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雄性比例上升

C.温度高于34℃后密西西比鳄孵化后全部为雄性

D.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密西西比鳄种族延续

II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

31.(4分)自古以来,莲因形态优美、寓意高洁,深受国人喜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莲藕的通气孔特别多,这些孔与挺出水面的叶彼此贯通,形成一个输送气体的体系,有利于莲在缺乏空气的淤泥中生长。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通过名句“两般颜色一般香”“香远益清”的描述,可推测莲花的传粉需要________(填“昆虫”或“风”)作为媒介。

32.(10分)图是与小麦有关的生态因素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

(2)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任意写两个)

(3)图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________。(任意写两个)

(4)请分析其中杂草与小麦的关系是________关系。

33.(12分)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1995年、2001年两次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魏县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能够满足鸭梨的生长条件,特别适合发展鸭梨等林果类种植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干可知,影响鸭梨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某种植园的科技人员如探究光照时间对鸭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①选择180株鸭梨苗,将它们平均分戒A、B、C三组。

②A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700小时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1200小时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平均年日照时间1700小时的朝南坡地。

③定时进行科学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鸭梨树开始结果。

④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总产量 果实大小 甜度分析
A组 84千克 不甜,酸味较重
B组 106千克
C组 97千克 甜,略带酸

该科技人员探究过程中选择180株面不是3株鸭梨苗,目的是 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鸭梨适宜种在________的环境中。

(4)三组鸭梨的甜度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选填“生物影响环境”或“环境影响生物”。

34.(20-21七年级上·内蒙古鄂尔多斯·期中)(14分)“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有些同学提出了上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探究。

(1)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将硬纸盒一分为二,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图________所示,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然后在纸盒中央放入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硬纸盒两侧鼠妇的数量按上述实验计划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计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的________。实验时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大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

(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可以吸引蜜蜂等昆虫前来采蜜,有利于捕食。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都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可见,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第2章《生物与环境》-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 https://www.0516ds.com/87126.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