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名句默写-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南京专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30日
资源编号 75773

专题03 名句默写-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南京专用)

2024-05-12 八年级下册 0 47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南京专用)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南京专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南京专用)

专题03名句默写

一、句子默写

1.以下是小益在活动中做的诗文分类辑录单,请你帮助他完善。

主题 诗句 感受
自然情韵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诗经·兼葭》) 清凉秋色,令人怅惘
(2)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离情别意,令人伤感
(3)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以声衬静,令人遐思
家国天下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咏叹质问,令人不平
(5)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心寄天下,令人感慨
(6)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志趣高洁,令人钦佩
人性光辉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想象雄奇,令人惊叹
(8)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独立不倚,令人叹服
“(9)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一句应归入的“主题”是(10)____________,理由(11)____________。

2.经典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5)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____________,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9)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10)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阅读下列风土人情名作一览表,完成古诗文填空。

风土——作者 诗句 人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_____,____。 水映天空,壮哉岳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与君离别意,_____。 分别在即,惺惺相惜
《式微》(《诗经·邶风》) _____,胡为乎泥中? 不辞劳作,慷慨悲歌。
《子衿》(《诗经·郑风》) 纵我不往,_____? 儿女情长,思念悠悠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不仅有陶渊明笔下对“土地平旷,_____。”民风淳朴的桃花源寄寓向往,还有柳宗元坐在小石潭边被竹树环绕,却因“寂寥无人,_____,_____而离去;一方水土一方情,人生一世,感受亦多有不同。

4.经典诗文默写。

(1)此地一为别,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悠悠我思。(《诗经·子衿》)

(5)蒹葭萋萋,___________。(《诗经·蒹葭》)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8)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9)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10)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

5.经典诗文默写。【在前七题中,任选五题;在后三题中,任选一题】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___,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_________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9)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10)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6.经典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8)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9)青树翠蔓,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0)亲人见了亲人面,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7.依照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将诗句填写完整。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关雎》)

(2)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式微》)

(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

(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默写古诗。

(1)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2)孟浩然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成语“秋水伊人”源于《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9.默写古诗文。

(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

②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驿外断桥边,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⑤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__________,悠悠我思。(《诗经·郑风·子衿》)

⑦__________!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⑧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小美同学对古诗文进行了归类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对应诗句 批注
《送友人》 李白 ⑨__________,

__________。

山水含情明丽轻快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⑩__________,

__________。

花草迷人绚丽绝美

10.默写古诗文。

(1)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3)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4)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

(5)《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

①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 (《回延安》)

②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③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 (《关雎》)

④蒹葭苍苍,____________。《蒹葭》

⑤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

⑥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真正的友情不受时空限制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专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评点
乐水 隔篁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小石潭记》 水声泠泠

心中自乐

③________,④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气势磅礴

汹涌澎湃

爱情 蒹葭萋萋,⑤___________。

所谓伊人,⑥___________。

《蒹葭》 可望不可即

我心惆怅

友情 友谊不受空间阻隔的名句:⑦________,⑧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积极乐观

13.默写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_____,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

(2)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七下·陆游《游山西村》)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闻天语,______________。(八上·李清照《渔家傲》)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七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4.古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4)《关雎》一诗中统领全诗,表现主人公对意中人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一文中从颜色和动态来描写小石潭周围清雅之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诗经•秦风•蒹葭》中描写深秋时节,诗人岸边徘徊,所思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16.经典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17.根据课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秦风•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5)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洞庭湖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根据要求默写。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北冥有鱼》)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卖炭翁》)

(3)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4)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凋零于地,仍精神犹在的句子是: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热情款待“渔人”的语句是:____,_____。

(6)《关雎》开头运用比兴手法,写男子思慕美丽少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此地一为别,________。(李白《送故友》)

(2)憧憬美好,是经典作品的永恒主题。《诗经·关雎》憧憬纯洁爱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庄子向往精神自由:“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

