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寒假衔接知识点讲练测
专题08句式转换
要点梳理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陈述句与被字句、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表达效果会有差别。
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人的事物。
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
1.陈述句:主动体+表动作的词+被动体。例:咆哮的江水吞噬了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2.把字句:主动体+把+被动体+表动作的词。例: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了。
3.被字句:被动体+被+主动体+表动作的词。例: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主动体)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被动体)是动作的被执者。
改写方法:
第1步: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 第2步:“把”或“被”前后两个部分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一)陈述句改反问句
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者将陈述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2.在陈述句前加“怎能、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
4.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改: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删掉疑问词和语气助词。(怎么、难道、哪能、吗、呢)
3.把问号改成句号。
例: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改: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这是枉送自家性命。
口诀:三加三减一换
第1步:找是否有否定词,有则删,无则加上; 第2步:删去/增加疑问代词(难道、怎么); 第3步:删去/增加语气助词(呢、吗); 第4步:句末的问号和句号互换。 |
(三)陈述句改感叹句
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例:这是一条伟大的路。(陈述句)
改: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
例: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陈述句)
改: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啊!(感叹句)
三、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用来说明或肯定某一事物(或事实)的句子。例:这本书是我的。
否定句:用来否定某一事实的句子。例:这本书不是我的。
双重否定句: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表达肯定的语意。例:无数中外游客无不惊叹于万里长城的壮观。
(一)肯定句改否定句
方法:加上否定词“不”,将原形容词变为意思相反的词。
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改: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不忙的时候。
(二)否定句变肯定句
方法:去掉否定词“不”,将原否定词后的词换做意思相反的词。
例:这老同志年纪不轻。
改:这老同志年纪很大。
(三)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在表达时语气强烈一些,但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语气重、程度深,而否定句在表达上语气比较委婉。
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非…不…;…不曾不…;…不能不…;…不会不…等。
改写方法:
第1步:直接插入两个”不“字,不+得能会可+不。 第2步:不能直接插入两个”不“字,用合适的双重否定词替换。 第3步:删去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 第4步: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原意。 |
双重否定词替换方法:
1.表示判断,句前加“谁也不能否认” “不能不说”。
例:《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
改:谁也不能否认《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
例: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国际舞坛最高地位的艺术家。
改:不能不说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国际舞坛最高地位的艺术家。
2.表示非常肯定,用“非……不可”“不能不”。
例:你的头流血了,必须去医院接受治疗。
改:你的头流血了,不能不去医院接受治疗。
例:为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
改:为了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我们非搞好民族团结不可。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用“不得不”。
例: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只得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改:为了得到一块面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例:小明只好放下了糖果,回房间做作业去了。
改:小明不得不放下了糖果,回房间做作业去了。
4.表示全部,用“没有不”“无不”。
例:听了他的故事,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改:听了他的故事,大家无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例: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
改:没有人不说自己的家乡好。
5.表示推测,用“不可能不”“不会不”。
例:小猫找不到妈妈,它应该也会害怕。
改:小猫找不到妈妈,它不会不害怕。
例:他应该知道这件事。
改: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四)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
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例:他的话不无道理。
改:他的话很有道理。
例: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改:在场的观众都被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四、直接+引述与间接转述之间的转换
直接引述:人物直接说的话,,有冒号、引号。宁宁说:“我什么也没看见。”
间接转述:转述别人的话,有冒号、引号。宁宁说,她什么也没看见。
(一)直接引述改间接转述
第一步:改换人称。口诀:我听你我他,我说你变他,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
1.与我有关:
(1)我听:你——我——他
例:爸爸对我说:“我明天要开会,不能来接你了。”
改:爸爸对我说,他明天有事,不能来接我了。
例: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2)我说:我不变,你变他
例:我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您能教教我吗?”
改:我对老师说,这道题我不会,他能教教我吗?
2.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
例: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改: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
第二步:改动标点。冒号改逗号,去掉双引号。
例:李校长说:“我今天要去开会,不能参加你们班的活动。”
改:李校长说,他今天要去开会,不能参加我们班的活动。
第三步:改其它。
1.提示语必须放到开头
(1)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提示语在中间。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3)提示语在后面。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称呼有时候要提到前面
例: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姑娘对哥哥说,让他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3.祈使句要加“让”
例:丽丽对我说:“你周末来我家写作业。”
改:丽丽对我说,让我周末去她家写作业。
例:许静对他说:“你以后可不要在马路上玩。”
改:许静对他说,让他以后不要在马路上玩。
4.这——那,来——去有时需互换。
例:闰土对我说:“我们这里冬天可有趣了,你明年冬天来找我吧。”
改:闰土对我说,他们那里冬天可有趣了,叫我明年冬天去找他吧。”
5.疑问语气要改成陈述语气
例: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改: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我们想不想去看。
(二)间接转述改直接引述
第一步:改换人称。说者变成“我”,听者变成“你”,其他都用“名”。
第二步:改动标点。逗号改冒号,加上双引号。
例: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改:王老师说:“我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你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例:贝贝说她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
改:贝贝说:“我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
直述句与转述句改写方法:
第1步:改换人称。我听你我他,我说你变他,与我无关只有他,两他留一他。 第2步:改动标点。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 第3步:祈使句要加“让”;这——那,来——去有时需互换。 第4步:调整、增删词语,使语句通顺。 |
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B.我难道不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吗?
C.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吗?
D.我不能不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2.下列句中,与“我们应该相信他。”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怎能不相信他! B.我们难道不应该相信他吗?
C.我们不能不相信他。 D.我们难道该相信他吗?
