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4日
资源编号 81163

江苏省宿迁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07-24 八年级下册 0 633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总
江苏各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卷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闭卷考试。

2.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选项字母涂满、涂黑。如需修改,要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再选涂其他选项。

4.答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以下是“非遗组”活动的小结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完善。

传承非遗文化,触摸城市记忆,宿迁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数万年的人类活动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走进项王故里景区,感受亘古绵延的文化宿迁;走进中国酒都,品味醇香漫yì(   )的醉美宿迁;走进水韵名城,体验绚(   )丽优美的风雅宿迁。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奔去。在竞相发展的文化大舞台上,宿迁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这个伟大的时代赋(   )予我们的馈赠真是太多太多了。在新时代潮流的推动下,让我们有了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力量,我们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书写崭新的历史篇章!我们怎样才能无愧伟大时代的殷殷嘱托和切切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A (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地拼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huàn(   )发出更加的光彩!

(1)根据文中拼音写汉字,或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漫yì(     )      绚 (     )丽      赋(     )予      huàn (     )发

(2)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请帮“古诗组”完成活动小结,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古诗文。

游览美景,总是让我们想起经典诗文。因为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的永恒主题。这里有“①______,左右采之”(《关雎》)的劳作场面,也有石壕村“存者且偷生,②______”的悲惨现实;也有爱国词人陆游“③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的坚贞不屈。“④______,但余钟磬音”中是常建在古寺中获得的内心宁静。“⑤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⑥______,⑦______”体现了苏轼孤独的心境和高洁的志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⑧______,端居耻圣明”一句婉转表达了从政的心愿;“选贤与能,⑨______”是孔子对大同社会的畅想。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人生养料。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B.《石壕吏》是一首叙事性古体诗,同时又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结尾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C.日常交往中,当有人提问、建议或者质疑,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这就是应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最终偷换概念,巧妙应对。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是古体诗,前者是歌行体,后者是乐府体。

4.“和”文化源远流长,对我们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影响至深。你所在班级正在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和”之探究。“和”字的甲骨文写法为“龢”(见下图),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是笙、箫之类的吹奏乐器,能与多种乐器声音相谐。可推测这个字的意思为______,它的造字法是______。

(2)班上准备出一期以“和”文化为主题的特刊,小雅同学找到了4幅插图,你认为哪一幅不合适,请说明理由。

A.将相和        B.六尺巷              C.于令仪宽偷           D.悬梁刺股

不合适的一幅是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题为“以和为贵”的演讲稿提纲,请根据提示为演讲稿提纲中分论点一、二选择恰当的论据,并根据论据将分论点三补充完整。

【链接材料】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

【演讲稿提纲】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古诗阅读(6分)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于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 生活暂时安稳。

5.诗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6.这首诗的尾联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是否矛盾?请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杂说四·马说》)

【乙】

艾子使于燕,燕王曰:“吾小国也,日为强秦所侵,征求无已,吾国贫,无以供之欲革兵一战又力弱不足以拒敌如之何则可?先生其为谋之。”艾子曰:“昔有龙王,逢一蛙于海滨,相问讯后,蛙问龙王曰:‘王之居处何如?’王曰:‘珠宫贝阙,翚飞璇题。’龙复问:‘汝之居处何若?’蛙曰:‘绿苔碧草,清泉白石。’复问曰:‘王之喜怒如何?’龙曰:‘吾喜则时降膏泽,使五谷丰稔;怒则先之以暴风,次之以震霆,继之以飞电,使千里之内寸草不留。’龙谓蛙曰:‘汝之喜怒何如?’曰:‘吾之喜则清风明月,一部鼓吹;怒则先之以努眼,次之以腹胀,至于胀过而休。’”于是燕王有惭色。

(选自苏轼《东坡居士艾子杂说》)

【注释】①翚(huī)飞璇题:飞檐高高扬起,椽头用美玉装饰。②膏泽:滋润土壤的雨水。③鼓吹: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④努眼:把眼睛张大,眼珠突出。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     (2)是马也          是______

(3)先生其为谋之     谋______    (4)至于胀过而休    休 ______

8.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无 以 供 之 欲 革 兵 一 战 又 力 弱 不 足 以 拒 敌 如 之 何 则 可?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吾小国也,日为强秦所侵,征求无已。

10.请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补充以下几位同学的对话内容。

小语:【甲】文韩愈表面上写千里马的遭遇,实际上借千里马表达了(1)______。这是(2)______的表现手法。

小文:【乙】文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借助龙和蛙的对话,旨在告诉燕王(3)____________。

小诵:我还发现两文在表明观点的过程中都还用到了“对比”这一技巧,你看,(4)______。可见,交流有技巧,能更好地传达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三、非连文本阅读(14分)

【材料一】

①这就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鸿篇巨制——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

