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5 物体的运动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经典基础题
【题型1长度单位及换算】
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3.6km=3.6km×1000m=3600m
B.3.6km=3.6km×1000=3600m
C.3.6km=3.6×1000m=3600m
D.3.6km=3.6×1000=3600m
2.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8nm=7.8×10⁻3=7.8×10﹣3μm
B.7.8cm=7.8cm÷100=0.078m
C.7.8cm=7.8cm×10=78mm
D.7.8cm=7.8×10mm=78mm
【题型2 长度的测量】
3.小刚五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17.29cm、17.51cm、17.32cm、17.30cm、17.31cm,则课本宽度为( )
A.17.33cm B.17.30cm C.17.305cm D.17.31cm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工件的宽度,在同一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A.2.355cm B.2.36cm C.2.35cm D.2.45cm
6.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2.84cm、12.86cm、12.85cm、12.3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85cm B.12.9cm C.12.725cm D.12.73cm
7.如图是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缠绕不够紧密,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B.缠绕足够紧密时,可以消除误差
C.测量起点不是0刻度线,这种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D.该实验采用了以直代曲法
【题型3 时间单位及换算】
8.小明利用停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45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停表读数__________s;由此可以推算出小明的脉搏一分钟大约跳__________次。
9.如图所示,甲铅笔长_____cm;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_s;丙表读数为_____km/h。
10. 2014年6月12日,我市新城市公交客车陆续上线试运营。如图所示,车头标志灯异常醒目。据了解,新公交车长度约10.5_____(填长度单位),净质量12吨,限制最高行驶速度为60_____(填速度单位),当遇到高峰运行时,约每15_____(填时间单位)一个班次。
【题型4 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11.任真同学的身高是1.76_____;用秒表测量时间如下图,时间为_____s。A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2.(1)如图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s。
13.如甲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A/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_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题型5 速度单位及换算】
14.我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运动/静止) 的;它们在3s内飞行了900m,则飞机的速度为_________km/h;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取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的_________性。
15.古人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通常我们默认_________为参照物。
16.小明骑自行车2min行驶600m,他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马拉松全程约42.195km,世界纪录为2h01min09s,20_________(填单位),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小明为参照物,运动员向___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题型6 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17.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嫦娥3号”和“玉兔车”,玉兔车上的电池帆板接收太阳光发电,这说明光具有_________;登月玉兔车以200m/h速度匀速行走20m要_________h。
18.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5∶3,通过路程之比3∶5,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如果乙物体的速度为15m/s,那么,甲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km/h。
19.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开始减速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此时间段内汽车以原速行驶,行驶的距离被称为反应距离(如图)。经测定,某司机正常反应时间是0.5s,该司机驾车以20m/s的速度在某段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0m,则经过 _______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该司机饮酒后,仍以20m/s的速度在该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变为40m,此时司机反应时间是 _________s。由此可知,司机在饮酒后,刹车反应会 ___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因此,杜绝酒后驾车。
20.甲、乙两地相距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整个过程中,已知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
【题型7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
21.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红苹果显示红色是因为苹果只能反射_________;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2.图1是小红和小华在做“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场景,纸锥没有从同一高度下落,她俩分别用米尺测得甲、乙纸锥下落的高度为s1、s2,下落的时间为t1、t2。如果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则应比较 _________和 _________的大小,值大的纸锥下落的快,若用相同路程比时间,则应比较_________和_________,值小的纸锥下落的快。图2是她俩用米尺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照片,她们设计了如下表格进行数据处理,请你指出她们的三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
23.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_cm,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24.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1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
(1)纸锥运动的时间tAB_________tBC(选填“<”、“=”、“>”);
(2)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
(3)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 _________m/s。
【题型8 匀速直线运动】
25.一辆汽车沿斜坡往下做直线运动,第一个4s内前进8m, 第二个4s内前进8m, 第三个4s内……都前进了8m,这辆汽车所做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变速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在草地上自由滚动的足球
C.站在正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27.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分别在不同轨道上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
(1)由图甲情境可以得出,该球做 直线运动;
(2)球乙做变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
28.(1)将A、B两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甲是在它们运动的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频闪灯的闪光频率为40赫兹。则图甲中_________(选填“A”或“B”,下同)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可以用图乙中s-t图像描述_________小球的运动;
(2)小芳同学骑着自行车沿直线行驶,如图丙所示,这是自行车行驶150m的v-t图像,则自行车行驶150m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在第5s至第10s内,自行车做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题型9 变速直线运动】
29.如图是物块从A处沿直线水平运动到E处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块做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物块从C处到E处共运动了_________cm的路程,此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 m/s。
30.如图甲所示,A长度为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观察图丙可知,汽车做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31.如图所示,在研究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规律时:
(1)小球从A点开始沿斜面滚下,记下小球每隔0.1s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AF之间距离为________cm;
(2)可以看出小球运动越来越快,这里采用的比较方法是( )
A.相同时间比路程 B.相同路程比时间
(3)小球从A到F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4)下列运动图像中符合小球运动规律的是( )
A. B.C. D.
【题型10 参照物】
32.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33.小明和小华在玄武湖公园里划船游玩,以船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以下表述能说明“运动的相对性”的是( )
A.以船上的小明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水边的小树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C.以船上的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D.以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34.小华坐在一列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另一列车情况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列车_________停在轨道上;另一列车_________停在轨道上;两列车速度大小方向_________均相同(均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35.水釜城湖边道路上的灯光亮时,湖水上方实景与湖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某处水深为3m,该处湖边一路灯距水面6m,则该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_m;若湖水再上涨0.2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_m;一只小鸟以3m/s的速度平行于水面飞行,水中的“倒影”相对于小鸟是_________(选填“静止的”、“运动的”)。
【题型11 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6.放学回家,小华发现公交车在快车道上快速行驶,小华在非机动车道上与公交车同方向行走,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华( )
A.向同方向运动
B.静止不动
C.向相反方向运动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37.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左车)乙(右车)两车的相对于地面上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38.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vB
B.在30~40s内,两车速度vA>vB
C.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
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
优选提升题
39.如图所示,某校八年级同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由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可以推断,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
A.4m B.7m C.10m D.12m
40.下列方法中最能减小误差的是( )
A.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
B.多次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测量10枚相同硬币重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硬币的厚度
41.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
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
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测量硬币直径的几种做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
43.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为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用毫米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毫米刻度尺测量10枚相同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C.用毫米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中每一枚的厚度,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44.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米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45.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在同一时刻从起点沿同一方向出发,运动了 后到达终点,它们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C.乙车比甲车早 到达终点
D.经过 ,甲、乙两车相距
46.小利和小松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向东出发进行竞走比赛,若他们的运动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记录下他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的时间t,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小利的速度大小为3m/s
B.小利和小松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若以小松为参照物,小利向东运动
D.在时,小利在小松后面12m处
4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0~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5~7s内,小车运动了4m
48.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第3s开始,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t=4s时,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
③t=5s时,A、B两物体相遇
④t=5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
参考答案
1. C
【详解】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写法是
A.中间3.6后面不应跟单位km,故A错误;
B.中间3.6后面多了单位km,1000后面少写了单位m,故B错误;
C.符合单位换算书写,故C符合题意;
D.中间1000后面缺了单位m,故D错误。故选C。
2. D
【详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 m=104 dm=105 cm=106 mm=109μm=1012 nm
所以,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