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
阅读要素: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祖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因此,保家卫国,让祖国繁荣昌盛,是每个人的责任。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 学内容。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为: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1.从关键词语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其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体会其思想感情。
例1: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品词:“久仰”的意思是仰慕已久,说明刘伯承的名字被很多人知晓,他是一个有威望的人,该词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
例2: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品词:“一向”“从没有”表示强调,突出了“我”朴素、节俭、清廉的品格。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部分,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1)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作用: 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等。
例:“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品析: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对毛主席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毛主席此时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2)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作用: 突出人物……心理,……性格特征,或……心情。
例: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品析:动作、神态描写,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做手术的情景,句中的“抓住”“暴起”“汗如雨下”“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动作、神态。尽管疼痛至极,病人却一声不吭,可见他的意志是何等超乎寻常!
(3)神态描写: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眉、嘴、眼等的变化,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在文章中,就是把这些表情的变化用文字写出来。
★作用:突出人物……心理,展现……性格特征。
例:“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品析:神态、语言描写面对敌人的威胁,“我”毫不害怕,面带“微笑”,“淡淡”地说话,表现出了“我”内心的沉稳和淡定。
一、感悟精神 英雄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英雄精神是我们扬起的风帆。甜甜找到了下面这篇文章,邀请你一起阅读学习。
将军的遗嘱
侯发山
①将军的眼睛缓缓睁开了,眼神也渐渐有了光彩。一直陪护在床边的儿子又惊又喜,忙扶着父亲依靠在床头,有些担忧地看着父亲。
②将军似乎知道儿子的心思,微微摆了摆手,说:“我是谁,我是‘虎鲸’,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③父亲退役前,曾是一名海军高级将领。他给自己起名“虎鲸”。他解释说:“‘虎鲸’以鲨鱼为主要食物,是当之无愧的海中霸王。”父亲凭着良好的水性和过硬的本领,潜入海中,悄悄登上海盗的船只,最终歼灭了海盗。从此,“虎鲸”便成了父亲的外号。
④难道父亲放心不下自己?儿子忙说:“爸,您放心,我也会努力报效祖国的。”
⑤“那是必须的。”将军说罢,欣慰一笑。
⑥儿子想了想,说道:“爸,记得您当年说过,生前尽忠,死后尽孝。上级部门已经同意了,百年后让您回老家陪爷爷奶奶。”
⑦将军扯了扯儿子的胳膊,说:“那是‘虎鲸’之前的事了……我现在已经改变了想法。”
⑧儿子诧异地看着父亲,不知道父亲还要做什么。
⑨将军用微弱的口气说道:“我是‘虎鲸’,我要学鲸鱼。”
⑩“鲸鱼?到这个地步,还跟鲸鱼学什么?”儿子万分诧异。
⑪“鲸落。”将军的嘴里又吐出两个字。
⑫鲸落?儿子通过搜索,这才知道,鲸鱼死后会沉入大海,它的尸体会成为其他鱼类的食物,骨头会变成海底的礁石,继续守护着海洋……鲸鱼之死,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鲸落。
⑬“爸,您是说将来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他说出了心中的猜测。
⑭将军摇摇头,有些生气地说:“撒进大海只会污染海水。”
⑮“爸,那您的意思?”儿子实在猜不透父亲的心思。
⑯“对于鲸鱼来说,海洋是它的母亲;对于我来说,祖国就是我的母亲。鲸鱼把自己献给海洋,我要把自己献给祖国。”
⑰将军断断续续地说:“我还有自己的身体,我要捐献器官,把自己交给医生去研究,这是我能为祖国做的最后一点贡献。”说罢,将军头一歪,咽气了。
⑱“爸!”儿子哇的一声哭起来。
⑲在旁边其他人的提醒下,儿子才看到父亲一直睁大着眼睛,没有合上。
⑳他忍着悲痛,呜咽道:“爸,我答应您,我答应您。”
(文章有删改)
1.(信息提取)随着儿子对将军的“遗嘱”的猜测不断改变,将军的反应也在发生着变化,请你梳理文章情节,将缺少的内容补全在下列横线上。
儿子对将军遗嘱的猜测:
——百年之后回老家陪爷爷奶奶—— |
将军真正的遗嘱是:
|
将军听后的反应:欣慰一笑—— ——有些生气 |
2.(段落作用)文章插叙了第③段的内容,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分析)请你通过以下两处语句,结合全文分析人物内心,补全表格。[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语句 | 描写方法 | 人物内心 |
我还有自己的身体,我要捐献器官,把自己交给医生去研究,这是我能为祖国做的最后一点贡献。 | (1) | (2)
|
儿子才看到父亲一直睁大着眼睛,没有合上。 | (3) | (4)
|
二、研学回来后,你们阅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与你们一样参观了方志敏的故居,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高贵的清贫
徐贵祥
①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江西省漆工镇的湖塘村。此处四面环山,一幢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②回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因为信仰,因为革命,他们放弃了高贵的物质生活,追求着精神上的高贵。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的身上,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③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④方志敏的故事很多,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⑤我看到过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⑥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当年才30多岁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gàn)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