②它长逾11米,明艳粲然,石青和石绿的浓艳色彩分毫未减,像是昨天才刚刚完成的。真要感谢古代使用的矿物颜料,能够经年不变、历久弥新,现代的化学颜料就远远没有这样的生命力了。

③大宋的千里江山,画卷上徐徐展开,山峦耸翠、烟江叠嶂,其间的溪岸坡渚则或稀落或浓密地生长着树木。一丛一丛的屋宇藏身在山间林下,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梁柱细如发丝,却没有一处失了形走了样,这样的精细入微,巨细靡遗,不知比相机的分辨率要高出多少倍。水中还有舟子渔父,或行船或垂钓,虽人细如蚁,但我们却能够清楚地看到画中人物的神情。

④好一曲大宋江山的瑰丽赞歌。

(选自《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故宫里的宝藏》,罗米著,天天出版社2020年10月版,有删改)

【材料二】

《新千里江山图》是人民日报新媒体精心策划并于2022年10月推出的视频。它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综合运用三维模型+场景CG(电脑动画图像)等多种新媒体技术,动态还原了祖国的青山绿水、人物的奋斗故事、时代的发展成就。

(根据网络资料编写)

【材料三】

《新千里江山图》为何受青睐(节选)

熊捷

以技术支撑思想情感表达

①《新千里江山图》的“新”字体现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是《新千里江山图》炽热的时代精神内核。阐释“江山”,关键在“人”。于是,以三维技术置于青绿山水之间,时代典型英模人物、乡村振兴巨变、上天入地壮举、大国工程伟业一一入画。这幅《新千里江山图》里,还原了每个中国人在这十年间共同的记忆和生活,承载了每个中国人拼搏的样子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以技术实现极致观赏体验

②在场景构建部分,我们充分运用中国的传统美学,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增加图的立体质感,将原作的青绿配色风格和山水画的构图方式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和场景CG(电脑动画图像)复现;在舞蹈拍摄部分,我们采用了电影级别的实景拍摄与后期CG合成技术,将“只此青绿”的动人舞姿真正搬进了画中;在人物制作部分,我们搜集了大量相关人物不同角度、衣着、动作和表情的高清照片,通过照片复原技术,力求做到每一个细节都真实还原,惟妙惟肖,增加网友的沉浸式体验。

③网友仿佛坐上穿越时光机,跟随着代入感极强的镜头一起穿过山川峡谷,飞越港珠澳大桥,掠过塞罕坝林海,欣赏国家公园的万物生灵,在田野、丛林、雪山、湖泊、城市等多个场景中感受中国这十年,在张桂梅老师、陈祥榕烈士、疫情间的医护工作者们等中国脊梁的奋斗故事中感动中国这十年,在复兴号、大飞机、中国天眼、白鹤滩水电站、航天工程等大国重器的视觉冲击中铭记中国这十年。不少网友在看完后都直呼“过瘾”。

以技术推动主流价值传播

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⑤2023年,“新千里江山图”的画卷铺展到全国各地。南京玄武湖畔,我们搭建了“新千里江山图”主题互动场馆,实现了真正的“人在画中游”;在西安的古城墙上,“新千里江山图”主题灯光秀将新时代风貌投映在古老文明之上;近70场“新千里江山图”主题直播,带大家从三维走到实景观赏;数十个城市上千块地标大屏几万小时的循环播放,实现了从小屏到大屏的多屏联动。

(选自《人民周刊》,2024年3月18日第4版,有删改)

1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鸿篇巨制”体现了《千里江山图》规模宏大,“瑰丽赞歌”热情赞叹大宋江山,高度赞美作品的艺术价值。

B.【材料二】可以看出《千里江山图》和《新千里江山图》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则材料更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

C.【材料三】的标题能引发读者对《新千里江山图》广受欢迎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小标题有条理地阐述了三点原因。

D.无论是《千里江山图》,还是《新千里江山图》,都富有中国特色,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尽在其中,古今辉映,遥相呼应。

12.参照【材料二】的表达方式,对【材料一】进行改写,简要介绍《千里江山图》。

13.结合上述材料,分条陈述《新千里江山图》的新颖之处。

14.阅读材料后,同学们想把备选篇目中的人物推荐到《新千里江山图》中,进一步拓展其容量。请你仿照示例,创作微视频脚本。

【示例】推荐人物:我国首架次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一着惊海天》)

备选人物:(1)红军战士们(《老山界》)(2)后生们(《安塞腰鼓》)(3)邓稼先(《邓稼先》)(4)杨利伟(《太空一日》)

四、文学作品阅读(16分)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如雷声阵阵。

②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

③一路向前。紫红的三角梅拥挤在山脚,亮白的陈年积雪闪烁在山巅。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悬挂于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垛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藓,湿漉漉地延展。时隐时现的袅袅炊烟、鸡鸣犬吠, 微茫又邈远。

