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5日
资源编号 82765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08-14 八年级下册 0 1,01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

2023-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八年级(下)

期末语文试卷

一、(24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青春,如同一首jī áng的乐章,在岁月的长河中奏响生命中的精彩。我们挥洒汗水A 释放激情,追寻着那心中的理想之光。青春是一场盛大的演出,我们yǎn yì着自己的故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焕发出xuàn lì的光彩。我们将奋斗的足迹,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上;B , 。追梦无止境,青春正当时!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jī áng________

②yǎn yì________

③xuàn lì________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3)根据语境,请在B处仿写一组句子。

2.下面有关课本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功的即席讲话,一定都有着鲜明的语言特色,或机智敏捷,或幽默诙谐……

B.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在情节发展中可以设置一些小悬念。

C.《一滴水经过丽江》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以书信的形式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

3.《经典常谈》一书中,朱自清评价孔子时使用了“断章取义”,你怎么看待朱自清的这种评价?请结合下面内容谈谈。

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断章取义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的作用,而教化作用只在《庄子》与《荀子》处说到。

4.小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制作下面的笔记。请结合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评价他做得如何,并说明理由。

5.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阅读经典,感悟人生。好友分别,有“我寄愁心与明月,(1)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牵挂;夕阳西下,有“相顾无相识,(2)________”(王绩《野望》)的孤独;文人遭贬,有“拣尽寒枝不肯栖,(3)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悲戚;贤者求仕,有“(4)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苦楚。然而面对别离,友情跨越了时空,如王勃“(5)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豁达;面对失意,可将郁愤置于生命长河,如陆游“(6)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的忠贞。

二、(5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答张十一功曹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这是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所作。张十一,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功曹,官名。②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③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①诱厉:劝导勉励。②馆:收留。

(1)有人曾评价甲诗“真得杜意”,即情感与景物相互兴发,造成怨而不怒的意境。请结合颔联说说你的理解。

(2)甲诗哪两句写出诗人婉拒张十一的“扁舟西下共归田”?请结合内容分析诗人拒绝的理由。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停一处)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而观诸权门豪士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荣悴不易

③则相与谈宴

④虽晨炊不给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是下面的哪种?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A.难遇伯乐的千里马

B.善识千里马的伯乐

C.两者皆是

7.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凝聚文化精髓, ________

①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近日,如皋市博物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给人们呈上了一道道精美可口的“文化大餐”。

②方寸天地,皋韵传承。篆刻体验活动现场,“东皋”“雉水”等一个个具有如皋特色的印章逐个完成。篆刻历史悠久,与中国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相互辉映,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要素和内涵。此次篆刻体验不仅激发民族文化自信,也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

③雉水琴学,雅韵逸风。为丰富市民观展体验,数位古琴名家倾情演绎《白雪》《猗兰》《樵歌》等多支古琴名曲,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④文博课堂,学韵共享。“文博知识进校园”是博物馆特色品牌活动之一,有力推动了如皋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让在校学生深入了解如皋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提升和培养了广大青少年的精神素养和文化自信。

(选自如皋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

万事兴“龙”——南通博物苑“龙”文物主题展

①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2024年是甲辰龙年,南通博物苑推出和“龙”有关的主题文物展览,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②展览以南通博物苑收藏的“龙”有关文物为主,介绍了“龙”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如龙凤油灯座寓意着夫妻之间和谐相处,传达了对新人美好未来的祝福;黄地粉彩龙凤瓶寓意着富贵如意、和谐美满;双龙纹玉杯寓意着互生互盈、吉祥美好……展览内容除历史、文化外还涵盖了民俗、非遗等领域,现场共有展品160余件。此外,展览现场还有场景设置、音乐互动、扫码观展等形式,加深观众与展陈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多种形式让观众感悟“龙”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材料三】

南通:“文博之乡”焕新彩

①又到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众所周知,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正是当年张謇先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而创设,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民众从中获得教益。