(3)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4)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0.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露未晞。(《蒹葭》)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古诗文中表达与友人分别伤心不舍的诗句不胜枚举,然而也有诗人送别友人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如王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杜甫在《秋风为茅屋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对贫寒士子的怜悯;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______,______”表现了卖炭翁的穿着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2.小明喜欢阅读古诗文,认为诗文最寄情。“①______,②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这是陶潜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之情;《诗经》巧妙运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兴起③______,④______”,这是男子对美丽女子的无限爱慕之情;《蒹葭》开篇用萧瑟冷落的秋景“⑤______,⑥______”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无限思念惆怅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比喻,“______,⑧______”,这是孟浩然婉转含蓄地表达想做官而不得,不能为民谋利的惭愧之情。

23.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忧国忧民,为人处世,令人钦佩。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备注
自然美景 (1)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借游鱼突出石潭小而水清的特点。
(2)______,______。(《兼葭》) 河畔的芦苇十分茂盛,洁白的露水凝结为霜。
精湛技艺 (3)_______,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雕刻出人物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时的神情。
忧国忧民 (4)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愿望。
(5)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通过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

二、情景默写

24.默写。

(1)《小石潭记》中,从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人们常常引用《关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之本性。

(3)《诗经·子衿》中同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相同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默写名句。

(1)《关雎》诗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挚友远在天南海北却心意相通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巧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漫步文山诗海,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诗经·关雎》的“(1)____,____”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2)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送友人》的“(3)_____,_____”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在《卜算子·咏梅》的“(4)_____,_____”中,我们感受到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无人欣赏的寂寞。在《桃花源记》的“(5)_____,_____”中,我们感受到老人与孩子生活的幸福宁静。

27.古诗文默写。

阅读经典文学,可以窥见人生百味。凄美的爱情是无可奈何的,《诗经·子衿》的“________,________”写尽夸张的叹息;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碍,王勃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_”一扫离别的愁云;从政的心愿是含蓄而热烈的,孟浩然的“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不露乞怜痕迹;游玩的欢愉是简单而纯粹的,柳宗元的“佁然不动,________,往来翕忽”就暂时排解了贬谪的忧愁。

28.古诗文默写填空。

(1)青青子佩,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3)《关雎》中从听觉角度表现河岸鸟鸣的美好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小石潭西南一带溪水曲折蜿蜒,忽隐忽见之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奠定情感基调。

2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2)小石潭流水淙淙,树青蔓翠,鱼儿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的柳宗元坐潭上却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出洞庭湖雄浑博大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古诗文默写。

读《诗经》,我们可以在《子衿》中体会到独自徘徊城头的女子对心上人的“____,_____”的思念,也可以在《关雎》中体会到“______,_____”那种爱而不得、日夜思念的执着与深情;读《小石潭记》,我们可以感受到柳宗元巧用比喻写出了溪水“______,______”的逶迤之状和时隐时现的高妙;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分别可以昂扬乐观,真挚的友谊也可以跨越时空界限。

3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诗文名句。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从诗经、楚辞到明清小说,每一本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弥漫着悠远的气息。这里有“______,左右采之”(《关雎》)的劳作场面,有“黄发垂髫,______”(《桃花源记》)的美好图景,也有“存者且偷生,______”(《石壕吏》)的悲惨现实;这里有王勃“海内存知己,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乐观豁达,有杜甫“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也有陆游“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的坚贞不屈……这些锦绣华章,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32.下面是“惜时读书”主题演讲稿片段,请根据文意补充完整。⑨⑩请模仿划波浪线的句子。

我爱读书,生活因读书而精彩。当我学习遇到困惑时,先贤告诉我“知困,_______①的道理;当我与朋友惜别时,诗句阐发了“②_______,落日故人情”的意蕴。书让我领略到“曲径通幽处,③_______”的清幽宁静;书让我领会到“④_______,只有香如故”的人格魅力;书让我领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⑤_______”的济世情怀。走进《诗经》,可见令人“求之不得,⑥_______”的淑女;走进《卖炭翁》,听白居易(作者)讲诉“可怜身上衣正单,⑦_______”的悲苦故事;走进《桃花源记》,可赏陶渊明描绘的“芳草鲜美,⑧_______”的桃林美景。

书,是一束绚丽的烟花,点缀了生活的星空。通过读书,生活少了份浮躁,多了份沉稳,⑨_______,⑩_______。学海无涯,征途漫漫,让我们珍惜时间,以书为伴,铸就智慧人生!

