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态变化》(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18日
资源编号 81923

第四章《物态变化》(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4-08-05 八年级上册 0 64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声现象》(基础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第一章...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

第四章《物态变化》(培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钢材比0℃的木柴更冷

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完全浸在液体中

2.糊涂的小明取来一支示数为38℃的体温计,没甩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和39℃的两名志愿者的体温,则测出的温度依次为(  )

A.37℃和38℃       B.38℃和39℃       C.37℃和39℃       D.以上都有可能

3.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若在该实验的过程中,用风扇对酒精棉吹风,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时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

4.纸遇到火会燃烧,但某实验小组却完成了如图所示的“纸锅烧水”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锅里的水在烧开之前没有发生汽化现象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被水蒸气烫伤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比开水的温度更高

D.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

5.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90℃时氮是液态

B.将氮和氧放在﹣20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

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6.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 15min 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水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的质量会增加

7.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

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0℃

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为了使冬天路面上的积雪很快熔化,常会在积雪上洒盐,这是因为(  )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

D.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9.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形成的。下列说法中(  )

①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②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③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④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0.某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知识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所示,在甲锥形瓶中放入少许碘颗粒,用酒精灯加热,空的乙锥形瓶放在盛有冰水的大烧杯内,锥形瓶底刚好接触水面,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碘的熔点为113.5℃,沸点约为184.4℃,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锥形瓶出现的气态碘可由固态碘升华而成

B.甲锥形瓶中会出现液态碘

C.乙锥形瓶内会出现固态碘且大多在瓶底

D.若乙锥形瓶内插入温度计,整个过程示数逐渐变小

11.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

D.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

12.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其中由丙到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升华                      C.熔化                      D.液化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3分)

13.如图1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 _______;在读数时,图2中的 ______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

14.小妮同学想测量某液体的温度,但她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如图她先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柱位置标记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液柱位置标记为B点,再用刻度尺测得AB间的距离为25厘米。最后他用该温度计来测量某液体的温度,发现液柱高度位置在A点上方15厘米处,则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

15.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此时烧杯中的水已沸腾,若要探究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是否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①_______,如果出现②_______的现象,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吸热。

16.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起飞的情景,依据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_______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_后_______ 形成的。

17.夏天,室内开空调,家里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 _______形成的,这层白雾在窗户玻璃的 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一侧。

18.“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是民间的俗语,这个现象是水温差异以及气压大小导致的。水烧开之前,气泡由 _______变 _______,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还没有到达表面就破裂了,引起水面的振荡,发出声响。水沸腾时  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

19.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时,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然后在瓶口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如图所示。仔细观察金属盘的底部,会发现有水珠出现,这些水珠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 _______现象。随着实验的进行,金属盘底部会有水滴不断滴下,这类似于大自然中的“雨”,如果想让“雨”下得更大一些,则可在金属盘内加入 _______(选填“热水”或“冰块”)。

20.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能将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出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3D打印技术之一的熔融沉积成型是指喷头在计算机控制下作三维运动,丝材在喷头中被加热到温度略高于其熔点,熔丝变成液态,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变成固态成型,该过程中丝材先 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再凝固,丝材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中 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1.小刚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2.会“冒烟的”炒酸奶是非常受欢迎的路边小吃,如图所示。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倒入酸奶,酸奶会瞬间 _______,同时出现大量“白气”,这是因为液氮_______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______成小水滴或 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三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4.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甲、乙、丙、丁四个试管中的物质的熔化过程进行研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四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试管_______中的物质是非晶体;试管_______和_______中的物质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均选填“甲”“乙”“丙”或“丁”)。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1分)

25.生活中常将牛奶放在热水中(即“水浴法”)加热,如图甲所示。小明想知道牛奶的沸点,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给牛奶加热,当温度接近90℃,每隔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表所示;

(2)牛奶沸腾时,内部涌出大量气泡,在表面堆积,不易破裂,需不断搅拌气泡;可见,牛奶的沸腾也是一种剧烈的_______现象;同时奶香四溢,这属于_______现象;

(3)实验表明,牛奶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表明牛奶沸腾需要_____热量;

(4)小明发现牛奶的沸点与水的沸点接近,但极容易溢出(俗称“潽(pū)锅”),用“水浴法”加热牛奶的好处是_______(写出一条)。

26.物理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们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小刘选用三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并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秒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的时间,只有第2次实验用电风扇对杯中热水吹风。(水不溢出)

实验数据记入表格:

(1)实验中是根据_______来判断热水冷却的快慢的;

(2)分析表中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分析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水表面空气流速越快,达到相同冷却效果的时间越_______;

(3)在冬天,为了让热水保温时间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_______(选填“玻璃”“塑料”或“铝”)材料制成的容器;

(4)结合生活实际和实验探究过程,你认为影响热水冷却快慢的因素还有哪些?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7.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沸腾实验中,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_____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_______(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4)如图丙是另一小组做“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时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其中 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_______℃,图象中 _______段是它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经历了_______min。

28.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_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发生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水蒸气发生_______    现象而形成的。看到的白雾会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第二天再进实验室时,发现碘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①第一天实验后,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_______;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_______形成的。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以体积小、静音、加湿均匀而深受用户喜爱。超声波加湿器原理是什么呢?如题图甲是某款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振子每分钟向水箱中发射900万次高频振荡波,将水打散成直径为3~5微米的细小水雾颗粒喷出。加湿器加湿效果如何呢?物理学中将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叫做该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研究发现: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测定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湿度计是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玻璃泡裸露在空气中的称为干球温度计,用棉布包裹住玻璃泡浸在水槽里的称为湿球温度计。已知部分室温下的相对湿度如下表所示。

(1)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_______(选填“方向性好”或“声能集中”)的特点制作而成的;

(2)加湿器工作时,喷出的水雾最终使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是:水雾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关于加湿器和干湿球湿度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常工作时,加湿器的响度约为70dB

B.加湿器喷口外的白雾是液化形成的

C.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小,表示当时空气越干燥

D.包裹湿球温度计玻璃泡的棉布不能用酒精沾湿

(4)题图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玻璃泡部分已被遮挡,由图可推测湿球温度计是_______(选填“A”或“B”)。根据两温度计的示数,对照湿度表可知: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

(5)某天中午,小明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26℃,湿温度计示数为21℃。到了晚上,小明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15℃,湿温度计示数为10℃。由此可判断: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

参考答案

1. D

【详解】A.0℃的钢材0℃的木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

B.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读数时为求准确,应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拿出来读数。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物态变化》(培优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苏科版) https://www.0516ds.com/8192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