3.下列句子按要求改写错误的一项是( )
A.花儿开放了。改为拟人句:做了一个美梦的花儿露出了迷人的笑脸。
B.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垂蔓里边发出。缩写句子:鸣叫发出。
C.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修改病句: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D.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他指给他看。
4.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他家来客了。 他家客来了。
B.他都问过谁? 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 这样怕冷也只有他。
D.有你们要看的书。 你们要看的书有。
5.下列句子转换或句序调整后,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一项是( )
A.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B.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军情紧急,不可能开玩笑。
C.来黄山的客人已住进了旅馆。——黄山来的客人已住进了旅馆。
D.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在这里,没有一个人不叫喊吆喝。
6.下列句子按要求改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母亲说:“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改为转述句)母亲说,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B.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C.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风撩乱了银发。
D.云雀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云雀在树上唱歌。
7.下列句式转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改为反问句:天空难道不是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吗?
B.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改成比喻句: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C.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缩句:四周全是草原和花牛。
D.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改成“被”字句:我被祖父叫过去,慢慢讲给他听。
8.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A.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他!”
B.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他!
C.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D.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9.下列句子的改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秦王我都不怕,更不怕廉将军。
B.“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改为转述句: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C.“园中有民族建筑。园中有西洋景观。”把这两句话用关联词语连接起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D.“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10.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把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病人对沃克医生说,他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B.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
C.病人对沃克医生说,他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的刀数。
11.下列各组句子改写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语连接起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来源:学科网]
B.“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改为反问句:没有太阳,怎能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C.“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她们是当妈的呀!她挺高兴我爱看书的!
D.“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可以缩句为“我发现了规律。”
B.“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与“十万支箭,三天难道造不成吗?”表达意思相同。
C.“孙膑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改为转述句是“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
D.“游子回到家乡,就像漂泊在外的鸟儿终于归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3.下列句子改写不正确的是( )
A.小白蛇对海力布说:“我是龙王的女儿,我的父亲要报答你。”
改为转述句:小白蛇告诉海力布说我是龙王的女儿,我的父亲要报答海力布。
B.园中有民族建筑。园中有西洋景观。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接起来:园中既有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
C.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改为肯定句: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
14.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一句是( )
A.在“六一”儿童节上,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员。(修改病句)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先锋队。
B.妈妈说:“小明,今天晚上我要加班,你要照顾好自己。”(改为转述句)妈妈对小明说,今天晚上她要加班,让他照顾好自己。
C.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我心灵中充满了想法。
D.停电了,家里必须点蜡烛。(改为双重否定句)停电了,家里不得不点蜡烛。
二、语言表达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缩句)
(2)老师激动地说:“同学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3)仿写句子。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想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4)根据要求用“姿态”写句子。
(形容态度、气度)
(形容姿势、样子)
16.按要求写句子。
(1)《白鹭》的作者是郭沫若写的。(修改病句)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3)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4)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句子)
(5)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转述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2)面对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
(4)用具体的情景把“滔滔不绝”的意思表现出来。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成语“喋喋不休”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出来。
(2)根据“生气”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②生命力,活力。
(3)蔺相如说:“秦王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19.句式训练。
(1)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成反问句)
(2)父亲糊的万花筒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缩句)
(3)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陆续走出教室。(修改病句)
(4)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改转述句)
(5)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把句子内容描述具体)
20.根据要求写或改句子。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改为双重否定句)
(2)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生活简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改为反问句)
(3)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描写“动”景的两句诗是“,”。
21.句子加工厂。
(1)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改成反问句)
(2)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成陈述句)
(3)王母娘娘十分愤怒。织女私自下天庭和牛郎成亲。(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5)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缩句)
(6)王明抢着对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的。”(改为转述句)
22.句子加工厂。
(1)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2)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左右每小时。(修改病句)
(3)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修改病句)
(4)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23.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陈述句)
(2)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转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
24.按要求变换句式。
(1)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改成肯定句:
(2)海力布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
改成转述句:
(3)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缩句:
25.变幻自如,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缩句)
(2)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修改病句)
(3)桂花盛开的时候很香。(改为夸张句)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5)大家都被海力布的事迹感动了。(改双重否定句)
26.句子训练。
(1)小鸟在树上叫个不停。(改写成拟人句)[来源:学_科_网]
(2)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3)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4)他身在万里之遥的边关,怎能不思念故乡?(改为陈述句)
(5)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6)漂亮的校园里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缩写句子)
27.变幻自如,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反问句)
(3)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会有保障。(修改病句)
28.句子训练。
(1)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改为转述句)
(2)八国联军把圆明园中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了。(改为“被”字句)
(3)南丰蜜桔不仅色泽鲜艳,形态小巧玲珑,而且果肉嫩滑,芳香甜蜜。(用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4)每到阳春四月,我的家乡南丰,蜜桔花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5)《忆读书》的作者是女作家冰心写的。(修改病句)
(6)晴朗美好的月夜,织女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给她的一双儿女,讲天上的故事。(缩句)
29.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改为双重否定句)
(2)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仿写比喻句)
(3)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改为反问句)
(4)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缩写句子)
30.按要求写句子。
(1)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为反问句)
(3)《青铜葵花》是我一直想买的一本长篇小说。(调换语序,不改变句意)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本题考查对改写句子后句意的理解和分析。
A.这是一个感叹句,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把感叹号改为句号,即: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B.这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原句中删除疑问词“难道……吗”,把“不永远” 改为“永远”,问号改为句号,即: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C.这是一个疑问句,对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提出了疑问。句子意思: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吗?故答案选C。
D.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根据句意选择双重否定词“不能不”,把感叹号改为句号,即: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