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八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答题模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问题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问题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新中国成立后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它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问题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问题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标志性事件是开国大典的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问题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新中国的巩固与发展
问题6: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主要内外形势是什么?
答:新中国成立后,外部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
问题7: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新中国进行了哪些主要活动?
答:为巩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问题: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何重要意义?
答: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这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8: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也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问题9: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答: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它证明了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问题1:什么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其背景和目标是什么?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在1953年至1957年期间实施的经济建设计划。其背景是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目标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并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问题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例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重要工程建成投产;新建了宝成、鹰厦等30余条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也建成通车。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问题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重大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问题4: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其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问题5: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问题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它们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挫折。
问题7: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哪些破坏?
答: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受到迫害,经济建设受到极大冲击,科技教育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问题8: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答:尽管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问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何时召开,其意义是什么?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在1978年12月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束缚,确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问题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二、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3: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目的是什么?
答: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问题4: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内容是什么?
答: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其内容包括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等。
三、对外开放
问题5:对外开放的特点和目的是什么?
答:对外开放的特点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独立自主、统筹内外、互利共赢等。其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
问题6: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答: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问题7:了解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理解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1)建立: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4个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地位)。
(2)发展: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3)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题8: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问题9: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总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形成过程: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④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⑤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⑥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3)评价: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问题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原则。
五、中国梦
问题11:什么是中国梦?它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关系?
(1)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2)中国梦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实现方式/途径: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