②说起名字,南通博物苑为何是“苑”而非“院”呢?“苑”有园林、园囿的含义,还寓意科学文化荟萃之地。与一般博物馆不同,南通博物苑不仅有室内展馆,还有室外园林,开创了中国博物馆建设“馆园一体,中西结合”的先例。

③南通博物苑见证了张謇先生“教育救国”“实业报国”的伟大理想。南通博物苑南馆的楼上月台门旁,高悬着张謇先生手书的那副著名的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④以南通博物苑为龙头,近年来,南通30余家博物馆聚点成阵、融合发展,带动历史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群“火起来”。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备案博物馆总数为31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1家,非国有博物馆10家。国有博物馆中,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12家,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9家。全省拥有博物馆355家,南通占比为8.7%,居全省第四位。从等级博物馆数量来看,全市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7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国家三级博物馆6家。全省拥有等级博物馆70家,南通占比10%,并列全省第三位。

⑤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019年12月,南通博物苑等13家博物馆联合成立环濠河博物馆群联盟;2022年5月,全市35家文博相关单位成立南通市博物馆联盟,通过藏品互通共享、故事共创传播、活动联办互动、文创开发联销、人才共建联动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迸发南通文博事业发展的新力量。

⑥2022年起,“博物馆热”急速升温,市民游客纷纷走进身边的博物馆等文博场所,在近距离接触文物的同时,感知历史脉搏。据统计,2022年度,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342万人次;2023年度,全市接待参观人次达到437万,同比增长27.78%。

⑦行走博物馆,读懂一座城。作为“游”与“学”的有机融合体,教育研学也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南通文博场馆积极组织和策划各类专题讲座、亲子活动、青少年志愿者讲解活动,以博物馆为载体,以文物为媒介,通过沉浸式体验,将“知”与“行”合一,让中小学生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引领广大青少年开启丰盛的“博物知旅”。

(选自南通新闻网,有删改)

(1)阅读材料一,按要求完成下面内容。

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将标题补充完整。

②材料一中的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根据材料二制作一张参观“龙”文物主题展的龙博卡。

万事兴“龙”——南通博物苑龙博卡
展览时间 2024年5月18日——6月18日 展览内容:历史、文化、民俗、非遗
展览地点 南通博物苑新馆一楼临展厅 展览目的①________
龙的成语 ②________ (至少写出两个) D幅图中“龙舟”的寓意③________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博知识进校园”是有力推动了如皋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

B.全省拥有等级博物馆70家,南通占比10%,并列全省第三位。

C.作为“游”与“学”的有机融合体,教育研学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南通博物苑引领广大青少年开启丰盛的“博物知旅”,让更多民众从中获得教益。

(4)认识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就是去逛它的博物馆。为了让更多的人开启丰盛的“博物知旅”,从而爱上一座城,请你结合三则材料提出三点建议。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________李娟

①春天的桂林,多雨。烟雨中的山水最为迷人。

②清晨,微风细雨中乘着一条小船游漓江,细雨落在身上,分不清是雨还是雾,空气清新如甘泉。青山如黛,江水如蓝。山都不高,也不陡峭,有的如小鹿,有的似碧螺,有的如蘑菇端坐在漓江之畔。山水青翠,令人神清气爽。想起诗人韩愈的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③水边多凤尾竹,随着微风摇曳着身姿,在碧波中照影儿。江边停着一张竹排,竹排上蹲着戴着斗笠的渔翁,一口一口悠闲地抽着烟,竹排的另一头蹲着两只褐色的鸬鹚,静静地望着江水发呆。渔翁将长竹竿伸向鸬鹚,它们就一头扎进清凌凌的江水里,不一会儿又游回来了,嘴里叼着一条小鱼,渔翁拿出一个竹篓,一手抓住它的脖子,它乖乖地将小鱼吐进竹篓里。鸬鹚神奇的本领,让孩子们看得出神。

