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第五单元“人物描写”
阅读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教材选编了《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两篇精读课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两篇习作例文。四篇文章描写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活灵活现,各有侧重地介绍了描写人物特点的多种方法。
两篇精读课文中,《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合而成,每一个片段描写人物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摔跤》节选自《小兵张嘎》,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顽皮机灵,争强好胜;《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健壮挺脱,生命的活力;《两茎灯草》节选自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典型事例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严监生的极度吝啬。《刷子李》一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和前面一课不同,这是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在情节的推进中,作者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方法,赞美了“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艺。这些课文内容虽然没有关联,但在写人方法上却相互照应、互为补充,均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
本单元编排的内容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均指向核心习作能力“学习并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精读课文凸显“学文明法,学以致用”的理念,“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如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多种基本方法,“初试身手”则引导学生进行描写人物方法的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方法的认识,体会其表达效果,为单元习作的撰写作铺垫。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从不同的角度示范了写人的方法,最后通过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综合运用习得方法具体表现某个人的特点。因此,根据文本特点和单元教材特点,确定本单元以“形形色色的人”为主题,为学生创设基于教材内容的学习情境。整合单元主题内容,形成核心任务 “发现大千世界众生相”,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的教学活动。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纵观统编教材的习作安排体现层次性,循序提升。三年级上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特点;四年级教材安排过“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五年级上册教材还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的要点。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细致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
★作用:(1)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
(2)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4)对比、烘托人物性格。
2.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作用: 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等。
3.动作描写
★作用: 突出人物……心理,……性格特征,或……心情。
4.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或内心的感觉。
★作用:揭示人言行的原因,突出人物的思想变化,展现人的……精神世界。
5.神态描写。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眉、嘴、眼等的变化,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在文章中,就是把这些表情的变化用文字写出来。
★作用:突出人物……心理,展现……性格特征。
【链接文本】
★《摔跤》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文章细致描写了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如“围、蹦来蹦去、推拉拽顶、扳、钩”等,表现出了他的灵活。其中,还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如“已有些沉不住气”。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结合使小嘎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个性。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成人的身材、孩子的脸,说明祥子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很健壮了。接着作者细致描写了他的五官,“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这些描写刻画了祥子健康、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状态。
★《两茎灯草》运用讽刺的语言,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病重的严监生行将就木,可总是断不了气,在生命将尽之时还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作者通过众人的猜测来解开这个谜,最后赵氏说明了原因,原来是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让严监生放心不下,直至挑掉一茎,严监生才“登时就没了气”。多么荒唐的情节,多么讽刺的语言,寥寥数语就把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形象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出来。
★《刷子李》从对他刷墙时动作、声音的描写,如“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可以感受到他的技艺十分娴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简直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从他对徒弟说的话,如“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可以看出他心细如发,能够体察别人的心理活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修鞋匠老单
薛培政
①修鞋匠老单几时来镇子上的,没有人能说得清。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老单就准时出摊。
②半晌里,一中年妇女来修鞋。老单接过来一看,是一只开了胶的劣质皮鞋。只见他往腿上铺一块垫布,把鞋放在腿上,先用抹布把开胶的地方擦干净,再拿起锉(cuò)刀轻轻锉了两下,然后涂上胶水,用手按了一阵子,然后诚恳地对顾客道:“光粘胶不编(shàng)线,那不耐穿,过些日子还容易开裂。”
③征得主人同意,老单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把钩针在蜡块上磨几下,又穿上粗线,沿着缝隙—针一针地缝了起来。大夏天里,老单忙活得一头汗,一双鞋修下来,只收了顾客6块钱。待那顾客走后,挨着他卖针头线脑的老廖开腔了:“咦,你咋那么好说话哩?大热天忙活半晌,几块钱就给打发了?”
④“话不能那么说,看那顾客鞋上沾满的干泥巴,大概是进城卖菜的乡下人,挺不容易的,咱能帮就帮帮她吧。”望着他那副悯天怜人的表情,老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⑤几十年过去,老单仍住在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房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
⑥见他如此这般,几个老友就纳闷儿了,不解地问他道:“你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善事,到底图啥哩?”他听罢只是嘿嘿一笑,不解释。
⑦去年底,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为他办理优待证时,才揭开了这个谜。
⑧原来,老单不仅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名副其实的功臣。那天,工作人员因为要帮他填报退役军人信息,他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包东西,里面装着入伍登记表、退役军人证件和荣立军功的证书等资料。
⑨那一刻,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地问他道:“您咋选择隐姓埋名这么多年?”
