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73129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04-06 中考 0 1,034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年江苏各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3年江苏各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25分)

班级开展春风十里,与你共赏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胜日寻芳一

1.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春风送暖,梅花悄然绽放,一时暗香mí散。今年的南京国际梅花节推出“多维赏梅”“经典咏梅”“相约游梅”三大板块、九个系列共三十六项主题特色活动。游客徜徉梅花山,(   )可以听风赏梅,(   )能够观看专题展览、参加生态研学等。

(1)给加点字注音:悄(     )然

(2)根据拼音写汉字:mí(     )散

(3)下列和文段中“徜徉”意思最不接近的词语是(   )

A.彷徨                            B.盘桓                            C.流连                            D.徘徊

(4)填入文段括号中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A.要么  要么                 B.虽然  但是                  C.不仅  还                     D.即使  也

(5)在文段横线上用“漫游”一词造句,激发同学们参加南京梅花节的热情。

【活动二】春色满园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观赏花灯,补写诗句。

花灯一                      花灯二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花”的意象,你和小联展开了讨论。

小联:古人对“花”情有独钟,描写起来别有风味。

你:是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③__________________”,短短几个字,画面感极强。

小联:他们不仅善写“花”,还常以花喻人,如王冕《墨梅》中“④________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

你: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也这样写过,“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词人高洁人格写照。

【活动三】花样年华

3.明孝陵博物馆推出“半盏香梅影”绒花挂件手工制作活动,你们接到了任务。

【材料一】

电视剧《延禧攻略》大火,让南京绒花一时声名大噪。白皮书显示,在抖音短视频平台,绒花头簪制作过程展示视频获赞105.7万。在各路媒体助力下,江苏非遗文化焕发了新生。

【材料二】

如今,南京市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依托本地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积极推进绒花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走进景区,运用“非遗+节庆”“非遗+旅游”等模式,将非遗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多样化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

【材料三】

赵树宪做绒花,突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跟着流行色走,追随年轻人的审美,让绒花变得更时尚。由于绒花制作成本很高,制作过程繁复,作为南京绒花唯一传人的赵树宪如今没有收到一个弟子,这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任务一】布置活动展板

(1)展板两侧需贴一副对联,小联据【材料三】拟了上联,你据【材料一】对出下联。

上联:匠心浇灌,非遗文化脱旧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板主体部分应该安排些什么呢?你介绍了自己的设计。

【任务二】采访绒花传承人赵树宪

(3)请你完成下列采访提纲。

二、(41分)

(一)古诗文阅读(14分)

【甲】

同题仙游观

(唐)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选自《唐诗三百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版)

【注】①本诗为游览仙游观的题诗。②宿雨:隔夜的雨。③丹丘:神仙居所。

【乙】

小洋(节选)

王思任

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以鹦鹉绿鸭背青,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窦,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日益曶,沙滩色如柔蓝懈白,对岸沙则芦花月景,忽忽不可辨识。山俱老瓜皮色。又有七八片碎翦鹅毛霞,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采,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

夫人间之色仅得其五五色互相用,衍至数十而止。焉有不可思议如此其错综幻变者!然所谓仿佛图之,又安能仿佛以图其万一也!嗟呼!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节选自《历代山水小品》,蒋松源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注】①小洋:溪水名。②大染局:比拟画家用多种多样的色彩。③人间之色:古人认为人间的正色只有青、赤、黄、白、黑五种。④图:描绘。

4.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一项是(   )

A.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B.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C.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D.又有夜岚数层陡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五色互用,衍至数十而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观天地之富,岂知人间之贫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请从多感官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有猩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逗出青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具体内容,比较分析【甲】诗和【乙】文不同的抒情方式和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1分)