④午后,我们乘车离开桂林市去了阳朔,一路柳丝如烟,陌上花开。阳朔是一座山水环绕的小城,几分安逸,几分宁静。

⑤阳朔的西街多榕树,沧桑的老树有几百年了吧,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大树绿荫如盖,无数根须低垂着,仿佛大树的血管,它们重新回到大地深处,与泥土紧紧相连。微风习习,榕树下一片清凉世界。白发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在树下聊天,或者相对无言坐着。大树的枝丫上蹲着几只黑色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或歌唱或低语。忽然想起黄永玉先生的一幅画,画着一只黑色的小鸟,画旁写着:“鸟是好鸟,就是话多。”令人忍俊不禁。

⑥走进西街深处,见有一座古朴的院落,木门开着,围墙上有砖雕的漏窗,几枝粉红的樱花从墙上探出头来。这里是画家徐悲鸿先生的故居。走进安静的院落,就看见一棵高大的玉兰树,郁郁葱葱,足有二十多米高。一树白玉兰盛开,花香袭人。徐悲鸿故居的牌匾是他的夫人廖静文题写的。抗日战争期间,画家徐悲鸿为躲避战乱,曾在这里居住,当地人常常看见他背着画夹畅游阳朔的身影。他与秀美的山水结下美好的情缘,在这里创作了《漓江春雨》等名作。

⑦夕阳西下,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漓江边散步。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余晖洒在江面,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清澈,石子粒粒可见,孩子们脱了鞋子,卷起裤脚,站在清凉的水中嬉戏,水花四波。我和朋友坐在岸边的石阶上,看着他们在水中游戏。孩子大声呼唤着,妈妈,水一点都不凉,快点下来呀……

⑧漓江两岸,树木葳蕤,春花烂漫,余晖将游人染成金色。

⑨余光中先生说:山水有相逢,终会到漓江。秀美的漓江山水吸引了画家徐悲鸿,吴冠中、李可染也多次来这里作画。

⑩吴冠中画过诸多漓江美景,写实与写意虚实有度,淡雅娴静,有一种东方审美的意蕴和韵味。

⑪想起吴冠中先生的画作《漓江山水》,那一年冬天在阳朔,他和妻子来江边作画。一帧黑白的照片里,两人都穿着毛呢大衣,下雨了,江边的风大了起来,她一手为吴冠中撑着雨伞,一手为他撑着画架。吴冠中站在伞下,不顾风雨潇潇,依然全神贯注地作画,忘了风雨,忘了衣服已经被雨水淋湿。中年人的爱情那么动人、暖心。她是他的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不离不弃。她是那个在雨中为他撑伞的人,在雨中陪他作画的人。人世深情,都在默默无言的相依相伴里。

⑫住在阳朔西街,晨起,独自去江边漫步。薄雾如纱,山水苍茫,静谧悠远。不远处的江畔有几户人家,屋顶上正升起袅袅炊烟。在江水的转弯处,一群野鸭子自在地游来游去。山水之间有人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间最美的画卷。

⑬晨曦里,一个人在小巷游走。昨夜落过小雨,香石板路越发显得洁净清幽。有卖花的中年女子挑着担子迎面走来,她的叫卖声旖旎婉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她头上包着蓝花布的头巾,担子里插满桃花、樱花、铃兰、白百合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仿佛挽着一担春天。

⑭我跟着她的脚步,慢慢走,嗅着淡淡的花香,在阳朔的春天里,我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做一朝的赏花人。

(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2)小文读了文章之后认为第⑪段写吴冠中先生绘画的事件可以删去,你认为呢?为什么?

(3)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个作为文章标题会更恰当,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山水有相逢

B.漓江山水

三、(60分)

9.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作文。

青春的路上,我们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拼搏,少了一份幻想;多了一份理智,少了一份冲动……

请以“今天,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横线处补充完成;②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

参考答案

1.(1)     激昂     演绎     绚丽

(2),

(3)示例:我们将炽热的情怀,书写在青春的诗篇里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激昂(jī áng):激励,奋发振作。

演绎(yǎn yì):铺陈、表现。

绚丽(xuàn lì)耀眼而华丽。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276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