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九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答题模版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问题1:为什么说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与古埃及的关系)?
答:(1)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2)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问题2:为何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法老和金字塔有什么关系?
答:(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2)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大小变化反映了法老王权的变化。胡夫金字塔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问题3: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都有哪些?
答:(1)天文学:太阳历(影响后世的罗马公历);
(2)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建筑:金字塔(古代埃及重要的文明象征)、狮身人面像;
(4)数学、医学成就突出。
问题4:古埃及法老的统治有什么特点?
答:古代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问题1:两河流域是哪两河?其地理位置在哪?
答:(1)两河指的是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地理位置: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问题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科技文化成就都有哪些?
答:(1)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天文历法: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
(3)数学:两河流域人发明了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
(4)建筑: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问题3:《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该法典的地位、实质特征和意义?
答:(1)背景: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该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
(2)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特征:家庭奴隶制;
(5)意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问题4:《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哪些特点?
答:(1)严格的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发达的奴隶制度: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存在买卖奴隶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儿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将妻儿送去抵债;
(3)商品经济比较活跃:规范租赁、雇佣、交换、借贷规定。
第3课 古代印度
问题1:古代印度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在哪?
答: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问题2:古印度早期文明遗址的代表?
答:哈拉帕遗址、摩亨佐·达罗遗址。
问题3:古代印度文明何时进入鼎盛时期及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
答:(1)时间: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2)表现:①政治上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②经济上农业手工业比较繁荣出现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问题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产生的背景、内容、特点、目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1)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起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社会上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等级 | 社会阶层 | 职责或义务 |
婆罗门(第一等级) | 祭司、贵族 | 掌管祭祀 |
刹帝利(第二等级) | 国王、武士、官吏 |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
吠舍(第三等级) |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
首陀罗(第四等级) | 主要是被征服居民 |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
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
(3)特点: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各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5)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问题5: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怎样创立和传播的?
答:(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摩尼”。
(2)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
问题6: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佛教对古印度社会的影响?
答:(1)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忍耐顺从”。
(2)影响: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问题7:古印度文明产出了哪些文化成就?
答:(1)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2)古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问题8:古代四大古代文明的代表都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和联系?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问题1.希腊城邦的地理范围包括哪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社会都有哪些影响?
(1)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3)影响:政治上,多山不便于各地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经济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展。
问题2.希腊城邦何时出现?有什么特点?希腊城邦居民的如何构成?
(1)时间:公元前8世纪;
(2)特点:“小国寡民”;
(3)城邦居民构成:
公民 | 非公民 | ||
外邦人 | 奴隶 | ||
权利 |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
自由人;
没有政治权利; 不能占有土地 |
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
义务 | 参军打仗 | ||
注:公民和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
问题3.雅典民主政治何时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有何表现?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①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能参加;③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困公民参政议政。
(3)评价:①作用:a.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最初基础,是雅典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政治原因;b.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的繁荣,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雅典达到全盛,使使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
②局限性:a.雅典民主政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属于少数人的民主;b.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c.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问题4.亚历山大帝国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亚历山大东征过程:
进攻波斯帝国(伊苏斯战役)→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进入埃及→灭亡波斯→帝国建立
问题5.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1)消极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
(2)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③亚历山大建造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问题1.罗马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影响是什么?
地理位置: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地理特点及其影响: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问题2.罗马共和国发展历程?
(1)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扩张:①公元前3世纪初先征服意大利半岛后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3)衰落:公元前73年的斯巴达克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背景 |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斯巴达克是一名角斗士奴隶角斗士在罗马的地位极其低下 |
发展 | 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多次打败罗马军团 |
结果 | 被血腥镇压下去 |
影响 | 在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
地位 | 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 |
问题3.罗马共和国时期如何进行统治?
元老院 | 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
执政官 | 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执行元老院通过的法令 |
公民大会 |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
保民官 | 共两名由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
问题4.《十二铜表法》何时颁布?涉及哪些内容?其地位和影响如何?
(1)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2)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3)地位: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4)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对后世)
问题5.罗马帝国如何建立及发展?
(1)建立:公元前49年凯撒率军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公元前31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变成罗马帝国。
(2)黄金期: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期。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内湖”。
问题6.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和过程如何?
(1)原因:①内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②外因: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
(2)灭亡过程:①375年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③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
问题7.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509年)→征服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初)→称霸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2世纪)→罗马帝国分裂(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