①宁宁的反应出乎意料,不满足他的要求收不了场,要满足他又有些困难,沃克不能确保成功,但不得不去做。

②当时,带着宁宁回来,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对他的下一步科研工作寄予厚望。

③在宇宙空间里发现一个同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T1后,地球人推测那上面也应有生命存在。那里的环境和地球十分相似,有形成高级生命的充足条件。沃克乘坐宇宙飞船赶到T1星球,结果发现了相当于地球上类人猿一类高级动物。经过请示后,沃克就把T1星球的类人猿宁宁带回地球,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④作为首席科学家,沃克团队用最先进的机器对宁宁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发现他们本来应该与地球人类进化同步,但大脑中有一根神经线和地球人有差距,倒是和地球上的长臂猿基本相似。只要为宁宁做个手术,把那根神经搭接起来,就能直接变成现代人类。有了这个发现和初步方案后,沃克十分兴奋,觉得自己将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会轰动整个宇宙空间。

⑤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后,方案顺利实施,宁宁手术醒来后头脑一片澄明。在沃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宁宁很快学会了地球人类的语言,并能够逐渐开始交流。这一科研成果被地球权威杂志披露后,沃克一日成名,被聘为地球上近百个科学院的院士。在地球各地做学术报告时,他总是带着宁宁现场说法。轰动效应不断放大的过程中,宁宁对地球和人类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着。

⑥渐渐地,沃克发现宁宁眉头皱起来,还时常唉声叹气。自从接受手术后,宁宁快速进化为现代人类。沃克正在为宁宁的变化而高兴,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他感到十分意外,就亲切地问道:“你不舒服吗?需要让医生检查一下不?”宁宁摇摇头,表示不用。

⑦沃克决定放下手中的工作,好好陪宁宁玩几天,也让自己放松一下。他带着宁宁参观地球人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并一直做着热心讲解,也找一些资料让他了解更多的情况。在整个过程中,宁宁很少说话,只是眉头越皱越紧,好似陷入了更深度的痛苦。

⑧沃克斟酌字眼,小心地开口说道:“如果T1星球的人都进化到你的程度,发展速度将会一日千里,咱们两个星球就会并驾齐驱……”

⑨“进化……进化……”宁宁说话也小心翼翼的,“你们这个球体伤痕累累,地下被挖得像蜂窝一样,还有地表以上那些因为核泄漏造成的大气、土壤、海水污染,都是你们进化后才有的吧?”

⑩沃克一时怔住,沉默了半天,才开口道:“社会总要发展,发展总要付出代价,科学的态度是将代价降到最低。”

⑪宁宁打断他:“最低也是有代价的,代价积累多了,后果可想而知,难道你不知道你们地球人储存的核武器能把这个星球毁灭多少次吗?”

⑫沃克说:“科学发展过程中,尽管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没有科学的发展,就像T1星球上连基本的生存权都不能保证。”

⑬宁宁有些生气地说:“生存权?你们是在剥夺别人和自己最终的生存权吧?”

⑭这时候,空中吹来了一阵风,沃克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寒战,很多树已经落尽叶片,天气越来越冷了。

⑮宁宁更加激愤起来:“自从我被你们人为地制造成和你们一样的人后,随着对地球和地球人的了解,我越来越感到痛苦,我不想成为你们这样的人,更不希望我们的那个球体变成第二个地球,我想变成原来的样子,回到自己的家园里去。”

⑯沃克十分吃惊:“这……这……怎么行?”

⑰宁宁的态度很坚决:“我觉得你们这样做,是对我们星球的粗暴入侵和践踏。为此,我今天也郑重向你提出要求,就是把我变回原来的样子,让我回到自己的星球上去。如果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坚决不再活下去了……”

⑱经过几天的痛苦思考,沃克私自答应了宁宁的要求,冒险为他重新手术,让他变回原来的自己。之后沃克一个人驾着飞船将宁宁送了回去。

⑲让人十分不解的是,在T1星球上沃克毁掉飞船,用地球上的尖端科学和精心准备的手术工具,将自己变回到长臂猿阶段,然后将这些设备投到大海深处,与T1星球上的生命和谐相处了。

(选自《202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8.小说有两个备选标题:“俘获”和“回归”。你觉得哪个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几天的痛苦思考”后,沃克答应了宁宁的要求。你认为沃克的“痛苦”来自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向《科幻世界》杂志投稿,你认为本文会不会被录用?结合下面材料加以分析。

对于科幻小说而言,怎样的作品才算是一个好作品?有一个基本标准:

1.创造性。一个好的创意对科幻小说非常重要。

2.故事性。要有曲折的、紧张的故事。

3.思想性。要对未来有自己的思考,这是科幻小说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非连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

①《反弹琵琶》是敦煌绘画中艺术表现手法最具特点的画面,代表了敦煌艺术最高绘画水准。其绘画色彩和舞蹈动作明显带有西域少数民族的特点,是盛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友好见证。

②下图是敦煌第112窟中反弹琵琶的飞天形象。她头束高髻,身披璎珞,颈挂佩饰,下穿长裤。琵琶置于脑后,丰腴的双臂在斜上方反握而弹,左跨重心向后提起,右脚翘起,踏足而舞,舞带展卷,节拍鲜明,神情沉着自然,充满无限活力。天女两眼微微下垂,神态自若,美若天仙,颇具唐代仕女画的特点。

【材料二】

①一些高明的诗人往往也是“反弹琵琶”的好手,我们也称之为“唱反调”。

②唱谁的反调呢?首先是唱心理定势的反调。离别时往往是悲伤失落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但是唱反调者偏偏不然。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人认为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他和朋友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即便是分别,也不觉得是身处两地,更没有离别的伤感。

③还有与人之常情唱反调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与家人久断音讯,快到家乡了,本应迫不及待地打听消息,但是这里表现得却相反,是近乡情怯,不敢打听了,写对家人的惦念、忧虑,更深一筹。杜甫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一何有!”(《述怀》)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稍涉“宏大叙事”的,是对历史定论唱反调。这方面,杜牧是一等好手。他对项羽的乌江自刎也不以为然:“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欲成就大业应该有卧薪尝胆的承受力和百折不挠的坚毅、韧性。如此别出心裁,反说其事,前人评价杜牧“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

⑤感谢这些唱反调的诗人,因为他们,诗歌古老遒劲的树枝上,开出了朵朵个性之花,因为色彩与众不同而格外鲜明。

11.阅读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反弹琵琶”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给【材料二】第四段补充一个论据材料,下列选项最合适的是(   )

A.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B.杜牧的《赤壁》

C.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李商隐的《贾生》

13.鲁迅说“从来如此,便对吗?”生活中有许多“从来如此”的事。请从下面成语典故中任选一个,运用逆向思维提出你的质疑,并用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进行阐释。

熟能生巧    杞人忧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8分)

14.经典作品中有许多人物,因为做出“逃离与回归”的抉择,演绎了独特人生。请从初中教科书推荐的名著中选定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一段话。

示例:《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他逃离污浊的官场,拒绝朝廷的征辟,反对科举制度;他与妻子携手共游清凉山,看花吃酒,逍遥自在;他典当新衣给杨裁缝的母亲买棺材,卖地资助他人。他用自己的淡泊名利、慷慨大方,回归了真儒士的精神世界。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要始终坚守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4分)

15.现代农业的“芯片”是良种。阅读下图,用一段文字介绍我国农业品牌“小站稻”良种的选拔过程。

要求:(1)条理清楚,表达准确,突出良种特征;(2)120字左右。

【小贴士】

垩白是指稻米胚乳中组织疏松而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米率是指米粒中有垩白米粒的比率,为稻米重要品质指标。国家标准:一级优质米垩白米率在10%以下,二级11%~20%,三级21%~30%,30%以上为劣质米。

16.学习写作,处处有“老师”。请以“跟着_______学写作”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你的经历,或者介绍你的方法,或者阐释你的心得,文体不限。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2)不少于6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

参考答案

、(25分)

1.1)qiǎo;  (2)弥;  (3)A;  (4)C; 

(5)让我们在梅花山的漫游中尽情地感受美、享受美、品味美吧!

【解析】

【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悄然:qiǎo rán,忧愁的样子;形容安静而无声。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弥散:mí sàn,(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处扩散。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彷徨:徘徊不前的样子。比喻犹疑不决;

B.盘桓:意思是徘徊;逗留;

C.流连:指耽于游乐而忘归;

D.徘徊:表示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句中“游客徜徉梅花山”一句中的“徜徉”可理解为:逗留观赏,留恋徘徊。“彷徨”一词与其意思最不接近;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73129.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