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9  小论文题之“经济类”-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1日
资源编号 77275

题型09 小论文题之“经济类”-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2024-05-30 中考 0 1,02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汇总(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题型01 材料综合题之“原因、背景、条件“类设问-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题型02 材料综合题之“特点、特...

2024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题型09  小论文题之“经济类”

中考题型解读

见“题型08  小论文题——“政治类”答题技巧及模板”

总结模板构建

答题技巧

见“题型08  小论文题——“政治类”答题技巧及模板”

模板构建

观点:国家统一与制度完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

论述:隋朝统一以后,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称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国家统一与制度完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

观点:适宜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

论述:新经济政策:1921年,面对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 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等,它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罗斯福新政:1933年,为了应付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采取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在金融、工农业、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并取得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经济政策适宜与否,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只有制定适宜的经济政策,オ能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观点:国家政策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商鞅变法顺应潮流,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社会变革。“大跃进”时期,我国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961 年,国家调整经济,实行八字方针,使经济逐步脱了困境。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追求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公有化程度,严重脱离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蒙受重大损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综上所述,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观点:借鉴别国经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学习别国经验有助于经济发展

论述:“一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西方国家对中国敌视,并采取封 锁政策,中国的工业基础落后,在此状况下,中国借鉴苏联发展的工业模式,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 接受了苏联的大量援助,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日本大化改新:面对国内矛盾不断加深,积极向隋唐学习,实时进行改革,促进日本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期间,学习西方,进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推动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综上所述,积极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国走在世界前沿。

观点:海洋开拓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论述: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欧、亚、非各洲之间开始了联系和交往,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有利于世界各地间物种的交换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国家纷纷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各国不断地争夺海上霸权,确立自己的海洋霸主地位,从而建立更广大的殖民地,便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客观上促进了人种的重新分布和世界各地间动植物的大交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综上所述,海洋开拓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有利于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一体化进程。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海洋的资源与战略价值更加重要,我国要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抓住机遇,加强海洋建设。

观点:物种交流促进社会发展/物品交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论述: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推动了新、旧大陆之间的物品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间的经济文化发展。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将大量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带入西洋各国,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中国与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因此,物品交流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发展。

综上所述,物品和物种的交流交换确实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一个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加强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也加速了各大洲间的物种交流。

真题思维剖析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某学习小组以“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的资料如下:

朝代 资料
战国 都江堰
南北朝 《齐民要术》
唐朝 曲辕犁、筒车
宋朝 秧马、占城稻
明朝 《农政全书》玉米、甘薯等
清朝 黄河、淮河治理
抗战时期 大生产运动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世纪70年代 籼型杂交水稻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观点: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论述:战国后期,秦国注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秧马是宋代发明的拔秧和插秧工具,代表了宋朝时期较高发展水平。

清朝对黄河进行多次的治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这些水利设施兴修在有效遏制黄河水患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综上所述,从两千多年前至今,我国始终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题型通关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耕作效率提高,人们越来越愿意开垦荒地自主耕种,从而出现了土地私有制。随着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各国统治者也纷纷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拥有土地的人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阶级——地主阶级。铁犁牛耕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进而整个社会的各项制度也随之逐渐改变,也就是上层建筑发生改变。

——摘自王鑫《试论高中阶段历史因果解释的边界问题》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摘编自【美]詹姆斯·W.汤普逊著《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时,巨大的贫富差距、深重的人文灾难,造成了英国社会的严重撕裂,工人开始斗争,社会动荡不安。后来,议会制定《工厂法》《劳资关系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有意识地把法律的天平倾向弱势群体,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体制内。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据此得出观点,经济变革推动社会变革。请围绕这一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海权,即海上权利,是一个国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扬帆起航】

宋朝的时候,外国商人习惯坐宋朝的船来往于各地之间。宋人的造船多桅帆、水密舱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重300吨。宋代海船安全还因为“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摘编自游彪《宋史五讲》

【各领风骚】

西班牙珍宝船队,从16世纪开始,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将欧洲货物运至美洲殖民地,并将殖民地产品(尤其是金银)运回母国。珍宝船队成为西班牙海上霸权力量的重要一环。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动力,蒸汽军舰不需要依靠风力,锅炉只要有煤,就可以持续航行。从此,日不落帝国的威名更盛。

1940年7月,美国海军部在役官兵20万,拥有舰船1099艘;到1945年8月,海军官兵暴增至340万,舰船数量达到68936艘,飞机数量达74032架。此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已经遍布全球,完全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地点采取决定性攻势的战略能力。

【以史为鉴】

1405年—1433年 郑和下西洋,中国舰队,威震海内外
1840年 英国人出动了16艘战舰、4艘武装轮船,把拥有战船325艘左下的广东水师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1895年 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022年 6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年底,我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驱逐舰055南昌舰,直面某国海军整个航母编队,缠斗20多天,其间各种实战对抗,最终逼退对方,维护了我国海洋权利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海权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论述: 从历史角度来看,海权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海上实力,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在19世纪,由于海权的丧失,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国家陷入困境。 到了20世纪,中国开始重视海权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海军实力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海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我国的海洋战略中,海权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拥有强大的海权,我国才能在全球海洋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总之,海权是国家繁荣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应继续加强海军建设,提升海权实力,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我国也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史
历史阶段 探索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1949年)

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实施“一五”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至今)

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

——根据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改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为主题,任选一个历史阶段,自拟标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字数不少于100字)。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4年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2017年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020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3)从材料三中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或内容,提炼一个有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5.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农业现代化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网络上搜集到以下资料。请根据提示完成相关任务。

——据丁澜翔《在集体的土地上》、《人民日报》、中国知网等

(2)【任务二】组织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报告会,结合材料和所学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紧扣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问题要求作答。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严重危险……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开始时虽然也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遭到挫折后,毛泽东适时地率领部队走上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西方国家加紧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严重考验,在国内,一些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足,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改革开放政策产生了疑问,改革开放事业停滞不前……

——均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中国史》

(2)结合所学知识写作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有据,表述成文,并在50字以上。)

7.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下面是与会代表热议内容节选,请你阅读并体验与会代表的感受。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当今世界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奥地利学者 “一带一路”合作是推动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文交流的强劲动力。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沟通合作、共同发展才能解决。
俄罗斯企业家 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投资、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更多新贡献,“本届高峰论坛形成的诸多成果,将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泰国“一带一路”研究学者 本届高峰论坛取得的成果,将进一步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发展中国家铺就发展繁荣之路。
墨西哥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 本届高峰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将进一步加强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保障各国平等发展权,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 相关史事 主要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成功
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制规模 失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后) 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成功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如表中的两个相关史事(写出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相关史事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选择其中两个及以上相关史事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9.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让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大炮1800余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得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广大共产党员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人民利益贡献出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为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

参考答案

1.观点:经济变革推动社会变革。

论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推动了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13世纪的欧洲,伴随着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市民阶层兴起,并提出政治要求,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到来,深刻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题型09 小论文题之“经济类”-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https://www.0516ds.com/7727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