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铁制作炊具 B.用氢气充气球
C.燃放礼花 D.用铜制成导线
2.实现绿色化学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D.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3.科技展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绝热 B.隔水透气 C.导电 D.透水
4.下列图片中的内容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A.研制新材料 | B.研究转基因食品 |
C.研究激光武器 | D.研究AI人工智能 |
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
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
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加入试管中
6.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
A.用烧杯做反应容器 B.在试管中进行化学反应
C.在量筒中溶解食盐配制食盐水 D.在烧杯中溶解固体药品
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实验B中的白瓷板表面有炭黑
C.实验C中外焰部分火柴模最先碳化
D.实验D中的“白烟”不能再次被点燃
8.小明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了,你认为下列哪些原因会导致试管炸裂( )
①试管外壁有水 ② 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③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的水 ④ 试管中的水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 ⑤试管底部接触到了酒精灯的灯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9.五育并举,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在下列劳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扫地 B.生火 C.摘菜 D.提水
10.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铁钉 D.称量
11.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
D.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
12.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B.实验失败,数据失真,可采用他人的实验数据
C.药品要按量使用,必要时可做对比实验
D.实验中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数据
13.实验室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
14.鉴定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气体颜色
C.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
15.下列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大
B.蜡烛燃烧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C.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出现水雾
D.熄灭蜡烛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三、填空与简答题(共4题)
16.任选图中三位同学,说出图中同学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行为。例:②号同学在实验室吃零食
①号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号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号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⑤号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问题:
(1)需要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 (写名称)。
(2)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 (填序号)。
(3)用①量取10mL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mL。
18.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
②木炭能燃烧;
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④将炭粉碎;
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
⑥点燃一块木炭将其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⑦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 .
19.某同学对蜡烛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上,由此说明蜡烛常温下为固体,还可说明蜡烛的其他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等。
(2)点燃蜡烛,观察其火焰分为___________层。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如图)约2 s后取出,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 (填“a”“b”或“c”)处最先炭化,由此说明,蜡烛具有可燃性,且火焰的___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看到___________,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看到___________,因此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
(4)取一根10 cm长的玻璃管,用试管夹夹住,将玻璃管插入蜡烛火焰中,看到另一端管口有白烟冒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共1题)
20.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的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 (填“固态”或“液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C
【解析】A、用铁制作炊具,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
B、用氢气充气球,是因为氢气密度小,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C、燃放礼花,是因为礼花具有可燃性,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用铜制成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2. 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