④著名的东方大峡谷,用平均2000米的深度、300多公里的长度提醒人们:在大峡谷面前,每位游客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⑤似乎心有不甘,也想证明点什么,我将脑袋伸出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却怎么也无法在一望之中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

⑥忽然,从邻座传来了音乐声,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有点吃惊,既因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也因为那不同凡俗的浑厚乐声和细腻的音质。“是用手机播放的吗?”我用手指捅了捅那位倚靠在椅背上闭目聆听的同行者。他立起身,把身侧一个用三层板拼合起来的木匣亮了出来。那是他自制的一个播放机,插上存有上千首乐曲的U盘,就能随意选播自己想听的乐曲。

⑦“英雄!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支交响乐简直就像是为它们谱写的。”对这支曾被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艰涩难懂的乐曲,他竟然这样解读。

⑧这位游客来自北京,在这一带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在高楼独守孤影,而是迈开脚步四处旅游,除了带着自制的播放机,还带着一台数码相机。“昨天刚从拉萨坐飞机到昆明,在候机大厅的凳椅上,我脚搭在行李箱上睡了一夜,今天就乘车直奔怒江来了。”快七十岁的他,精神矍铄。

⑨“当年我只是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撩人。”他笑了笑,接着对我说:“在城市的熙熙攘攘里,我常常感到寂寞,而进入山水的怀抱,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曾经完整的家,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这位老人是寻找他的青春来了。

⑩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

⑪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和长江第一湾的猛然掉头、雄奇有力不同,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又转得那么不动声色,甚至没有激起半朵浪花。我们这些游客,站在山坡的围栏外,看着深谷里仿佛陷入沉思的碧水。

⑫导游姓李,50多岁模样,当她开朗地大笑的时候,眼角和额头的皱纹都在爬动。这个年龄的导游似乎不多,但她却比我遇到过的许多导游做得好,因为她的解说不是背导游词。她向大家介绍:其实,这条江到了雨季才会发怒,才名副其实。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

⑬显然,她对这片山水非常了解。

⑭我的眼睛追随李导的指引,看见峡谷对岸一座孤峰上的石月亮了。它以蓝天为衬, 丝丝白云像桂树枝,在不断摇曳。

⑮“石月亮像不像山崖用它的食指和拇指搭接而成的?”李导询问大家。有意思的是,话音才落,那位北京老人就用他的自制播放机,播放起了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在“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歌声的回旋中,他是不是拾回了一个散发着青春芬芳的夜晚?

⑯戴在群峰头上的皇冠山高贵华美。当一抹阳光落在上面,它就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黄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微笑着走过来,一一指导并帮忙。当相机屏幕上显示出一位手持小木匣(自制音乐播放机)的“老皇子”时,她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那位北京老人也咧开嘴笑了。

⑰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和天真。

⑱大巴车继续向着山河敞开的方向前行,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扩散和腿脚的迈动间发出,还有许多温情在人生的旅途中酝酿。

⑲我知道,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美,收获快乐,收获爱。

15.文章第⑩段中说“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悬挂于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垛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藓,湿漉漉地延展。

17.文章第⑧段是否多余,请从记叙的顺序角度,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18. 联系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五、整本书阅读

19.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

A.“个子清瘦,中等身材,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这是《红星照耀中国》里埃德加·斯诺对毛泽东外貌的描述。

B.法布尔为了更好地观察昆虫,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花三十年时间写就了科普巨著《昆虫记》。

C.小说《西游记》在结构上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歌颂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由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E.从《经典常谈》中《诗第十二》的内容和所学过的诗人、诗歌知识中,我们可知千古“隐逸诗人之宗”指刘禹锡,他是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进诗里的。

20.“厄运往往能磨炼一个人。”下面所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与保尔相关的事件,哪一项最能印证这一观点?请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救朱赫来,被投进监狱   B.遭遇车祸,身体彻底垮掉  C.再见丽达,丽达已婚

21.题目:王选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送给北大学子一个公式:I+WE=Full。意思是:要体现自我价值,需把自己融进大集体里,最终才能完全体现自我价值。请你说说这个公式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六、交流与表达(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作。

吟诵千古名文,传承中华文化;走进古风雅韵,过好诗意人生。高雅君子,大美情怀;华章闪烁,雅韵流芳;佳节礼俗,民风传承……这仿佛一盏盏灯火,照亮了华夏的眼眸,指引着一双双追寻真善美的眼睛。

请以《有一盏灯火》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参考答案

1.(1)     溢     xuàn     fù     焕

(2)全力以赴

(3)删掉“让”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漫溢(màn yì):指水满向外流。

绚丽(xuàn lì):耀眼而华丽。

赋予(fù yǔ):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焕发(huàn fā):意思是光彩四射,振作。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江苏省宿迁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8116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