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热点背景·考点提炼·热点小测)
今年哈尔滨冰雪季从2023年11月持续到2024年3月底,以“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为主题,以“龙年游冰城一起迎亚冬”为主线,布局相约在冰城、冰雪共欢歌、龙年合家欢、春雪送春晖四大活动篇章,构建冰雪节庆、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经贸、冰雪时尚创意和群众性冰雪七大板块系列活动,推出百余项冰雪活动,全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双亚冬举办城”的国际化一流冰雪旅游目的地。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最东北,远离主要旅游客源地和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地域广阔,优质旅游资源和主要旅游景区(景点)较为分散,相互之间距离较远,线路长。有些优质的冰雪旅游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有些旅游产品需要提档升级。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策划、运营管理等多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才能促进冰雪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人才众多,汇聚冰雪体育竞赛人才、专业人才和服务人才。在运营策略上,应充分释放冬奥冠军的感召力,以体育明星的影响力巩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要积极鼓励体育装备人才发挥作用,增强体育服务型人才的职业素养。以完善的服务提升旅游体验满意度,促进旅游消费。促进黑龙江省冰雪体育和冰雪旅游扩容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1.考察东北地区的位置优越性。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借助冰雪旅游,考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
老工业区振兴类题目的答题思路(通用模板):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例如旅游业;引进科技和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
3.借助大型冰雕数月不融化考察东北地区的气候。
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冬季气温长时间在0°C以下,所以冰雕可以数月不融化。
4.借助旅游出行安排考察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东北地区的铁路线。
5.以冰雪旅游为背景,考察东北地区的资源、农业、民族等。
资源 |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森林资源:我国三大林场之一。有阔叶林和针叶林。 旅游资源:哈尔滨冰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长白山天池、圣索菲亚大教堂 |
农业 | 农作物熟制、种类、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条件。 |
民族 |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
一、单选题
2021年12月25日,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冬奥之光闪耀世界”为主题,以一轴两环、七大区域的景观格局,进行园区设计与建设,为游客打造一座集观赏、游玩及传播冬奥知识为一体的主题冰雪乐园。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由此可见,发展冰雪产业( )
①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②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当地工业发展④能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哈尔滨市东南部的五常大米享其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高温,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3.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发展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B.海陆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森林、农业资源丰富
2024年元旦期间,“南方小土豆”们蜂拥奔赴东北,占领了哈尔滨机场,挤爆了冰雪大世界,带火东北冰雪游。东北文旅局也把“南方小土豆”们宠上了天,甚至把鄂伦春族都请出来,穿着传统服饰走上大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作为省会城市,哈尔滨对应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是( )
5.哈尔滨能够让“南方小土豆”们蜂拥奔赴,挤爆了冰雪大世界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6.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为兽皮,冬季用长毛、厚毛皮,其主要作用是( )
A.美观 B.防雨 C.御寒 D.防晒
2023年12月18日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冰雪大世界的冰块绝大多数来自当地的松花江。冰雪大世界繁荣了当地的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哈尔滨举办冰雪大世界,下列省区中经济受益最大的是( )
A.吉林省 B.辽宁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黑龙江省
8.哈尔滨举办冰雪大世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包括( )
A.气候寒冷 B.松花江有春汛 C.冬季多雪 D.松花江有冰期
9.当哈尔滨晨光熹微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 )
A.跨经度广 B.跨纬度广 C.气候多样 D.地形多样
二、解答题
10.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各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冰雕艺术、蒙古包、藏袍传统服装。
【探究主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探究过程】
(1)将图中我国四大区域之间分界线及其影响因素连接起来。
a线甲:秦岭-淮河气候
b线乙: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降水
c线丙: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地形
a线、_______、_______;b线、_______、_______;c线、_______、_______。
(2)2022年12月7日,哈尔滨在松花江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采冰节,从松花江采出的冰用于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景观打造,哈尔滨冬季旅游的序幕由此拉开。解释哈尔滨的松花江结冰早、结冰厚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3)藏族同胞穿藏袍时白天经常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然后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的穿法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解释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变化特点的关系。
【探究总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必须尊重自然,树立和谐的人地观念。
【拓展延伸】
“独竹漂”是长江上游支流赤水河两岸的先民为了往来交流,常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在一代一代的传承过程中,独竹漂逐渐发展成为竹乡小伙子代代乐此不疲的民间体育活动,成为竹乡姑娘们“巾帼不让须眉”的标志,赤水独竹漂经过千年的沉积逐渐转化形成每年端午节与龙舟赛齐名的表演项目。
(4)根据材料,推测“独竹漂”发源地的地区名称。解释赤水先民选择在此定居的原因可能与哪些地理环境有关。
11.实践名称:赴冰雪大世界,知东北农工交实践资料
资料一:2019年12月23日,第21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共融欢乐同行”为主题,园区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冰雪赛事、冰雪娱乐等活动连续不断。家住北京的初二学生玲玲和地理兴趣小知的同学们一起去冰雪大世界游玩,实地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色。
资料二:东北地区示意图。
(1)玲玲一行乘火车从北京出发经过沈阳、_______(省级行政中心)到达哈尔滨,他们经过的铁路线是_______线。山脉A是_______,该地区的植被为_______林。
(2)玲玲一行路过图中别影区域,玲玲告诉同学们这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说出此工业基地的名称_______,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此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
(3)玲玲发现哈尔滨的冰雕能在室外放置几个月供游人参观,请从气候角度写出原因。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松花江畔的名城哈尔滨,拥有中西合壁的城市风貌,中心城区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中央大街、果戈理大街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
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大连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大连的造船、机车制造、石化、服装等工业发达,也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每年9月初举办的大连国际服装节,不仅弘扬了中华服饰文化,更是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1)举例说明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
(2)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
参考答案
1.C 2.C 3.C
【解析】1.发展冰雪产业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无关,①错误;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为契机,黑龙江各地积极创新推出冰雪旅游产品,将“冷资源”“转化为” “热经济”,由此可见,发展冰雪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冰雪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冰雪消费创造动力,②④符合题意;与当地工业发展无关,③错误。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