⑩老单沉默着,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说道:“俺入伍不久那年夏天,部队赶赴一个抢险现场: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松动,大量碎石被山洪冲到公路上。我们正准备将路面碎石清理后疏导车辆通行,突然又有一股洪水裹挟着山石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我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牺牲了。”
⑪讲到这里,老单已是泪眼婆娑。顿了顿,他又说道:“俺这条命,是班长拿命换来的。俺来到班长的家乡就想替他尽孝。结果班长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俺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好让过命的战友情谊延续下去。”
⑫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修鞋匠老单的故事中处处成“谜”。请阅读文章,填写下面的表格。
谜点 | 谜事 | 谜底 |
收费之谜 | (1) | (3)
|
用钱之谜 | (2)
|
|
隐居之谜 | 隐姓埋名生活几十年 |
2.(描写方法)请结合第②③段内容从动作描写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对老单修鞋的过程进行描写的。[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分析)请你结合第②④⑪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以“他是一个……的人,他……”的形式写出三点你对老单的认识。[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你在故事会上看到了下面这个故事,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邮差
张建春
①一条土路悠悠地向山外延伸,晴天里还好,雨天里一路泥泞。可也就这一条路,将山里山外联系了起来。土路上跑得最多的山外人是邮差,也称为信使,一周一趟,风雨无阻。
②起先邮差还是个小伙子,但跑着跑着小伙子就老了,就有了白发,就有了风刻的皱纹一道道的,如山石的纹理。
③邮差叫许文灿,名字好听,马爷和马奶叫他“文灿”。许文灿上山都是直奔马家。许文灿气喘吁吁地将自行车停在山石的皱褶边大声喊:“马爷、马奶,我来了!”马爷、马奶双双应答:“文灿,文灿来啦!”山跟着回应:“文灿,文灿来啦!”
④许文灿进山是马爷、马奶家的节日——有报纸看,有信读,有欢笑,时而还有捎过来的包裹。许文灿把报纸信件送到了,还要在马爷、马奶家待上半天。马爷、马奶和他唠嗑,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话,许文灿也不闲着,在房前屋后找活儿干,干得十分顺手。马爷、马奶喜欢看许文灿吃饭。马爷不止一次悄悄对马奶说:“文灿的吃相和儿子一样。”
⑤儿子早些年当兵去了很远的地方,一去就没回来过,这期间信没断过,报纸也是儿子订的,儿子知道马爷爱看报纸,订了好几份。
⑥报纸不能天天送,许文灿一周送一次,一送一堆,够马爷看的了。儿子的信大约一个月一封。儿子来信,马爷、马奶是要回的。有一天,马爷突然对许文灿说:“不回了,知道儿子在部队好好的就行。”说这话时,马爷长长叹了口气,没想到山也做了回应,发出一声长叹。
⑦马爷、马奶发现,许文灿送邮件的时间多是在周六或者周日,盘桓在山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许文灿每次下山,马爷、马奶坚决不让许文灿空手,有时给几捧栗子,有时是一两个南瓜……许文灿不客气,拿上头也不回地走。许文灿不敢回头,一回头泪就掉地上了。
⑧马爷比马奶走得早,走得也突然。那天是星期天,许文灿刚到,高兴地说:“有信,有信呢。”马爷把信接到手中,还没拆封,手一抖,竟不省人事了。马爷临终前,拉着许文灿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都知道,都知道……”许文灿没敢接腔,泪水横流。
⑨马爷走后,许文灿还是每周来送邮件。
⑩马奶的最后几年是在养老院度过的,马奶一到周六就把目光投向大门口,一直要望到许文灿来。许文灿从没让马奶失望,总是开着车来,还是邮差的角色,一待大半天。
⑪马奶是九十五岁走的,走前,许文灿守在马奶身边,许文灿想说什么,马奶摇头制止,缓缓地说:“我知道,文灿,我都知道……”许文灿的心就碎了。
⑫许文灿是马爷、马奶儿子的战友,马爷、马奶的儿子早牺牲了。许文灿当了邮差、信使,传递着虚假的信息,延续着深挚的战友情。
(文章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环境描写,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的送信人,同时暗示送信之路的不易。
B.“文灿,文灿来啦!”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马爷、马奶得知许文灿来时的开心喜悦。[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C.第⑦段中许文灿不敢回头是因为他怕自己因马爷、马奶对他的温情而落泪。
D.马爷直到临终前都不知道儿子已经牺牲,但他知道许文灿照顾他们的情谊是真的。
5.你将下面两句话摘抄到了自己的摘抄本上,请你进行赏析。
(1)语句:起先邮差还是个小伙子,但跑着跑着小伙子就老了,就有了白发,就有了风刻的皱纹,一道道的,如山石的纹理。[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赏析句子: |
(2)语句:许文灿进山是马爷、马奶家的节日——有报纸看,有信读,有欢笑,时而还有指过来的包裹。
理解加点词语: |
6.第⑥段马爷“长长叹了口气”时,心里想的是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文学刊物设有“珍贵情谊”“人性光辉”“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推荐栏目: | 理由:
|
三、聪聪得知《俗世奇人》中有很多描写人物的文章,于是从中挑选了一篇和大家分享。
苏七块
冯骥才
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那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
⑤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谁料苏大夫当没听见,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⑥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偷偷给了他。然后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⑦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吡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⑧今儿的牌各有输赢,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⑨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文章有删减)
8.(信息提取)读完文章聪聪想考考大家,请你完成下面的介绍卡。
…………
参考答案
1.低价但认真为顾客修鞋 在部队时班长为救自己牺牲,本想替班长尽孝,但班长父母已去世多年,于是决定定居班长家乡,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延续战友情谊。 攒钱不为己用而捐款资助
2.通过“铺”“放”“擦”“拿”“锉”“涂”“按”“划”“磨”“穿”“缝”等动作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老单干活认真及修鞋技术的娴熟。
3.①他是一个善良真诚的人,他为顾客修鞋时态度认真,并一心为顾客着想;②他是一个细心、体谅他人的人,他能从顾客鞋上沾的泥巴推测出顾客的身份,并体谅顾客不容易;③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为报答救命之恩,毅然选择回班长的家乡生活,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