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07日
资源编号 86385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10-07 九年级上册 0 68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卷+期中卷+期末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           B.核内质子数:

C.B、C同周期              D.A、D同族

2.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

3.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牛顿

4.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大量制造出反物质中的反氢原子,认为反物质研究领域的前景“正前所未有的光明”。反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性与原子的电性刚好相反……假若发现反氯离子,请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大胆设想反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A. B. C.      D.

5.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铁FE       B.氟Fu       C.钙Ca       D.镁mg

6.下列属于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是(    )

7.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元素周期表里有序排列着一百余种元素.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镁     B.硫     C.氮     D.氩

8.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汞     B.水     C.硫酸铜     D.空气

9.如图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形成了稳定结构

C.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D.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10.老子言:“上善若水”,其含义是地表水经过太阳光照射变为水蒸气进入云层,又经过不同方式回到地表,完成了水的天然循环,做到润万物而不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尺度视角:水蒸发为水蒸气的过程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B.空间视角:任何状态下的水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C.能量视角:太阳光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D.转化视角:水在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11.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7的原子是(    )

A.非金属原子     B.金属原子

C.不能确定 D.稀有气体原子

1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H2O2可杀菌消毒,而H2O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
D、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油墨的气味 分子在不断运动

13.下列有关物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g由原子构成,H2由分子构成

B.和最外层都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C.X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n,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为n

D.,,分别表示Mg2+和Cl

14. 2024年重庆将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单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根据下图有关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B.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C.图中m的值为14,n的值为4     D.图中“28.09”表示1个硅原子的质量

1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物质分类

C.原子结构            D.反应类型

16.已知某离子R2+的核外电子数为n,据此不能确定该原子的(    )

A.质子数     B.核电荷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17.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18.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错误的是(    )

A.Ca—钙元素                                    B.2N—2个氮原子

C.Mg2+—镁离子                           D.2Cu—2个铜元素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4题)

19.分别描述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

(1)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国正在筹建月球科考站。针对“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查阅资料:

资料1  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2.4 km·s-1

资料2  使用质谱仪测定,在月球黑暗处发现有极微量的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氖气和氩气等。日出时,月球表面有极微量的甲烷和氨气产生。

(1)氖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氩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___________个。

②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0℃时,氢气、氦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下所示。

①由上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___________有关。

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的氨气(NH3)是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画出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中国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国内首条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攻克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焊接时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图2:我国科学家研究月球土壤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嫦娥石”,此矿物属于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矿物中所含Fe2+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图3:“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首次在珠峰地区从海拔9000米以上高空进行了气象观测。浮空艇外形呈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浮空艇内部由两个气囊组成,氦气气囊负责提供升力,这是利用了氦气具有的___________性质;空气气囊则使浮空艇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外形与压力平衡,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4)图4:2023年5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上采用铷(Rb)原子钟提供精准时间。下面图乙中的微粒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铷原子(如图甲所示)与图乙中___________ (选填“A”“B”或“C”)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2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该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2)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过氧化氢分子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氧气

(3)为使图示完整准确,应在丙中补充___________(填“A”或“B”)。

(4)由图示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分子。

三、科学探究题(共2题)

23.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实验准备】

(1)向盛有的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色;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以上现象说明,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

是___________ (填“空气”、“水”或“氨水”)。

【进行实验】

(2)另取一个小烧杯B, 加入的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装置如下图)。观察几分钟,填写下表:

烧杯A 烧杯B
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主要能证明分子具有的一个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B

【解析】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加,所以原子序数C>B,故A正确;

B、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A、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不可能属于同种元素,所以核内质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同一横行为同一周期,所以A,B,C同周期,故C正确;

D、A、D是同一列,同一纵行为同一族,故D正确;

故选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九年级上册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新教材) https://www.0516ds.com/8638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