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13日
资源编号 82542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08-12 八年级下册 0 63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对于我们而言,无数个远方从“想去”止于“不能去”。亢(   )奋的灵魂真实地听从诗意远方的呼唤:你可曾想驾着乌pénɡ(   )船伴着皎洁的月光去平桥村看社戏,在豆麦蕴藻之香的空气里品尝旺相的罗汉豆? , ?你可曾想依着山坡拾(   )级而上,在色彩斑lán(   )、白云缭绕的勃朗峰顶饱览华丽的天衣云锦?

你可曾漫步秋水河畔,寻觅“伊人”的身影?你可曾留恋神秘桃花源,追寻陶公的脚步?你可曾荡舟烟波浩渺、气动山河的洞庭,倾听孟浩然的心绪?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乌pénɡ(     )船 ②色彩斑lán(     ) ③亢奋(     )  ④拾级而上 (     )

(2)写出画波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

烟波浩渺  _______ 短语

(3)请任选下列课文,补写在文中横线上,使前后形成排比句式。

A《安塞腰鼓》          B《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你可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总是无法冲破统治者的剥削压迫和精神枷锁:如:《式微》中“(1)_______,_______”揭示了天黑了,受奴役者还在泥水中劳作不能回家的原因;《卖炭翁》中“(2)_______,_______ ”形象描绘出统治者爪牙的蛮横掠夺;《石壕吏》中“(3)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则表现了人民长期深受兵没之苦……所以古人也在积极寻求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还有儒家的大同社会:“是故(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灯光戛然而止,周边一片漆黑,原来停电了。

B.在书店里,总有人看书如走马观花,对书籍袖手旁观。

C.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对物质享受从不刻意追求。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邀遏与不修边幅。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满足自己的成绩,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B.《石壕吏》是一首叙事性古体诗,同时又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结尾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C.日常交往中,当有人提问、建议或者质疑,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这就是应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最终偷换概念,巧妙应对。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是古体诗,前者是歌行体,后者是乐府体。

综合性学习(5分)

5.五一前夕,班级开展“跟着名著游祖国河山”主题活动。

【我来主持】

(1)小淮拟写了活动启动仪式的主持词,请你补充完整(50字左右)。

【我来推荐】

(2)小淮和同学组成编委会,一起编制主题研学手册。这是主题研学手册的整体框架。请你在空缺处再补充一项,并说明理由。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古诗阅读(5分)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为滁州知县,在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辞官,但均未获得允许。这首诗系作者贬官后所作。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是(   )

A.这首诗前后对比鲜明,情、景、理三者的水乳交融,既富于艺术感染力,又能在思想上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B.“百啭千声“百”“千”是实指,极言叫声之繁,花样之多,这种情形使得作者感到新鲜与惊奇。

C.“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分别写出了画眉鸟叫声的婉转和所处环境的优美。

D.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押韵规律是逢双押韵,且首句最后一字也押韵。

7.借物抒怀是常用的描写抒情手法。请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任务。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以,介词,根据。奚,何,什么。②重:重视。③敬上畏罪:恭敬君上,畏惧犯罪。敬,恭敬,尊重。上,君上,泛指统治者。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

8.解释下列加点字。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     过: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______________

(4)故治国常富 故______________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 以 善 为 国 者 必 先 富 民 然 后 治 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周亚夫军细柳》)

B.居无何  (《周亚夫军细柳》)       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C.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富贵不能淫》)

D.虽乘奔御风(《三峡》)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2.用自己的话说说【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之道?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17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日香山

梁衡

①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另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已经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岸、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几十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道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呈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是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幼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相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他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常青的松柏来做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被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然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选自《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1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冬日香山的特点。

14.梁衡先生在《壶口瀑布》中通过雨季观瀑与枯水期观瀑的对比,实现了思想感情上的转折与升华,本文在写法上与之极为相似,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15.下面句子在修辞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结合语句作简要分析。

(1)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2)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梁衡《壶口瀑布》)

16.作者对香山景物的称呼不同,称“灌木”为“它”,称松树为“他”,称香山为“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这样称呼的原因。

17.作家写景绘形往往不在于物,而在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情。阅读全文后,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四)名著阅读(7分)

班级举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研究与创作活动,有下列任务需要你来完成。

18.任务一:你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幅插图,被它吸引,你对这幅插图进行了赏析。

19.任务二:你们组同学还创作了两幅插图,你作为小组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了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0.任务三:最后你总结了插图在名著中起到的作用。

三、作文(50分)

21.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奔跑,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们在奔跑中不知疲倦,我们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抵达梦想的前方。

请以“成长路上,我与_______一起奔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参考答案

1.(1)     篷     斓     kànɡ     shè

(2)主谓

(3)     你可曾想踏上陕北的黄土地,在波澜壮阔的黄河边感受一下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     你可曾想登上海拔六千米的格拉丹东雪山,在坚冰丛莽间的冰塔林中品尝一口长江源头的水?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乌篷船(wū péng chuán):一种小木船,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间夹竹箬,上涂黑油。

色彩斑斓(sè cǎi bān lán):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美丽,多用来形容颜色丰富、五彩斑斓的景象或物品。

亢奋(kàng fèn):指极度兴奋。

拾级而上(shè jí ér shàng):形容逐级登阶。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254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