33.古诗文常常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经典古韵,常常道尽生活本真。回首先秦,“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率真的情感跃然纸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子衿》)相思萦怀之情令人感动;“水击三千里,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浪漫的想象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诗入盛唐,名句迭出,“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借马鸣萧萧,表现友人不忍离去之情;“海内存知已,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体现了诗人豁达爽朗的胸襟;而杜甫身居漏雨之屋却依旧关心天下疾苦,发出“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呼喊。词兴于宋,长短句也浸染生活冷暖,苏轼“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借孤鸿表达高洁自许的心境;陆游写梅花“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来表现自己的坚贞不屈。

34.默写古诗文。

诵读中华诗词,汲取营养,修身养性。读《诗经·秦风》中的“(1)______,道阻且长。”了解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读《诗经·邶风》中的“(2)_______,胡为乎泥中?”倾听劳役者对统治者痛快淋漓地指责;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3)_____,(4)________。”感受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读《桃花源记》中的“(5)______,(6)_____。”欣赏桃花林绚丽的景色。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7)_____,(8)________。”体悟“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真情。

35.古诗文默写。

读诗文,就是读美景,读自然。李白《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1______”的诗句,让我们读到青山的静默、白水的流转,悟出明丽的环境,暗示的是离别;《题破山寺后禅院》中“(2____,潭影空人心”的诗句,让我们读到鸟与人的感受,悟出了山光、潭影空寂中的禅意;《小石潭记》中“(3____,4____”的句子,让我们读到鱼儿忽动忽静的活泼,体会到了潭水清澈。读诗文,就是读诗人,读人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5____,6____”的句子道尽作者对老老少少“安其居,乐其俗”的安适快乐生活的向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7____,8____”的句子通过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展示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36.古诗文默写。

(1)《礼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______________。”中国古代诗歌的盛宴,唯有用心学习、潜心吟咏才能品尝到其中的珍馐至味。

(2)《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雎》中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出现的又一部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逍遥游》,成语“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就出自其中“______________”这一句。

(4)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领联“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

(5)古体诗与律诗不同,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句“______________”就是九言句。

(6)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又称长短句。陆游在词作《卜算子·咏梅》“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两句中,表达了独立不依,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7)“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常常“托物寓意”,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的作者柳宗元有感于自己年轻时的曲折经历,因而“不平则鸣”,提出了惊世骇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

37.古诗文名句默写。

天地有情,生命有节。他们的生命之“节”,在时空浩渺中,亘古永恒。“节”是气节,是陆游遭排斥时“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卜算子•咏梅》)的忠诚不渝,是苏轼被贬黄州孤独落魄时“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高洁自许;“节”,亦是情操,是杜甫“⑤_________,⑥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博大胸襟,是孟浩然“欲济无舟楫,⑦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报国心,是《大道之行也》中“⑧_________,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理想。

38.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爱情 《诗经》里的“①____________,君子好逑”,那是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爱心;读《子衿》,仿佛看到痴情女子独自徘徊在城头,品味她“一日不见,②____________”的感慨。
美景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展示了桃花林草茂花繁的绝美景色。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让我们领略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博爱 杜甫的“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他在苦难中仍然关怀天下众生的崇高精神。

39.根据要求填空。

①《在水一方》的歌词“我愿逆流而上,找寻她的方向,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就化用了《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有嘉肴》中告诉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身知识匮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四周林木葱茂、绿藤缠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专题 古诗名句
爱情 《子衿》中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景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景象的句子是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白露为霜     浮云游子意     但余钟磬音     胡为乎中露     欲济无舟楫     拣尽寒枝不肯栖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零落成泥碾作尘     黄发垂髫     家国天下     该句反映了人民生活富足,自得其乐的生活状况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浮、磬、楫、抟、碾、髫”的正确写法。“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了桃花源中人生活的幸福快乐的社会状况,因此主题是家国天下。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八年级下册 专题03 名句默写-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南京专用) https://www.0516ds.com/75773.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