⑦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⑧我仍然记得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那个情节,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矫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
⑨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因为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
(文章有删减)
4.(信息提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内容。
方志敏故居
(1)所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围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形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内容理解)请你判断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家境都十分的优越,所以才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
B.方志敏才三十多岁就已经手握大权了,但他依旧秉持着节俭的作风。
C.作者通过探访故居、观看照片、回想课文等方式对方志敏进行了解。
D.作者将方志敏和“亚瑟”相提并论,表现了作者对于方志敏的推崇。
6.(句子赏析)请你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矫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主旨情感)请你结合下面的句子,谈谈你对“高贵的清贫”的认识。
①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②而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妙在查找资料时发现当年被安葬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还有很多,下面是她找到的与之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来阅读并完成题目。
等风来
夏文兵
①三奶奶家院子里有棵柿子树。
②小时候,大人一再告诫我,三奶奶柿子树上的柿子千万不能摘,那柿子苦得很,小孩吃了肚子疼。有一年,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树上的时候,村里比我大几岁的狗蛋怂恿我和他一起去摘三奶奶家的柿子。
③我悄悄地跟着他来到三奶奶的小院,三奶奶不在家。我爬上柿子树摘下一个柿子,小心地咬了一口,甜甜的汁水立刻充满我的口腔。我傻了,原来柿子不苦啊,我又摸摸肚子,肚子也不疼啊。
④晚上,三奶奶发现树上的柿子没了,像丢了魂似的呆坐在树下,谁拉也不回屋。父亲让我跪在三奶奶面前,狠狠地打了我。我一边哭,一边大叫着,柿子这么好吃,不让人吃,等风来……听我这么说,父亲打得更凶了,吼道:“三爷爷的名字是你叫的吗?你都知道了,还敢去摘?”
⑤那之后,我才知道三爷爷的名字叫刘风来。三爷爷年轻时是游击队队长,三奶奶是妇救会的,两人相爱了,约定等战争结束后就结婚。后来,三爷爷所在的游击队编入了解放军,他们北上南下,一直打到了海南岛。三奶奶也一直忙着支援前线。
⑥三爷爷回来后,和三奶奶结了婚,这棵柿子树是三爷爷带回来,种在小院,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可树刚刚活起来,三爷爷又走了,这次是去了朝鲜战场。临走时,三爷爷说,等柿子红了,他就回来吃柿子。
⑦三奶奶精心侍弄这棵树,心想,一定要让三爷爷吃上红红的柿子。小树在三奶奶的精心侍弄下,长高了,挂了果,但因为气候原因,每年只零星地结几个柿子。每次看到柿子红了,三奶奶就异常地高兴,心想,三爷爷就要回来了。
⑧等呀等,等来的却是一张烈士证。三奶奶关上了院门,哭了两天。从那以后,这棵柿子树就成了三奶奶的命。
⑨春去秋来,几十年过去了,三奶奶老了。这年春天,三奶奶病倒了,大家觉得三奶奶可能等不到这一年的柿子红了。
⑩一天,新闻中说,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将被分批运回国。电视里直播了第一批烈士遗骸运回国内的新闻,国家以最高的礼节迎接。三奶奶看到那神圣、庄严的画面,干枯的脸上一下子有了血色。
⑪民政局的人通知三奶奶,近期回国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名单中有三爷爷。三奶奶听了,眼泪在沟壑纵横的脸上流着。
⑫三奶奶让我代替她去迎接三爷爷。她摘下树上所有的柿子,用红色的布包好,让我走时带着。她低声说:“风来呀,柿子每年都给你留着呢,今年终于等到你了。”
⑬第二天早上,我来到三奶奶的小院,太阳照在柿子树上,三奶奶坐在树下,倚着树干,手中捧着那只红色的布包,安详地睡着了。
(文章有删减)
8.(内容概括)阅读文章,将下图补充完整。
大人一再告诫“我”,三奶奶柿子树上的柿子不能摘 | → | (1)__________ | 发现柿子没了后,“我”被父亲打,并得知了柿子树的由来 | → | (2)____________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内容理解)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人说三奶奶院里的柿子苦是为了防止小孩子偷摘柿子吃。
B.柿子树是三爷爷种的,这是三爷爷和三奶奶爱情的见证。
C.三奶奶精心侍弄柿子树是为了让三爷爷一回来就吃上柿子。
D.三奶奶病中因为听到三爷爷遗骸归国的消息又恢复健康了。
10.(句子赏析)读读下面的句子,试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太阳照在柿子树上,三奶奶坐在树下,倚着树干,手中捧着那只红色的布包,安详地睡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新考法·情境对话(标题分析)对于文章标题“等风来”的含义和作用,大家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下列对话。
甜甜:“等风来”是说柿子等到风来时候就会被吹落。
聪聪:“风来”是____________的名字,“等风来”其实是指____________,是三奶奶的期盼和寄托。
妙妙:听完你们的话,我知道“等风来”这个标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不放心自己 扯了扯儿子的胳膊,说自己已经改变了想法 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 死后将他的骨灰撒向大海
2.这段内容丰富了将军的人物形象,解释了上文将军强调自己是“虎鲸”的原因。为下文将军要像“鲸落”一样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做铺垫。
3.语言描写 将军一心想要为国效力,生前要保卫祖国,死后也要将遗体捐献给祖国,要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祖国。 神态描写 将军的遗愿还没有了却,他的内心一直惦记着祖国。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